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區多措並舉深化殯葬改革 推廣節地生態安葬

崂山区多措并举深化殡葬改革 推广节地生态安葬

中國山東網青島9月14日訊(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王興) 9月13日,記者從嶗山區召開《關於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殯葬改革的部署要求,嶗山區借鑑國內先進地區經驗並結合嶗山實際,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全力以赴深化殯葬改革,持續提升轄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嶗山區總面積395平方公里,下轄5個街道、161個社區,現有森林面積36萬餘畝,常駐人口43萬,是久負盛名的海上名山、國家5A級森林公園和重點風景名勝區,經濟社會綜合發展質量始終位於全省前列。

近年來,嶗山區圍繞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以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為總目標,以滿足群眾需求、樹立殯葬新風為出發點,在全市、全省率先啟動殯葬改革。建成了4處街道級公益性懷念堂,可提供安放格位5.7萬個,能夠滿足全區20年新增骨灰和散亂墳墓遷移骨灰安放需要;出臺了《嶗山區文明殯葬工作管理規定》,全面落實無火文明祭祀;先後查處了6起違規野外用火和銷售祭祀用品案件,7起涉及殯葬管理的違法違紀案件,對當事人分別給予了黨紀處分和行政處罰。

崂山区多措并举深化殡葬改革 推广节地生态安葬

殯葬改革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有利於保護環境、移風易俗、減輕群眾負擔。同時,殯葬改革也是先進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向幾千年傳統習俗的挑戰,註定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切實保護好嶗山的“綠水青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嶗山區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標誌著吹響了全力以赴深化殯葬改革,持續提升轄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號角。

推行文明祭祀,革除喪葬陋俗

積極倡導文明殯葬新風,鼓勵以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網上祭祀等方式追思緬懷故人,摒棄重殮厚葬、大操大辦、披麻戴孝等喪葬陋谷。街道、社區建設集中祭祀場所,方便群眾祭祀緬懷逝者。

加強墓地管理,嚴打違法行為

全區不再建設公益性墓地,社區對所屬各類墓地實行封閉管理,嚴禁偷埋骨灰,嚴禁對外承租經營,確保違法違規建設銷售墓穴“零增長”。對現有違法違規建設銷售的墓穴,由社區採取有效措施,限期遷出;逾期不遷出的,由街道指導社區發佈公告,作為無主墳處理。

推廣節地安葬,實現惠民利民

堅持節約土地、保護環境,大力推廣懷念堂安放和海葬、樹葬等綠色生態安葬方式。自2018年10月1日起,凡嶗山區戶籍居民新增骨灰,除夫妻雙方因一方已入土安葬,另一方可選擇合葬外,其他一律進入戶籍所在街道懷念堂免費安放。非嶗山戶籍居民骨灰,除葬入省民政廳批准的經營性墓地外,一律不得在嶗山行政轄區內安葬。繼續免除遺體接運、消毒、冷藏、火化等六項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費用。免除嶗山戶籍逝者海葬基本費用,鐫刻逝者名字予以紀念,給予一次性補助6000元。

整治散亂墳墓,保護生態資源

力爭用三年時間,採取樹葬改造或遷移進懷念堂的形式,分期分批完成全區現有散亂墳墓治理遷移任務。對整區域完成治理的,給予社區和個人專項補貼,提高社區和居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加強考核督查,推動移風易俗

區委區政府將殯葬改革納入對各街道、各部門的年度綜合考核體系,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各項殯葬改革任務。將殯葬改革任務完成情況同社區幹部績效考核、工資待遇和表彰獎勵等緊密掛鉤。對發生違反殯葬政策問題,未完成年度治理遷移任務的社區,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各類評先評優資格、區政府財力投資項目及其它各類獎勵補助,並視具體情況嚴肅問責。同時,加大殯葬改革宣傳引導力度,將殯葬改革內容納入《居民公約》,充分發揮社區“紅白理事會”作用,對居民喪葬事務給予幫辦,引導群眾轉變傳統治喪觀念,培樹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移風易俗的殯葬新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