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有「五識」有多少人知道?

作家楊恆均在《人要有五識》中提到:一個人要想走得遠,需要有“常識”、“知識”、“見識”、“膽識”,還得懂得“賞識”別人。於教師而言,其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具備“五識”顯得尤其重要。

教師應有常識。所謂常識,多指眾多周知的東西,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這裡的常識更傾向於我們平時熟悉的“規律”。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規律是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繫,決定著事物的發展方向,而且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眾多的實踐結果也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只有在規律允許的範圍內“帶著鐐銬跳舞”,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否則,只能是事與願違。顯然,要很好的行走在教育的沃野上,必須掌握一定的與教育相關聯的規律,比如學科的內在規律,學生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等等。以經典之作《床邊的小豆豆》為例,書中並不多見高深的理論,只是些讓人覺得“稀鬆平常的小事”,但正是在這些小事中,折射出了教育的一個基本常識——讓學生真正快樂起來。因為身處在一個快樂的氛圍中,小豆豆在巴學園裡才能夠順應著自己的獨特生命脈絡成長,而不是被粗暴的安排、機械的訓練。該書的作者黑徹柳子也正是希望通過小豆豆的成長經歷,揭示愛因斯坦所說的“一個人如果把他在學校裡所學的東西全部忘掉,那麼剩下的就是教育。”

其實,很多常識和規律我們都知道,就像我們常把“教育要有愛”、“教育要懂得尊重”“要把孩子當孩子”、“不能拔苗助長”、“蹲下來和學生保持同樣的高度”等理念掛在嘴邊。只是很多時候,瞭解常識和規律是一回事,真正運用常識、踐行規律又是一回事。農民種莊稼,如果一季沒有按照規律是耕種,至多是這一季收穫甚微;可是教育孩子不同,他們的成長不具備“可逆性”,尤其在“互聯網+”的時代裡,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更應該返璞歸真,對常識和規律心存敬畏,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教育行為真正為了學生好,而不是僅僅是口頭上的“為了你好”。

教師應有知識。作為一名教師,要更好、更科學地開展教育教學的活動,沒有知識是站不住腳的。韓愈早就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無論是“傳道”、“授業”還是“解惑”,都離不開一定的知識儲備。更何況,我們所面對的教育現狀和學生也是不斷變化的,我們所掌握的知識也應該是動態,而非靜止的。這其實也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挑戰,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自己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不斷的更新知識結構,豐富知識的層次。在自我不斷的提升與發展中,才會避免出現要給學生“一碗水”時,自己儲備不足,甚至是“無水可給”的尷尬。

教師應該擁有的知識包含專業的知識和通識。前者是教師站立在講臺上的根基,是自己的一張“無形的名片和招牌”;後者則代表了教師與時俱進的精神和廣博吸納的情懷。一方面,任何學科從理論到實踐都是不斷向縱深挺近的,能夠準備把握住本學科的時代命脈,才能做到跟上時代,才能讓自己的教育更加符合潮流;另一面,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學生接觸的東西也需要教師及時接觸,這樣才能進一步瞭解學生,教給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且,當教師自身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後,會在與學生的接觸中將一些有用的東西傳遞給學生,並且能夠更好地引導他們邁向更為廣闊的知識天地。蕭伯納說過:“我不是你的老師,只是你的一個伴侶。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方向。”當教師有了對於知識的渴求,“教學相長”的理想境界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形成了。

教師應有見識。一個緊跟時代的老師首先就是一個“見多識廣”的老師,因為自己的見識往往很容易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打開一扇不一樣的窗口,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領略到書本以外的風光。比如在執教一些描寫祖國風光的課文時,教師相機結合自身的經驗向學生介紹自己在欣賞這些風光時的軼事和感受,肯定比單純的文字和網絡上的圖片更能給學生一種代入感;在講述某個道理時,教師也可以把自己的經歷或者思考向學生傳達,這樣也會讓“傳道”的過程更加有血有肉。更重要的是,這也在無形中給了學生思考和表達的示範,讓他們在“隨風潛入夜”的“受教”中真正去體味我們想要告訴他們的東西。

還有一點在於,儘管教育是師生雙方共生共長的過程,但是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教師還是處於主導性的地位,畢竟學生特定的年齡段要求我們能夠帶來他們指引他們走向更為廣闊的生命空間。既然我們承擔了一部分的指引責任,那就要求我們能夠真正在“指”的過程中起到“引”的作用,而我們自身的見識是正確提供方向和路線指引的基石。在這樣一個“大數據”“自媒體”的時代,學生需要的是不是我們告訴他們“是什麼”,他們更需要的是“為什麼”以及“還能怎麼樣”,如若我們還沉溺於過去的方式方法,只能被困在“經驗的囹圄”,最終的結果是落後於身處的時代。

教師應有膽識。在很多人看來,“膽識是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要有膽識,首要是的大膽,要有革故鼎新的勇氣,有打破窠臼的底氣,其重要性體現在教師群體上更為明顯。因為我們是與學生打交道的,而學生是動態發展的,不可能按照設定好的軌道前行。在面對學生的時候,一味的守舊或是機械的受制於現實都是不可取的。當然了,大膽也不是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需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在規律允許的範圍內,還得契合實際的教育情境,否則膽識就只能淪為不受歡迎的“膽大妄為”。要有膽識,還表現在教師自我創新的能力。創新意識對於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當今的時代,只有具備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能夠自由馳騁,教師要創新才能以“第三隻眼”看待學生,在解決學生的問題上推陳出新,真正做到“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教師要創新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們的教材,不再照本宣科,把更符合時代需要的東西挖掘出來;教師要創新才能在面對教育現狀時保持一份獨闢蹊徑的冷靜,而不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

只是,教師的膽識不是憑空產生的,其形成與鞏固依賴於教師本人不斷的吸收與內化,需要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再實踐,需要經歷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教師自己應當有“做一個有膽識教師”的主觀願望,還要有為實現願望的實實在在的行動;此外,我們也希望外部環境能夠多為教師“壯膽”。在內外的雙重作用下,自然會湧現出一大批“有膽有識”的教師。

教師還應懂得賞識。如今的教育生態中,學生與教師的關係不再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係,“人本主義”視域下的“賞識教育”也早已深入人心。賞識孩子,需要關注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現並表揚,在適當的時候,哪怕略作誇張也可以,這樣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能行”的心理驅動下覺醒;其實這也符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孩子總是渴望被關注、被肯定的,而作為他們生命旅程中“重要他人”的老師,有時候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動作、眼神、話語甚至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做一個懂得賞識的老師,不僅要賞識學生,還得學會賞識自己的同事。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周遭,有助於我們汲取成長的力量,營造出溫馨和諧的工作環境。做一個懂得賞識的老師,還應該多多賞識自己,在賞識中悅納自我,如此才能不斷生成發展的內驅力。我們是與“人”打交道的,賞識也意味著要樂觀,當我們看什麼都是好的一面時,我們的教育也是充滿溫情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做一個具備“五識”的教師能讓我們更好地向教育的縱深行進,也才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謂。

老師要有“五識”有多少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