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以前一直聽人吐槽澳洲就醫比國內差的不止一條街,最典型的當屬明星李冰冰,說在澳洲醫院連續發燒治不好,其實就是個扁桃體發炎。雖然家裡孩子做技術移民去了澳洲之後我也通過家庭團聚移民跟過去了,但對這些吐槽倒沒有真切的體會,直到一次意外,我親身體驗了在澳洲當住院病人。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李冰冰連續高燒16天,連夜飛回國檢查才知是化膿性扁桃體炎

起因

那是一個週六,吃過晚飯後照例外出散步。平時遛彎的馬路邊上的房子裡傳出重金屬音樂,我忍不住在柵欄外駐足凝聽。就在這個時候,一隻狗從院子的一角直奔而來,沒扣緊的柵欄門隨即被撞開了,身著短袖T恤手無寸鐵的我,被這條類似於中國看門狗大小的狗,跳起來在胳膊肘上咬了一口。

雖很是嚇了一跳,但知道澳洲這邊沒有狂犬病毒,所以不像在國內馬上就要去打狂犬疫苗。想著也就是一點皮外傷,用肥皂水沖洗一下,貼上創口貼就可以了。

但因為傷口在手肘關節,貼了創口貼還是有滲血,拗不過家人只好上醫院了。心想去清下創,上點藥包扎也行。但此時已是晚上9點,社區醫療中心已關門,就直接來到了市中心——西澳大利亞最大的公立醫院,珀斯市皇家醫院。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臨行時,孩子帶上了我的Medicare卡,即全民醫療保障卡,澳洲永久居民身份都有這個卡,不光在澳洲和新西蘭,英聯邦的十多個國家的公立醫院都可以用,當然了這張卡的神奇之處那時我還沒體驗過。

一個護士過來了,給我進行了傷口清潔,進行了包紮,還要我活動下手臂評價疼痛度,其實,如果不碰觸的話已經感覺不到什麼疼痛。隨後開始給我量血壓與體溫,發給我一粒抗生素和一片止痛片;之後登記我的醫療卡,安排我坐在病床上,等待注射破傷風。

完事以為就可以走了,但隨即告知要拍X光片,看傷到關節與骨頭沒。這一下,感覺有些太小題大做了。換上在中國,不就是醫生拿著鑷子,用酒精棉使勁地在傷口裡攪一攪,上點藥,包紮一下,打針疫苗,走人嗎?

拍片,前後左右不同角度,拍了好幾張。而後,一箇中年護士過來給我打留置針,要為輸液做準備。

此時,已是晚上12點多了,護士與我孩子對話後,孩子告訴我需留下來進一步治療。我開始後悔來醫院了,這是要大加治療的架勢嗎?

送家人出門時,順眼看到了護士工作臺上類似於治療單之類的東西,上面寫著: 2700澳元!這讓我眼睛發直了,剛剛那些簡單的流程,按1:5的匯率算,快15000人民幣了,這不是天價嗎?如果不是有醫療卡,或者沒有買醫療保險,這醫療費用分分鐘就會讓普通人破產。

後來我知道急診確實特別的貴,一般的情況也不用看急診。當時是因為看到有出血才接診的,而且澳洲狗咬人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所以這樣的治療不能輕視。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澳洲是全球排名第二的醫療高水平國家

凌晨2點的樣子,被人叫醒,說要送到病房去。看來,床位安排好了,真的要住院了。

就這樣,如同一個重症患者,躺在我那張能移動的床上,被一男一女兩個助理護士,推到了一個需要走一段距離的病房。

大概是為了便於語言溝通,送我進病房的助理護士,是國內某醫科大學護理系畢業的,在一家三甲醫院工作了一段時間,再來澳洲讀護理專業。因為語言沒有達到規定的分數,還沒有拿到澳洲護士執照。

一進病房,這個同胞對我說,自己下床走沒問題吧。我說我就一健康人,卻被住院了。她嘻嘻一笑說,你就安心照醫生說的做吧,這邊治療很規範,醫生不會沒來由要你做什麼的。

早上6點,被護士叫醒了,說是要測血壓、量體溫。

護士做完這些後,微笑對我說了good,遞給我一片抗生素藥、一杯水,看著我吞下。

打量著病房,有4個床位,用滑動的簾子隔開,形成四個獨立的空間。病房裡有洗手間、沐浴室,還有方便沐浴的座椅,以及浴巾、病號服,洗面奶、沐浴液,洗頭液等。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住我對面的是一個臥床老婦人,在不停地搖動欄杆,像是在鍛鍊自己的用力;斜對面是一個一直對我微笑的印尼女病人,大概看我也是亞裔吧。她好像是做透析的,腰間掛著一個透析袋。隔壁床位是一個看上去很健康的男病人,後來得知,是掌心被釘子刺了而被收治住院的。

