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的四大殺手鐧

留住人才的四大殺手鐧

近期各個二線城市都在開打“搶人大戰”,現在連一線的北京也加入戰團,“人才”是21世紀最貴的資產,所有的財富是人創造出來的,有人才有一切,高素質的人才是每個單位成功的關鍵,城市如此,企業更是如此。春暖花開,一年中跳槽的黃金季“金三銀四”也正式來臨,一些企業保持了合理的流動性,還有一些企業必須靜下心來反思,為何你的企業會有如此高的流動性,除了自身的戰略轉型外,是什麼促使企業的高素質員工不斷流失,企業是否需要改變人才流動的現狀?企業到底應該如何留住優秀的人才?

利益

空談情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市場正在也必須迴歸理性,大部分人才工作的主要動機是收益,這是個商業化的時代,你的薪資代表了你的價值,你的價值通過收入反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人才也要面對生活,財務自由者是絕少數,所以讓人才真正有收益是留住人才的第一原則,帶領人才收穫利益,人才就會緊緊跟隨,趨利性是所有人的共性。利益第一過程中必須要把握住合理利益的度,企業帶領人才對利益的獲取必須合理正當,拒絕一切不合理和違規收益,只有陽光化下的利益才能走的長遠。

成長

當人獲得了基本的生活需要後,成長成為每個人內在的動力,工作是人才內在的動力需要,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平臺給人才跳舞,幫助人才認清方向、補充知識、踏實前行。人才的成長路徑有三:一是高質量的執行力,讓每個人都能瞭解獲得每個步驟的工作內容,規範操作標準,幫助人才成長落地;二是持續性的學習力,培訓員工各類相關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技能,通過知識素養的豐富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三是創新性的思考力,雖然企業的戰略一般是由高層制定,但想做將軍的好士兵必須會自我思考,才能不斷晉級。有了成長的的空間和機會,人才才能全身投入到現在的工作中,不斷挖掘自生的潛力。

環境

人與人的聯結形成磁場,職場中人和人的相處氛圍形成一種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人才工作的軟環境,這種軟環境的核心是價值觀和生活觀,每個企業都用人的行為不斷滋養這樣的環境,最終形成人才對企業的認可度,人才長期留下來,踏實愉快的工作。除了工作的價值觀,企業中人才也會思考各自的生活觀與企業工作的平衡,有些企業不斷強調狼性文化,每個人象打雞血,員工除了工作沒有生活,這樣的環境在8090為主體的人才夥伴心中難受歡迎,當然,拼搏、激情與熱愛生活並不矛盾,最近在微博上表達失敗之情的360創始人周鴻禕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共同構成了人才生活的環境。

感受

每個人都是情緒化的動物,在職場,不可能人人去照顧你的感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的感受會不斷壘加,最終人們開始做出不同的選擇,內心的感受對於中高級人才非常重要,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產生的價值也是不同,對於創意型的企業,感受是人才的創作源泉,調節情緒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可能還會影響企業的生產力,在美劇《億萬》中對沖基金公司有個工作崗位叫“績效教練”,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調節人的心理,撫平情緒波動。感受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尊重”,你可以考核人才,但你必須尊重人才,構建平等尊重積極地員工關係,讓人才感受到公正與尊重,人才才能真正留下來與企業一起打拼,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