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竈」,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回味,童年的生活總在腦海徘徊,思系萬千,決定回去故鄉看望,沿著寬闊的公路,穿過鱗次櫛比的樓房,歷經三天,終於逃離華燈璀璨的城市。踏入故土,白牆灰瓦,綠樹成蔭的新農村讓我頗為感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唯獨村口那幾棵桑樹還在,看著根部裸露在外的桑樹,不禁讓再次回憶起童年時光。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記得那時,最愛伴在爺爺身旁!他是我們村裡的唯一一個上過學的文化人,寫了一手好毛筆字,不僅如此,爺爺還是村裡熟知各種習俗,禁忌的人,因此在村裡德高望重!每當村裡有重大的事情,都會請爺爺去組織。我閒來無事,總愛跟在身後,聽長輩們在一起議事,其中就聽到一些特別有趣的俗語,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下!

眾所周知,中秋節悠久的歷史是慢慢發展形成的,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在民間,中秋節當天各地有著眾多的講究習俗,比如說;這天晚上要對著天上的月亮,設香案,擺放供品,有月餅、蘋果、西瓜等等,隨後開始拜月。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是在拜月時,男性則不能拜月,因為在人們看來男性代表著陽剛之美,與月亮的陰柔相反,這在農村相當忌諱。而有的地方則認為,月神嫦娥是女性,月亮是美女,一個男子謙恭地叩拜,是心懷不軌的表現。因此不能拜月!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總之各地說法不一,有的認為的“男不拜月”則說的是農曆七月初七,是天上牛郎與織女在銀河相會的日子,女性們都要向月禱拜,但這是婦女的節日,男性當然不應參與其中。你覺得是哪種呢?

而祭灶這一習俗在民間歷來以久,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祭灶,但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不讓女人主祭,至於為啥?在老農看來就有點可笑了,在一些地方也認為,灶神是炎帝化身的男性神,是位美男子、帥哥,為了避有“男女之嫌”則不允許女性祭灶。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老農看來,這些說法只是人們對美好的生活的寄託罷了,那麼你們當地有這樣的習俗嗎?是怎麼理解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