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可以記錄思想,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馬爾克斯在《活著為了講述》中寫道: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記憶中重現的日子 。而寫作就是記錄歲月的方式。

文字可以記錄思想,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馬爾克斯

小時候寫作是從週記開始,每週得按時交,我用稚嫩的筆觸記錄著周圍的事物。那時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每天需要做手操報,報紙上的內容得自己填補,於是就將週記上的內容照搬,再笨拙地配上繪圖作為背景。這時的寫作於我而言就是娛樂。

文字可以記錄思想,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等到初中,已經擺脫了記流水賬般的寫作,心思變得細膩,開始藉助每次考試的作文來抒發青春期的憂愁與感嘆。記憶尤新的是一篇關於環保的文章被登上了校報,在當時也暫時慰藉了一下內心的虛榮感。然而這種虛榮感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在初二那年的作文大賽中名落孫山,對寫作的興趣也變淡了很多。現在想想年少的自己也是夠任性、夠玻璃心的。這時的寫作於我而言只是用來填充自身的虛榮。

文字可以記錄思想,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等到高中,由於學習時間緊湊,基本沒什麼時間騰給寫作,都花在了數學和文綜上面。記得當時的語文老師為此找我談話,還非得讓我寫幾篇範文給他修改。出於無奈,就寫了幾篇無病呻吟的文章,然後老師就沒再管過我。高中三年的語文成績忽高忽低,碰上自己喜歡的題材,作文就能得個高分,成績就能稍微好看些,碰上不感興趣的題材,成績就越發慘不忍睹。這時的寫作於我而言只是考卷上偶爾的加分項。

文字可以記錄思想,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重拾寫作是看了劉同的書籍,對我感觸極大。劉同在宣傳《誰的青春不迷茫》說“那些上不了檯面的話,只能在這裡說給你聽”。是啊,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不成熟、上不了檯面的話,可以藉助寫作寫給自己聽,寫給願意傾聽的人聽。或許我們都被說過無病呻吟,不能害怕未來,不能心底沒底,要無所謂被朋友冷漠,不能羨慕別人有錢,不能對自己沒有信心,喜歡的人不認識自己也不能在意。成長反覆多數是這樣的事,如果對此感懷就算是無病呻吟,那就無病呻吟吧。歲月看到是你對內心的回饋,成長看到的是你對自己的珍惜。現在寫作對我而言,是跟自己的對話,是當你迷茫、彷徨時自我救贖的方式。

文字可以記錄思想,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就算走到絕境,失去耐心,也要永遠保有幽默感,熱愛生活這是我們人生最大的財富。而寫作或許是我熱愛生活的方式,有人說寫作是需要一口殺氣的。坐下來,清空大腦,讓意志尖聚為刀鋒。於是可以開始切開萬物。文字是記錄思想的方式,是“輸出“”倒逼“”輸入”的過程,為了寫一篇好文章,你就得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廣泛涉獵,以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藉助文字,可以記錄成長的心理路程,以便年老後翻看這些隨寫時可以感嘆“我年經過,落魄過,幸福過,我對生活一往情深。”

文字可以記錄思想,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