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恆恆是一個七歲的小男孩,今年暑假媽媽把恆恆放到了全託管的暑期班。連續兩三天,恆恆的褲子總是很髒,媽媽問恆恆,是不是他在地上爬來爬去弄髒的。恆恆很委屈的說:“沒有,是文文踢我,我們在一張桌子上寫作業,他嫌我佔位置,要把我踢出去。”

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原來是“三八線”問題,媽媽想到自己童年也是這樣,覺得好笑:“沒事,你靠邊一點,文文比較胖,確實需要更大的位置。褲子髒了,媽媽給你洗。”一週過去後,文文的褲子依舊會髒,但再也不和媽媽說緣由,只是在每天早晨分別時可憐巴巴地乞求:“媽媽早點來接我啊!”

一天洗澡的時候媽媽發現,恆恆的兩個膝蓋都有瘀青。媽媽問恆恆:“你是不是在學校裡摔跤了?”恆恆委屈的告訴媽媽:“是文文推的”。

“你可以告訴老師呀!”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沒用,老師說了他,他現在更恨我了,老師一走他就打我……”

媽媽知道,孩子之間打架讓他們自己處理最好,可她是親媽呀,怎能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打。

媽媽拿起電話就給文文的媽媽打過去。

“您好,我們的孩子在一起上託管班……”才說了半句,文文的媽媽就果斷轉入正題:“是嗎?那你最好讓你的兒子離我兒子遠點,我兒子可喜歡打架了。”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媽媽感覺再聊下去己無必要。恆恆在旁邊悲傷的和媽媽對視。媽媽雙手一攤,無奈地和恆恆商量對策:“你看媽媽幫不了你。媽媽只能給你提供兩個建議,一是打,盡力反抗一次,讓他覺得你不是好欺負的;二是躲,你離他遠一點。”

這一夜媽媽很不踏實,她無奈的領悟出一個殘酷的現實:走出這個家,恆恆就象進入了江湖,免不了血雨腥風,需要他自己去闖蕩。母愛不是創可貼,不能幫他隔離傷害,修復傷口。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7月末的一天,恆恆開心的對媽媽說:“媽媽,文文再不打我們了。”

“為什麼?”

“以前文文不僅打我,還打樂樂,我們嘗試過兩個人一起反抗,但是我們倆太小了……失敗後,我們就開始想別的辦法。”

“什麼辦法?躲嗎?”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躲不過去的,學校就那麼大,躲能躲到那去?”

“那怎麼辦?還有別的辦法嗎?”

恆恆一臉自豪:“當然啦!每次文文要打我們的時候,我們就使勁誇他,他就開心地不打我們了。”

“是人都經不起三句誇。伸手不打笑臉人。”媽媽竟然沒想到這個辦法。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媽媽很慶幸沒有參與孩子之間的糾紛,讓他們有了物競天擇、自我調節的能力。儘管這段時間給恆恆留下了很多慘痛回憶,但他也逐漸摸索出了與人和諧相處的經驗,這也算是風雨之後的彩虹吧!

很多育兒書上說,孩子打架,應該先把孩子分開,然後再分別教育,告訴孩子打架是不對的,告訴孩子要有禮貌、講文明。其實孩子早己熟記這些大道理,他們需要的是揣著理論去實踐,摸著石頭過河。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也看到很多家長愛子心切,孩子間的矛盾剛出點苗頭,就連忙干涉,大聲叫停,孩子確實能免於傷害,但那種遭遇挫折的體驗、轉危為安的才智也無形中被剝奪了。

父母不是孩子的導演,而是孩子的觀眾!孩子的精彩人生一定是靠他們的拼搏與摸索來打造的。在此過程中父母只能默默地欣賞與祝福!

母愛不是萬能創可貼,孩子的江湖交給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