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爲什麼選擇基層?准格爾旗魏家峁小學教師說的這番話讓人感動……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鄉村老師:用留下來的堅守,換孩子們走出去的夢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所有光輝的職業都需要堅實支撐。又一個屬於他們的節日,在禮讚、致敬的之餘,讓我們走近基層教師,傾聽他們內心深處的光榮夢想,記錄她們的平凡堅守。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基層學校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也很近,因為這裡是農村學生基礎教學的根基,也是孩子們走向城裡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第一塊跳板。

如今校內學生人數的基數少,有些基層的小學正在面臨生源流失即將取消辦學的困境,但正因為這樣的困境,讓我們看到了這些基層學校的建設者,他們依然在建設和發展著基層學校,為農村文化教育帶來希望和生機,守著這道鄉村教育的生命線。而學校裡的這些基層教師便是鄉村教育的中堅力量,他們撐起了鄉村孩子的希望,同時也用自己的堅守默默守護這道生命線。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趕在教師節前我們一行幾人特地趕來準格爾旗魏家峁鎮中心小學,來拜訪倆位老師———29歲的吳亮琴老師和53歲即將退休的劉愛珍老師。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執教34年的劉愛珍老師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青年老師吳亮琴

這種反映在年齡之間的跨度也是基層教師薪火相傳紮根基層的最真實的寫照,我問29歲的吳亮琴為什麼留在這兒,吳老師一句:“老家在這兒,我就留在這兒”打動了我。並不是因為故土難離,而是因為這是一份藏在她心裡的擔當與魄力。有多少人千方百計努力的跳出大山走出滯後的鄉村,然後嘔心瀝血的在城市裡扎穩腳跟,無奈困苦為的就是換一句“我不想留在鄉村”。然而又有多少人瀟灑地揮手告別鑲著閃光金字的師院大門,然後便咬咬牙挺起胸脯或者暗彈幾滴青春的眼淚來到鄉村學校,以應驗《聖經》中那有名的“人啊,你始自泥土,終將歸於泥土”的名言。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因為時間原因我們沒有走進吳老師的生活中去體驗鄉村教師的一天,因為課程任務緊迫,我們只能悄悄的溜進吳老師的課堂中去感受她和學生課上互動學習的氣氛。

學生課間操,我們在吳老師的辦公室聊起她的經歷,2014年吳老師通過三支一扶考試,以大學生支教的身份來到魏家峁中心小學。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與孩子們互動的吳老師

“教前我是忐忑的,怕自己講不明白課程,也怕不能處理好和孩子們的關係。然而這些問題在我們踏入教室的一瞬間,也就煙消雲散了”。迎接我到來的是一個個曬得黝黑卻帶著羞澀與喜悅的面龐。哪怕地處偏遠,他們的笑容也永遠是最真摯的,不摻有一絲的雜質。那一瞬間,我就明白自己做了無比正確的決定。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熱情,我也開始嘗試著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去給他們一成不變的生活帶來點色彩。

除了必要的基礎課程外,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我也在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精彩的圖文視頻演繹有聲有色的去詮釋課本內容,努力的去調動孩子們課堂上的積極性。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吳老師成了班裡的“孩子王”,在基層學校的幾年裡吳老師手機通訊錄裡裝滿了他的學生,畢業後的孩子還會在假期抽空去拜訪老師,孩子們想吳老師的時候就撥一通電話敘敘家常,互相問候,吳老師每年的生日都會收到孩子們的短信祝福。2017年吳亮琴通過教師招聘正式成為魏家峁中心小學的一位老師,吳老師結婚後也安家到魏家峁鎮,用她的話來說:“本來魏家峁就是我的老家,魏家峁小學也是我的家”。

2014年支教到2018年正式成為魏家峁中心小學的老師,短短四年,吳老師收穫的不僅是孩子們對她滿滿的信任與愛戴,還有家長和學校對於她的加倍肯定,這一切源自她對於基層教育工作的熱情與信心。

劉愛珍老師的寫字課

劉愛珍老師今年已經53歲,按劉老師的話來說即將進入退休倒計時。1985年就開始在鄉村小學任教的她,今年是她任教的第34個年頭,也是她的第34個教師節。1985年第一個教師節,劉老師還能回憶起在房塔溝硫磺場職工子弟學校任教時候收到的第一份教師節禮物是學校送給老師們的一套床單。1999年來到魏家峁中心小學任教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裡,我問她帶出去多少屆學生,她掰著指頭竟已無法算清。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早年間鄉村教育水平落後,劉老師回憶說那時候的課堂教學往往因為師資較為匱乏無奈之下實行“包班制”,一個人要擔任數個科目的教學,劉老師先前任教過小學語文、數學、美術、品德、音樂等多門學科,說起鄉村教師這份平凡的工作她已堅守了34年。劉老師身邊的當年很多在鄉村教育戰線上工作的同事因為基層環境惡劣和職業處境的艱難而選擇外出擇業,到城裡發展。問劉老師後不後悔,其實偷偷的在門縫看劉老師給低年級孩子們上寫字課時的認真專注你就會明白,34年的堅持和守護只因“熱愛”。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作為一個從教三十多年的鄉村教師,劉愛珍見證了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和轉型,教室從窯洞變成平房、樓房,數字教育進了農村課堂,孩子們也吃上免費的營養餐……如今辦學條件越來越好,教育方法也不斷的在與時俱進,從過去的滿堂灌或者是填鴨式教學,到現在的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不斷的提高。基層教育的這些巨大的變遷,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從中受益。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說實話,把村裡的孩子們一屆又一屆的送出去,讓他們到更廣的地方去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也發自內心高興。但是每到黃昏,一個人走回家的路上,回頭看看這座新舊更迭與我一起成長的學校,心裡難免有些失落和憂傷,因為很快我也將退休”。

記者後記:

「头条」为什么选择基层?准格尔旗魏家峁小学教师说的这番话让人感动……

有人說,一個村莊沒有了學校和老師,文化也就沒了。作為基層老師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曾有機會走出窮鄉僻壤,但有的人卻選擇留在鄉村,與書本、講臺為伴,以陪伴學生為樂。走近他們的世界,你才能真正體察其苦;走近他們的心靈,你才能真正感受其樂;走近他們的學生,你才能真正明白何為平凡而偉大、平淡而榮耀!

特別感謝如今依舊堅守在教室崗位上的每一位老師,而我更想感謝的,是深處偏遠地區,肩負著農村孩子希望與夢想的這些鄉村教師。”而像吳亮琴,劉愛珍這樣的基層教師在準格爾旗還有很多,她們背後的鄉村教師群體,這一特殊的職業存在,理應引起我們更多關注和思考。

鄉村教育大有用武之地,課堂就是青年教師施展才華的舞臺。鄉村孩子離不開他們,振興鄉村教育需要更多的青年教師參與進來,鄉村教育這道生命線依然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堅守。

圖文 劉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