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清醒一點,上學的是我孩子,不是我

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

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

這年代肚子裡沒點墨水,都不配做家長了。

身為家長,都逃不過陪孩子做家庭作業的命運。本來很多家庭作業,的確需要家長配合,藉此培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但不知何時起,學校給孩子佈置的作業,已經漸漸移交在了家長手中

要求家長督促孩子數一億粒米,最後變成了家長自己數。

要求學生連續30天每晚畫同時段的月亮,最後變成家長每晚替孩子拍照讓其臨摹,一個月後累瘦8斤。

名義上給孩子的作業,最終卻都讓家長完成了。大概學校充分考慮到部分家長的九年義務教育還不夠徹底,需要回爐重造?

如果說前兩個還算是“打著孩子名義”、貨真價實的家庭作業,下面這個,就直接宣佈是家長作業了。

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

上海某幼兒園要求家長定期看一檔網綜,並提交一萬字的觀後感。

仔細回想,上次我寫一萬字以上文章的時候,還是熬夜衝擊畢業論文時。沒想到,現在家長的門檻已經這麼高了,動不動就要寫一萬字小論文

現在的家長都這麼難做的嗎?

現在的家長有多難做?

同事阿美跟我描述了她的一天。每天早上6點左右起來,給6歲的女兒準備早餐,伺候她吃完早餐再趕在7點半之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然後趕在早高峰之前趕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

不敢和孩子保證能準時接她放學,因為每天下午都在擔心是否能準時下班。要是不小心碰到加班,得和老公商量好誰去接孩子放學。每到下午四五點工作之餘還得留意家長群裡老師的消息,以便回家給孩子輔導作業。

正常的話,忙完這一切大概在九、十點左右,這時候夫妻倆才會有一點私人時間。不過最近,阿美連這點時間也沒有了,孩子即將升小學,阿美每晚都要擔心學位房的問題,畢竟

在深圳,靠租房是不可能進個好學校的

而阿美這樣的,只是深圳萬千父母中的一個縮影。

老實說,像阿美這樣的80後,算是一線城市最難的一代了。

在深圳打拼的80後這一代,基本上家裡都不會有什麼助力,能留在深圳,完全是靠自己白手起家。

“為了下一代”,大多數留深的80後都這樣想,於是咬咬牙花費大半積蓄在龍崗寶安這些地方付個首付,也算是徹底留在了深圳。

但就算留下來了,80後也還是整個深圳最難的一代。這個時候在深的70後大多已經創業/還貸成功,開始計劃上退休生活;90後初入職場,無房無孩一身輕;只有80後,揹著房貸和養老的壓力,開始為下一代打好算盤。

與80後一代自由放養的生長模式不同,他們的下一代從出生開始就要精打細算。

孩子剛出生那幾年,為了孩子的健康,進口紙尿褲、進口奶粉、進口玩具不要錢似的往家裡買。什麼東西一旦打上

“進口”標籤,彷彿質量能噌噌噌上漲好幾倍。

不管最終效果如何,進口兩個字,聽起來就讓人放心

孩子快上幼兒園了,就要開始盤算著學位房的問題了。最好能賣掉之前貸款買的小兩房,給孩子換個周邊幼兒園、小學、中學一站式配齊的地帶,可這樣的地方,那價格也十分美麗。

孩子上小學了,就需要開始計劃報哪些特長班了。英語班、鋼琴課、繪畫班、補習班……說是給孩子減負,可在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有幾個家長敢讓孩子無班一身輕。

“我這一代也就這樣了,可我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大多數咬牙留深的80後這麼想。

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你總想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沒想到的是你會給孩子拖後腿。

去年,上海某小學家長群的自我介紹風靡了整個朋友圈。沒想到這年代,除了找工作,競選家委會都要發簡歷。

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
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

原來現在當家長的門檻已經這麼高了。我們平時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從沒想過,孩子會不會也羨慕“別人家的家長”

這樣一想,80後家長的中年危機好像更大了。

不僅要還房貸、考慮孩子的未來,還要替孩子拼爹媽,熬夜替寫作業……

老师你清醒一点,上学的是我孩子,不是我

其實幼兒園佈置作業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家長能更好地和孩子相處,但是老師們佈置作業的時候是否也能替家長考慮一下?

要知道,每天加班到10點回來還要看網綜熬夜寫一萬字的感想,上學的是我們的孩子,不是家長啊。

以前教育部總提倡給孩子減負,也是時候該給家長們減減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