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描輕寫|東張西望

淡描輕寫|東張西望

“東張西望”,這個詞在童年的記憶裡好像不是個褒義詞,往往伴隨著嚴厲的聲音語調,之後還有自己渾身的一個機靈。年歲漸長, 對這個詞卻感受到另一番味道。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可是每個人對時間的態度不一樣,而收穫了不一樣的人生。有些人經常的東張西望,能夠看到更多有意思的生活圖景,從不做井底之蛙;有些人視人生如一次長跑,一路東張西望,不斷調整自己的視野、步伐、心態,從不放過沿途精彩的風景,只有那些把人生當成一次單調比賽的人,因為從不東張西望而倍感枯燥疲憊,甚至越來越悲觀。

汪曾祺說,我小時候就極愛東張西望。對生活要有驚奇感,很冷漠地看不行。一個作家應該有一對好眼睛、一雙好耳朵、一隻好鼻子,能看到、聽到、聞到別人不大注意的東西——這說的是人眼界要寬。

臺灣作家張曉風說,我建議大家多東張西望,多看看身邊的風景,不要做手機的“低頭族”——這批評的是現代科技正在綁架我們的生活方式。

詞語語義的變遷無疑是一個時代的晴雨表,可以看到每個時代清晰的烙印。有時候,我們或許真應該多點好奇,多點張望,遇事不妨東張西望一番,讓自己不那麼自傲、不那麼狹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