就在我打量這些時,進來了登記送餐的護工,一走到我這裡,就微笑著對我搖搖頭。原來,我沒有早餐吃,我的床頭掛著“Fasting”:禁食的病人;再一看,喝水的杯子也被拿走了。

看著護工給其他人送來的早餐,五顏六色很是誘人:有水果、沙拉、麵包、咖啡、酸奶等,我有些飢腸轆轆了。剛好孩子來了,她為我拉上簾字,似乎是不忍心看我看別人吃早餐的樣子。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圖片由作者提供

醫生帶著一堆人來查房了,看了看我的傷口,要我活動一下手臂,動一下每個手指,還輕輕地撫摸了我手臂的皮膚,大約是看看皮膚還有沒有觸覺吧。隨後大概是說了一堆傷口情況,旁邊的人做著記錄。大約就兩分鐘的樣子,查房就結束了。

醫生離開後,我的早餐也送過來了,看來是不需要禁食了。

於是我開始美滋滋地享受早餐,想著應該沒事了,要孩子問護士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同時,讓護士拔掉我手腕上的留置針,說自己不舒服。護士看了看,就幫我把一次也沒有輸液的留置針拔掉了。

可是我等來的不是出院,而是一會要來醫生重新給我打留置針,需要輸抗生素。那一刻,我想逃跑了,覺得完全是過度醫療。

“不是一直在口服抗生素嗎?而且能夠感覺到傷口在癒合,護士也對傷口進行了清洗,拿了藥水泡了傷口,為什麼還要輸抗生素?不是全世界都在限制抗生素濫用嗎?怎麼澳洲還這樣治療一個健康人啊?”

我一個勁地嚷嚷。還要孩子向護士提出了不用治療,要求出院的要求。我知道澳洲醫生是會盡量尊重病人要求的。

然而孩子與護士溝通之後卻讓我謹遵醫囑:澳洲對醫生很尊重的,要聽醫生的,不然會進醫院黑名單的。雖然說這邊沒有狂犬病毒,可醫生說狗的牙齒會帶很多細菌,不徹底治療萬一感染到了神經部分怎麼辦?

我只好從了,心很不甘地打電話給在另外一家醫院做護士的中國朋友。她對我說,你就安心住院吧。不是急診,不是長時間的預約,一般人還住不進醫院呢,好吃好喝不要一分錢,就當是住賓館休息了啊。

上午十一點,穿刺的醫生來了,一個年輕的女醫生,馬來西亞華裔,能夠與我進行簡單的華語交流。雖說是住院醫生,但看上去還是新人,茫然地這裡拍拍、那裡摸摸,找我很難找的血管。第一次似乎註定要失敗,看她急的滿頭大汗的樣子,只好咬咬牙接受第二次。好在是成功了。趁著這段時間我表達了對這樣治療的不滿:為什麼還要用這麼多的抗生素。她說,如不徹底治療,萬一發炎了就很麻煩,甚至不排除有截肢的危險。這一下,把我給鎮住了。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不過,我到底是沒什麼問題,和一屋子病人在一起很不好受,尤其是對面臥床病人在更換大小便時產生的氣味,讓我忍不住捂著鼻子跑出病房了。忍不住想澳洲醫療如此人性化,對這樣的病人應該另外安排病房才好啊。事後得知,醫院床位很緊張,住在這裡的都是等著手術排隊的人。好在護士夠貼心,把電視房指給了我,裡面有沙發、電視機、飲水機、書報之類,我之後就待在這裡了,送餐的護工也把飯送到這裡。

後來孩子對我說,我的確不是一個好病人,因為有護士對她說要我多體諒對面臥床病人,這樣的狀態也不是這個病人甘願這樣的。為此,我有些羞愧了。

於是,我安心地當一個好病人接受治療——量血壓、體溫、吃抗生素,輸抗生素,當然還有享受醫院提供的餐食。

做完這些後,我會到病房一樓的咖啡廳,消磨時光。

其實逃走很容易,醫院是沒有門禁的,只要一出門,坐上公交車就可以回家。但我能夠感覺護士雖沒有限制我的行動,但她的視線裡有對我的留意。我覺得自己還是不能做一個不遵醫囑的病人,我怕上黑名單,怕護士們為難。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一覺醒來,週一了。重複昨日的治療過程,依然還是在查房醫生到來之前禁食。口服加一天三次注射抗生素,配合藥水浸泡和重新包紮。

其實,我已經看到傷口只是一個深一點的狗牙齒洞與2個只是表皮破了的牙齒印。但所進行的治療流程,竟是如此的繁複,不禁感嘆在國內時何曾這般嬌貴了。

對面的印尼婦人笑嘻嘻地與我告別,她家人帶她出院了;隔壁床那個被釘子刺傷的病人也對我說拜拜出院了,但不一會兒,兩個新病人就進來了,看來床位真的是緊張。

我祈禱自己也儘早出院。悲催的是,下午輸抗生素時,留置針部位有些發痛,隨即被護士拔下來了,又需要醫生重新來紮了。

重新穿刺的醫生晚上11點多才來,看來,醫生的確很忙。

這次是個年輕英俊的白人醫生,他仔細擺弄我的手臂,一邊拍打一邊搖頭,看樣子我的血管不是一般的難找。找了一陣子,刺進去,不行,疼痛不由得使我叫了一聲。“Sorry,dear”,帥哥醫生立馬安撫,重新找了個部位,來一針,OK!他為自己豎起了一對大拇指,眼睛裡都是笑容。

