世界能源將迎來大變革?石油時代落幕,或比所有人的預期都早!

新能源日益崛起,石油時代何時落幕? 可能比所有人的預期都早!

原油需求見頂早於預期

雖然大多數人預計石油衰落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按照行業分析分析師的最新預期,全球原油需求見頂之日為期不遠了。本週發佈的兩份報告認為,石油需求增長週期將在未來五年內結束,比許多業內人士之前預計的時間早得多。

倫敦智庫Carbon Tracker Initiative發佈報告稱,化石燃料需求將在2023年前後見頂,因為政府的支持性措施使得太陽能和風能在成本方面越來越有競爭力,從而將取代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增長。

挪威風險管理公司DNV GL也在報告中發佈了相似的觀點,預計石油需求將在未來五年內見頂,從而為可再生能源主導一個日益電氣化和高效的能源系統鋪路。

兩份報告的預測都早於一些石油巨頭早前的預期。

英國石油公司今年早些時候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可能在2035到2040年見頂,然後回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快於預期。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稱,如果各國採取嚴肅行動對抗全球變暖,石油消費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可能見頂。

石油日消費量或提前觸及1億桶

上週三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稱,全球石油消費量將在今年稍晚達到1億桶/日,遠早於先前預估觸及該水平的時間。

巴爾金都稱:“全球消費量將在今年稍晚觸及1億桶/日關卡,遠早於我們所有人先前的預估。因此穩定油市的力量至關重要,這些力量能創建有助於吸引投資的環境。”

巴爾金都指出,“首要之務為確保穩定性可持續下去”,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才能鼓勵石油行業投資以因應需求增加,並表示 OPEC正在研究OPEC和非OPEC盟友建立產量協調機制。

俄羅斯能源部 長諾瓦克週二表示,以OPEC為首的產油國集團可能在12月初簽署一份新的長期合作協議。OPEC、俄羅斯及其他非OPEC產油國在6月達成協議,將2017年1月起實施的石油減產措施執行率迴歸到100%。先前由於委內瑞拉及部份國家的產量持續數月不足,導致執行率偏高。

貿易爭端可能降低未來需求

同時,巴爾金都稱,全球貿易爭端可能損及未來能源需求,不過他表示,希望不確定性很快就會移除。

“全球一些主要夥伴國當中發生貿易爭端,這最終將會損及全球經濟增長,尤其是能源需求。但我們有信心,相關各方將會克服這些挑戰。我們希望能夠儘快克服貿易方面的不確定性,才能減輕其影響。”

路透在8月底的一項調查顯示,鑑於越發擔心貿易緊張情勢影響原油需求,石油分析師8月調降了對2018年油價的預估,為近一年來首次。受調查的經濟學家和分析師預計,2018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每桶72.71美元,較前月調查預估的72.87美元低0.16美元。2018年美國原油均價為每桶67.13美元,前一月調查預估為67.32美元。

美國與多個國家、尤其是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不斷升級。分析師擔心,全球貿易爭端可能影響經濟增長,進而可能意味著亞洲進口商對原油的需求下降。

德國商業銀行資深大宗商品分析師Carsten Fritsch稱:“就像土耳其危機可能蔓延一樣,貿易緊張情勢可能會令亞洲的石油需求增勢放緩,而需求增勢放緩會很容易就抵消掉伊朗原油供給減少的影響。” 但分析師們也指出,OPEC會繼續調整原油供應,以確保全球油市保持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