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筠連的老朋友們,你們還記得幾十年前,在巡司鎮黃荊村的天然環境下泡溫泉的場景嗎?那時,男女同一個地方洗浴,白天是男人的天下,入夜後則是女人的天堂。筠連被稱為“奇泉之鄉”,就是由於巡司鎮黃金村的天然溫泉聲名遠播而得名。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那時,溫泉就在河邊,沒有人為的修葺,帶著硫磺味鹹鹹的泉水,從河邊冒出來直接匯入河中的冷水裡,只要不是洪水期,人們就在那裡高興地沐浴。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如今,天河溫泉被開發了出來,人們都在漂亮的浴池裡進行洗浴了,承載了千年歷史的河邊原始溫泉被你忘記了嗎?兒時,寒冬季節裡,依然可以在溫暖的河水中游泳的記憶,相信很多人都還保存在心底吧!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條毫不起眼的小巷,去看看那個曾經令無數筠連人留下童年記憶的地方。據說,環境變了,但幾十年來,小吃依然還是過去的味道,那裡的“炸蛋”像溫泉一樣聲名遠播!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從大公路往河邊走,要路過這個小巷。我們看到,水泥牆面已顯現出經歷風吹雨打的痕跡。陽光透過房簷和樹葉的縫隙,在牆面與地上留下了斑駁的陰影,瞬間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也好像回到了兒時的時光。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這些石梯位置是以前的古道,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以及數不清的人在這留痕,原來的石梯已經不再。記得小時候,這裡的石塊就已經磨損嚴重,盡顯歷史滄桑,下雨天極易摔倒,可能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吧,人們用水泥和著沙子把這條路重新修繕了。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藍天白雲,青山流水,你想要的樣子這都有。溫泉依然在那裡靜靜地流淌而千年不息。河的一邊是目井溫泉,一邊是天河溫泉,但依然還有兩個簡單且免費的浴池,一側浴男,一側浴女!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在這裡,有經營了幾十年小吃的一位大姐告訴我們,作為筠連的特色美食的水粉,其手工技藝依然在村裡傳承。老溫泉附近有著各種小吃店,以水粉,炸洋芋為主,還有神奇的炸蛋也很出名。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炸蛋:就是我們平常吃的滷雞蛋,大姐把煮熟的滷蛋剝殼,放進滾燙的油鍋,炸至表面金黃後撈出油鍋,加上她家特製的辣椒麵,蘸著香料,一口咬下去表皮酥脆,也不油膩,實在香辣可口。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還有炸洋芋片,就是把土豆削成塊,放進鍋裡炸,起鍋後放入折兒根和著特製辣椒麵,別有一番風味。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我們點了香噴噴的素水粉,還是那種炒黃豆,還是那種原生態的水粉味兒,用紅薯粉製成的水粉,放沸水燙一分鐘,撈起來放入切碎的大頭菜,撒上碎蔥,一碗濃香四溢的水粉就好了。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尋找老溫泉的路上,我們看到了這邊有一個巷子,路邊有的的小店已經關門了,被蒙上了一層花膠紙。上面“溫泉三寶”幾個字赫然在目。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這裡,就進入免費的浴池了,左邊女的洗,右邊男的洗。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門口豎立了修建溫泉的捐資碑,這上面寫了修建溫泉的出資名單,碑上的一個個名字和單位都記錄了大家的為溫泉做出的貢獻,都為溫泉的建設出了一份力。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這裡便是露天的男浴池了,靠近河邊,玩耍的朋友們可要特別注意安全,為了提醒大家愛護洗浴環境,每根柱子上都印有一些字,提醒人們不能亂扔垃圾,不能隨地大小便,保護環境靠大家。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清砌的溫泉水從泉眼流出,經過一道水槽汩汩流向浴池,淡淡的硫磺異味縈繞於鼻,泉水鮮活流動,時時更替著浴池裡的水。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兒時與河水相平的原始浴場已經蕩然無存,現在,這裡的泉水不僅供給到商業化的浴池裡,還流向這兩個免費的浴池內,但我們從泉眼外看到,仍然有大量的高溫泉水未經任何利用就直接流向了河裡。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這個橋連接著鹽井村和黃荊村,讓河兩岸的人方便出行,站在橋上,環顧四周,鱗次櫛比、高高低低的樓房已然全部取代了我們童年時看到的簡陋的瓦房,記憶還在,但歲月的變遷已讓這裡的過去變為了無痕!

在筠連巡司的這個地方,男女以前竟共用一個露天浴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