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照片不夠「銳」的三個原因!逐一揭祕

你的照片不夠「銳」的三個原因!逐一揭秘

不管是什麼樣的攝影類型,相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想要拍攝到足夠清晰的照片。雖然聽起來好像很容易的樣子,但是想要帶著完全滿足自己心意的清晰的照片並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當我們的拍攝環境並不是那麼好的時候,等到回家查看大圖總是會發現有一些的模糊,於是心裡犯了強迫症,這張照片到底還要不要?

為什麼拍出來的照片放大了看總是會有一些模糊呢?可能有下面幾個原因。

快門速度太慢/相機抖動

因為快門速度造成的模糊可能佔了所有不清晰照片的原因的絕大部分,因為快門速度太慢,我們在手持相機的時候,隨著我們的呼吸起伏和神經跳動總是會發生不可避免的抖動,低於快門速度就造成了畫面的模糊。

你的照片不夠「銳」的三個原因!逐一揭秘

Photo by Martin Jernberg on Unsplash

這是一個最常見到的錯誤,尤其是當我們在從室內拍攝轉移到室外拍照卻忘記改變快門速度的時候。這時候就要牢記安全快門的概念,常規的經驗法則是不要使用低於你的焦段的倒數的快門,比方說你用 50mm 的鏡頭,那麼快門就不要低於 1/50s,如果你使用 100mm 的鏡頭,快門就不要低於 1/100s。

但是安全快門只是一個經驗法則,作為你選擇快門的指導,每個人的手持穩定性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是會發抖,有的人的手就是能想外科醫生般穩定,所以說在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快門來拍照的情況下,還要養成一個習慣,拍完照放大一下看看細節,不然小圖是看不出細微的抖動的。

你的照片不夠「銳」的三個原因!逐一揭秘

Photo by ShareGrid on Unsplash

鏡頭不夠好

不幸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不清晰圖像都是人為的,有些真的就出在設備上,就好像我們看到很多人拍出來的膠片照片都非常好看,非常銳,非常清楚,而自己用傻瓜機拍出來的照片卻感覺總是模模糊糊的。可能並不是你的經驗問題,對於成像來說,鏡頭是很重要的,有些廉價鏡頭,為了控制成本,並不會像高端鏡頭那樣有著精確的光學設計,用料品質也完全不一樣。


你的照片不夠「銳」的三個原因!逐一揭秘

Photo by Jen We on Unsplash

所以說高端鏡頭貴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些入門套頭和一些平價鏡頭可能並不會拍出那麼高的畫質,尤其是開大光圈的時候焦點主體的邊緣部分的畫質會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入門套頭已經足夠了。只要不要每次都刻意的放大 400% 來給自己添堵,自己看著能夠接受就可以了。

另外,除了鏡頭,有些廉價濾鏡也會降低畫質。有的時候用濾鏡是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可能大部分剛剛入門對濾鏡要求不高的同學使用濾鏡的原因僅僅只是為了保護鏡頭,而作為保護鏡頭存在的廉價濾鏡往往質量不高,如果覺得拍出來的效果不怎麼滿意,不如將濾鏡取下來再試一試,可能問題就出在濾鏡身上。

錯誤的光圈

每一支鏡頭都有一個最佳的光圈值的範圍,一般我們都會認為在比最大光圈低 2~3 檔的地方是最佳光圈。我們都知道光圈對於畫面效果的影響,但是開大或者縮小光圈,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畫質有一定的影響。

你的照片不夠「銳」的三個原因!逐一揭秘

光圈太大,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景深太淺,容易導致主體整體中的部分不在焦點範圍之內,致使主體部分失焦。而光圈太小,比方說 f/16 以下,會產生一種衍射的光學現象,直接導致畫質瞎想,表面開始模糊。

當然,光圈對於畫質的影響也要因鏡頭而定,有些高端鏡頭可能全開光圈畫質都非常好,但是對於入門鏡頭來說,還是儘量不要將光圈開的太大或是太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