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雲上的不丹追隨生命中最深層的牽引力

到雲上的不丹追隨生命中最深層的牽引力

當飛機在峽谷中騰空而起時,我雙手合十捧在面前,凝視著舷窗外的梯田,農舍,寺廟,眼前的一切都會留在我心底。那梯田的小路上,有我們穿梭其中的身影,身體微微冒汗,臉色越來越紅潤,停下來休憩時,酣暢的笑談著;那山間的寺廟裡,有一盞盞我們親手點燃的燭臺,火苗映著每個人恬靜的內心,暖暖的閃爍著,仁波切和他的僧人們坐在廟堂裡,他們的誦經祈福聲迴盪在耳邊,他讓我們不要只是祈求從佛那裡獲得祝福,財富,抑或健康,而是在佛和他的陪伴下覺察自己,觀照眾生,由心而生愛的力量;那安縵的森林裡,小溪邊,我們聆聽著靈魂在歌唱,靈動,自由,瞬間的空性,而擊石伴奏的節拍更是鼓動著生命最原初的能量……我欣喜在一趟旅程中,我們擁有了只屬於彼此的空間和時間的交集,那是一個秘密磁場。而我也深切的明瞭,自己獲得了內在的感召,那是我將追隨的牽引力,是生命深層的連結。

到雲上的不丹追隨生命中最深層的牽引力

我的不丹朋友Pelden在這一路,好幾次跟我說,感覺到了我的變化。我知道在他迎接我的到來時,是伴隨著緊張的。他在我出發前,特意給我打電話,讓我“relax,一切都將很好的安頓”。他是我們此次旅行的落地夥伴,在我第一次與他在不丹共事時,他送給我了一個稱呼——“Crazy Lady”,這是褒獎,卻也是批評。我曾為了讓旅行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如我們所願,給了他巨大的壓力。在不丹,大多數人生活節奏緩慢,效率對他們而言是不需要的,對於細節的“偏執”是他們不理解的。而因為我們有著對目標的預期設定,我一路上與他和他的不丹團隊夥伴們磨合得充滿了“張力”,他獲得了我們深深的信任,而那個時候,是他打開自己去適應著我們。記得那個時候,我對於不丹的探索,是渴求在形而上的層面獲得某種開示。一路上,結識“高人”,傾聽他們的句句珠璣,如同一顆顆珍珠直接被捧到面前,好像可自然而然地納入囊中。當離開時,欣賞著這些珍寶,並沒有多麼想念,便迴歸了日常。

到雲上的不丹追隨生命中最深層的牽引力

記得當時走在不丹首都廷布的街頭,看著七零八亂的新工程,我很排斥。特意問Pelden,我們還有沒有別的路,哪怕遠一些,避開這些煩雜,讓大家能遠離喧囂,這不正是我們對於不丹的期待嗎?怎麼能一落地卻發現原來這片“香格里拉”淨土也在經歷著剷車和機器轟鳴聲的侵擾呢!而現在,我在其他夥伴到來之前,提前來到了這裡,我和幾位不丹朋友坐在他們的“西式”pizza店裡,吃著還遠遠不如必勝客味道的pizza, 喝著美式咖啡,看著窗外堆砌的磚土,聊著天兒。我在廷布市中心的國際化的艾美酒店約參與建立不丹“GNH(國家幸福力體系)”的首席專家見面,我們舒服的坐在很modern的大堂吧裡商量著如何在給大家分享時更貼近生活,貼近個體。我還和一位優雅的不丹女性作家在各自忙碌中抽空一起午餐,在她的local酒店裡,我們吃著便餐,她很抱歉的不停接電話,而我不也是時不時的回著信息,我們都在認真的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和事業,都不那麼從容的享受著。Pelden“敢”帶著我走進一個如我們七、八十年代的供銷社般的小賣鋪裡,給我們點幾份泡麵,店主人和女兒也正在吃著泡麵,看著印度偶像劇。雖然我不能想象,這泡麵讓我們足足等了四十分鐘,端上來時發現主人在面裡煮了很多切的碎碎的蔬菜,他們愛吃辣,我們吃得有些嘴皮發麻,頭上冒汗,但挺香的。

到雲上的不丹追隨生命中最深層的牽引力

我就這麼徹底的融入了,不丹日常的一切也都很自如的向我張開,於我,好像沒有了接受的過程,如同自己本來就在那裡。而這種美妙的轉變帶給我的,是匍匐在大地上貼行後,有一片璀璨的星空等待著我抬頭眺望。深夜,大家入眠後,我和不丹的朋友們傾談,白天我們各自投身在自己或熱愛,或盡責的社會角色中,這個時候,他們一個個迴歸了“哲學家”本色,沒有誰比他們把“形而上”的生命感悟表達得如此自然,不管到底涉世是深是淺,到底觀望眾生有多通達,抑或也活在很自我的小世界裡,我卻無不被他們所觸動和啟發著。為眾生而活的在廟堂之內的仁波切,他的一言一語仍如同珍珠,平實卻也閃耀。然而,當他走到了我們中間,他訴說著他的日常,他無法選擇自己生而為活佛的命運,他承受著眾生對他的期待,他經歷了十八年的修行,才慢慢學會享受痛苦,不抱怨,不渴求回報。他說,只要能讓我們快樂,他就在身後。我感受到那種彼此全然相信的力量,在前行的路上,困惑和苦難隨時都在,這種力量牽引我們既有投身其中的熱情,也有抽離觀照的冷靜。

到雲上的不丹追隨生命中最深層的牽引力

很多夥伴在這短短的時光裡,都感慨好像進入了奇妙的磁場,好像獲得了某種力量,這些並不玄乎,當我們打開了自己,珍寶自然會來到身邊。只不過,仍讓人深深琢磨的是,為什麼是在不丹?而不丹,它確是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