儘管為這幾天的輸液,一共捱了5針,手臂上滿是止血的膠貼,但我還是為醫生的努力而叫好。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週二到了,早上又是測血壓、體溫,口服抗生素,靜脈輸抗生素,床頭依然掛著Fasting。還要禁食啊,就是說還有可能去手術,我忍不住又嚷嚷了。

“強烈要求出院,你跟查房的醫生說,都結痂了啊!”我對孩子說。

醫生帶一幫人又來查房了,孩子隨即向醫生表達了我的強烈要求,醫生望著我笑了笑,仔細地看了我在結痂的傷口,要我活動手臂、手指,然後點了點頭,說可以出院了。

終於可以出院了,心情大好的我趕緊吃完送來的早餐,收拾東西去辦出院手續,去拿以後準備起訴狗主人的醫療證明。

辦出院手續的時候,竟然還有帶回家吃的藥:一星期的口服抗生素與沖洗傷口的藥水與貼傷口的膠貼;還被交代一週後去醫院複查。

我不由得摸著那個大約1釐米的結痂部位,實在有些無語,澳洲的醫療,竟精細到如此地步。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複診

回到家,我沒有去吃那些抗生素,也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沖洗、貼上傷口膠貼。至於去複查,因為有女兒的督促,也想了解治療的全過程,還是去了。看來,歸根結底,我的確是一個不遵醫囑的人。

複查地點是在醫院門診樓。在候診室裡,大家都安安靜靜的按照預約的時間,等著護士叫號。輪到我進去的時候,沒有看到醫生,是一個類似於國內分診護士的人給我看的。她檢查了我快要掉痂的傷口,說不需要治療了,要多揉揉這個部位,以免發硬。

這就是我,被一隻狗咬了一個深的牙齒洞與兩個淺的牙齒印的全部的治療過程。

事後得知,我抗拒治療,其實是對不住醫生:

為什麼一直要用抗生素治療而沒有進行清創?還要每天晚上12點開始禁食?

因為我一直是個需要手術清創的病人。醫生擔心傷口深,細菌潛伏在其中,如果沒有徹底治療,萬一傷及神經就會留下後遺症。但由於病人多,要根據病情緩急程度進行手術,所以我一直被需要搶救的病人插隊而沒有排上手術。只好一邊用了抗生素保守治療一邊等手術。

由此知道了在澳洲,一個狗牙齒洞的清創也是一個手術,是手術就不能讓病人痛苦,所以也是需要麻醉的,也就需要禁食。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後語

我不知道這3晚4天的住院到底花了多少錢,畢竟急診那晚就2700澳幣了,全程下來摺合個幾萬人民幣吧;我能知道的是我沒有花一分錢,連掛號費都沒有,這都要感謝澳洲永久居民的身份讓我擁有了Medicare卡。這個卡具有非常高的價值——澳洲公民以及永久居民不僅僅在澳洲本土公立醫院就診不用交一分錢,還包括瞭如果碰巧在英國、新西蘭等十多個國家生病了,也不用自己花錢。這張卡,源自於1984年,澳大利亞通過的《全民醫療保障法》的Medicare制度。

不光不花錢,還包吃包住,無需家人陪護;雖然有語言障礙,但配備的華裔護士與醫生也讓我溝通沒有障礙。

更讓我感慨的是澳洲醫療的理念: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充分考慮患者的預後,不能留有後遺症影響今後的生活。比如給咬傷的部位多維度的拍片,比如一直要堅持進行手術清創,都是擔心是否傷到了關節、骨頭或者難以覺察到的神經部位。

被狗咬住院四天,在澳洲一分錢沒花,國內卻要好幾萬

▲澳洲的癌症確診病例死亡率居全球最低,也就是說澳洲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高居世界領先地位。/ 圖片來源:澳洲2012年癌症概況 (Cancer in Australia: an overview, 2012)

在這次體驗過之後,我再也不會聽國內的朋友嘲諷“土澳”的醫療了。澳洲醫療的認真與到位——只要診斷需要,醫生會全方位考慮治療方案,國內人不體會是不會明白的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政府為醫療買單上,這裡太看重個體的生命,太看重生活的質量了。要知道,每年,澳洲政府的預算,國民健康的比重是佔到了三分之一的。

很多時候,望著瓦藍的天空和飄逸的白雲,覺得自己是何其有幸,可以在異國他鄉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以後,真的要當一個遵醫囑的好病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