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環境權益交易 推動綠色產業發展

文長 | 3050字 · 時長 | 8分

創新環境權益交易 推動綠色產業發展

在 2018(第九屆)清潔發展國際融資論壇上,北京產權交易所總裁、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朱戈先生表示,近年來,節能環保及綠色發展項目已經成為北京產權交易所(簡稱:北交所)業務開拓的重點之一,作為北交所旗下專注於綠色發展的專業子平臺,北京環境交易所(簡稱:環交所)在幫助環保企業突破融資瓶頸、服務低碳城市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創新與探索。他說:

中共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推進綠色發展。用綠色金融推進節能減排和技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

全方位構建環境權益交易平臺

環交所成立於 2008 年 8 月,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綜合性環境權益交易機構。環交所的股東包括北京產權交易所、金融街控股、光大投資和國電集團、中石化、中海油、中節能、鞍鋼、中航材等央企,註冊資本三億元,經過 10 年來的發展,環交所已成為目前中國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環境權益交易機構。

首先,環交所的業務佈局最全面,包括碳排放權交易、排汙權交易、用能權交易和綠色公共服務,是中國國內唯一一家綜合性環境權益交易平臺。

其次,環交所的業務範圍最廣泛,是國家發改委備案的全國自願減排交易機構,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北京市碳交易平臺、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辦理平臺、新能源車補貼發放平臺,哈爾濱市政府指定的排汙權交易平臺,同時環交所還在國家發改委指導下協助河南省研究建設用能權交易平臺。

再次,環交所是中國國內資本實力最強的環境交易機構之一,也是唯一一家連續多年盈利的環境交易機構。

最後,環交所還是中國國內創新最活躍的環境交易機構,在自願減排、碳中和、碳普惠等方面創造了國內多項第一,包括開發國內首個自願減排標準、開展首單碳中和交易、聯合銀行推出首張碳信用卡、推出首單碳配額回購融資等。環交所近年來還與螞蟻金服合作推出的支付寶碳賬戶“螞蟻森林”項目,上線至今用戶已經超過 3.5 億。環交所全資子公司北環浩融在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租賃、移動供暖市場推廣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創新探索,幫助神霧集團等環保企業有效突破了融資瓶頸;2017 年,環交所還與中美綠色基金共同發起成立了百億規模的綠色低碳基金。

以平臺和機制推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

環交所的職能和使命,一是為環境權益定價,二是為低碳發展賦能。綠色金融體系建設,一直是環交所的工作重心之一,主要的平臺和機制有兩個,一個是北京綠色金融協會,一個是綠金委碳金融工作組。

早在 2012 年初, 環交所就在北京市金融局指導下,聯合五大電力集團、神華集團、中海油等中國主要的碳排放企業,中國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主流金融機構和益可、華能碳資產公司等國內外知名碳資產管理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北京綠色金融協會。

作為中國國內碳減排領域的首家同業組織,北京綠色金融協會致力於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搭建溝通橋樑,通過政策研究、專業培訓和交流活動等形式,不斷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得到了政府和市場各方的肯定和支持,連續數年被北京市民政局評為 4A 級協會。協會每年舉辦的地壇論壇和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角”碳市場主題邊會等活動,已經成為中國國內碳市場及綠色金融領域的年度盛會;協會與環交所聯合舉辦的碳市場和綠色金融系列培訓,最近三年來已經為全國 20 多個省、市、自治區,行業協會,大型企業培訓了上萬人次。

2016 年初,環交所受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即綠金委的委託,牽頭成立了綠金委碳金融工作組,負責系統開展相關的政策分析、基礎研究和產品創新。碳金融工作組在環境權益和碳金融方面為七部委出臺《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支撐,與中國工商銀行共同完成了火電行業碳交易壓力測試研究,與上海清算所共同完

成了北京碳配額遠期產品研發,剛剛協助綠金委完成了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研究,目前正在協助人民銀行研究局和綠金委推進相關地區的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同時參與人民銀行牽頭的綠色金融標準的相關研究和起草,從政策研究、綠色量化和產品研發等方面,為推動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做了很多基礎準備工作。

用市場和金融手段服務首都低碳城市發展

北京城市新總規提出了建設低碳城市的發展方向,環交所成立以來,一直在低碳交通、低碳建築、農林碳匯以及低碳生活等四個層面支撐北京低碳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

一是低碳交通。綠色公共服務方面,目前,受市區兩級政府委託,環交所已連續多年開展北京市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北京市新能源車補貼發放、順義區老舊車油改電置換辦理等綠色公共服務辦理工作,過去五年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 216.7 萬輛、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達到 72%。交通碳交易方面,環交所已開發北京 LNG 公交減排方法學,同時北京市已將城市軌道交通納入北京碳交易試點。目前,環交所正在積極研究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和存量小客車指標碳積分交易。

二是低碳建築。建築碳交易方面,北京已將大型公共建築及物業公司納入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環交所提供交易支持服務。移動供熱方面,目前環交所聯合第三方專業機構,已經為保定市等地方政府以及中央團校等機構開展市場化的移動供熱服務,在改善民生的同時降低能耗和排放。目前,環交所正在積極研究協助主管部門開展建築節能改造補貼發放市場化辦理試點,以及煤改電及電能替代支持服務與建築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的配套綠色金融服務。

三是農林碳匯。

碳匯交易方面,在財政部和亞洲開發銀行的支持下,環交所基於農林碳匯交易建立起了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並在京郊房山等地進行了試點,成功開發備案非煤礦區生態修復碳匯項目方法學,完成了房山碳匯項目開發交易、豐寧千松壩碳匯項目掛牌交易和塞罕壩碳匯項目掛牌,同時支持會員單位遠達匯通在江西開發林業碳匯項目。目前,環交所正在積極研究生態服務標籤開發,以及為“互聯網+現代農業服務”提供綠色量化服務,不斷完善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

四是低碳生活。支付寶低碳生活場景方面,環交所已經為“螞蟻森林”、釘釘、閒魚、網商銀行、高德地圖等螞蟻金服及阿里系項目開發 16 個低碳應用場景減排方法學,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其他應用場景。低碳信用卡方面,已連續多年與興業銀行和光大銀行聯合發行了低碳信用卡,並提供配套的碳中和服務,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其他銀行服務。綠色出行方面,目前環交所已成功推出了“我自願每週再少開一天車”和“綠行者”綠色出行獎勵平臺,啟動了“你減排,我買單-綠色出行活動”,平臺聯合車聯網企業、保險公司、銀行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等合作方,私家車停駛不僅可以省油錢,領取政府補貼,同時還可以領取企業獎勵,通過整合多種資源,致力打造人人低碳、人人受益,公眾和企業共創低碳社會的普惠創新模式。

經過多年的發展, 環交所已經在環境權益交易、綠色投融資、碳金融和碳普惠等綠色金融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推進綠色低碳搭建了強有力的市場平臺。在即將迎來成立 10 週年之際,環交所將始終堅持“為環境權益定價、為低碳發展賦能”的宗旨和使命,與企業、金融投資機構及第三方服務機構精誠合作,積極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報告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精神,努力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