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北京中電方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您分享: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是電工和電氣技術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技術, 趕緊拿去收藏吧!

1、計算機構成保護與原有繼電保護有何區別?

主要區別在於原有的保護輸入是電流、電壓信號,直接在模擬量之間進行比較處理,使模擬量與裝置中給定阻力矩進行比較處理。而計算機只能作數字運算或邏輯運算。

因此,首先要求將輸入的模擬量電流、電壓的瞬間值變換位離散的數字量,然後才能送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按規定算法和程序進行運算,且將運算結果隨時與給定的數字進行比較,最後作出是否跳閘的判斷。

2、零序電流保護的各段保護範圍是如何劃分的?

零序電流I段躲過本線路末端接地短路流經保護的最大零序電流整定;不能保護線路的全長,但不應小於被保護線路全長的15%~20%;零序II段一般保護線路的全長,並延伸到相鄰線路的I段範圍內,並與之配合。零序III段是I,II段的後備段,並與相鄰線路配合。

3、什麼是重合閘的後加速?

當線路發生故障時,保護按整定值動作,線路開關斷開,重合閘馬上動作。若是瞬時性故障,在線路開關斷開後,故障消失,重合成功,線路恢復供電;若是永久性故障,重合後,保護時間元件被退出,使其變為0秒跳閘,這便是重合閘動作後故障未消失加速跳閘,跳閘切除故障點。

4、錯誤操作隔離開關後應如何處理?

(1)錯拉隔離開關時,刀閘剛離開靜觸頭便發生電弧,這時立即合上,就可以消弧,避免事故,若刀閘已全部拉開,則不許將誤拉的刀閘再合上;

(2)錯拉隔離開關時,即使合錯,甚至在合閘時發生電弧,也不準再拉開,因為帶負荷刀閘會造成三相弧光短路。

5、什麼叫R、L、C並聯諧振?

電阻、電感和電容相併聯的電路,在一定頻率的正弦電源作用下,出現電路端電壓和總電流同相,整個電路呈阻性的特殊狀態,這個狀態叫並聯諧振。

6、距離保護的起動元件採用負序、零序增量元件有何有點?

(1)靈敏度高;

(2)可見做振盪閉鎖裝置的起動元件;

(3)在電壓二次迴路斷線時不會誤動;

(4)對稱分量的出現於故障的相別無關,故起動元件可採用單個繼電器,因此比較簡單。

7、保護裝置符合哪些條件可評定位一類設備?

一類設備的所有保護裝置,其技術狀況良好,性能完全滿足系統安全運行要求,並符合以下主要條件:

(1)保護屏、繼電器、元件、附屬設備及二次迴路無缺陷;

(2)裝置的原理、接線及定值正確,符合有關規定、條例的規定及反事故措施求;

(3)圖紙資料齊全,符合實際;

(4)運行條件良好。

8、對控制開關的檢查項目及其內容有哪些?

對控制開關的檢查內容有:

(1)外殼清潔無油垢,完整無損;

(2)安裝應牢固,操作時不活動;

(3)密封蓋密封良好;

(4)各接線頭聯接應牢固,不鬆動,不鏽蝕;

(5)轉動靈活,位置正確,接觸良好;

(6)打開密封蓋,用手電筒照著檢查,內部應清潔,潤滑油脂不幹燥,接觸點無燒損。用絕緣棍試壓觸片,壓力應良好。

9、變壓器差動保護在變壓器空載投入時民營檢查哪些內容?

變壓器的差動保護,在新安裝時必須將變壓器在額定電壓下做5次空載試驗。在作空載投入之前,應對二次接線進行檢查,並確保正確無誤。空載投入試驗應在變壓器的大電源側和低壓側進行,這是因為系統阻抗及變壓器餓漏抗能起限制勵磁湧流的作用,而大電源側系統阻抗小,且一般變壓器低壓繞組繞在裡面,漏抗較小,故在大電源和低壓側投入時湧流較大。在試驗中,保護裝置一次也不應動作,否則應增大繼電器的動作電流。

10、在拆動二次線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拆動二次線時,必須做好記錄;恢復時應記在記錄本上註銷。二次線改動較多時,應在每個線頭上栓牌。拆動或敷設二次電纜時,應還在電纜的首末端及其沿線的轉彎處和交叉元件處栓牌

11、瓦斯保護的反事故措施要求是什麼?

(1)將瓦斯繼電器的下浮筒該擋板式,接點改為立式,以提高重瓦斯動作的可靠性;

(2)為防止瓦斯繼電器因漏水短路,應在其端部和電纜引線端子箱內的端子上採取防雨措施;

(3)瓦斯繼電器引出線應採用防油線;

(4)餓啊是繼電器的引出線和電纜線應分別連接在電纜引線端子箱內的端子上。

12、變壓器保護裝設的一般原則是什麼?

(1)防禦變壓器鐵殼內部短路和油麵降低的瓦斯保護;

(2)防禦變壓器線圈及引出線的相間短路,大接地電流電網側線圈引出側的接地短路以及線圈匝間短路的縱聯差動保護或電流速斷保護;

(3)防禦變壓器外部的相間短路並作瓦斯保護和縱聯差動保護後備的過電流保護(或者複合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或負序電流保護);

(4)防禦大接地電流電網中外部接地短路的零序電流保護;

(5)防禦對稱過負荷的過負荷保護。

13、距離保護的起動元件有什麼作用?

(1)短路故障時,迅速起動保護裝置;

(2)起動振盪閉鎖裝置,或兼作第III段的測量元件;

(3)進行段別切換;

(4)進行相別切換;

(5)在晶體管保護中,如果直流邏輯部分發生故障,閉鎖整套保護。

14、10千伏輸電線路一般裝設什麼保護?

(1)相間短路保護:單電源線路一般裝設兩段式過電流保護,即電流速斷保護,定時限過電流保護;雙電源線路一般裝設帶方向或不帶方向的電流速度保護和過電流速斷保護;

(2)接地保護:一般裝設無選擇性絕緣監察保護、零序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

15、負反饋對放大器的工作性能的影響是什麼?

(1)降低放大倍數;

(2)提高放大倍數的穩定性;

(3)改進波形失真;

(4)展寬通頻帶;

(5)改變放大器的輸入與輸出電阻。

16、非正弦電流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非正弦電流的產生,可以是電源,也可以是負載。通常有下列原因:

(1)電路中有幾個不同的正弦電動勢同時作用,或交流與直流電動勢共同作用;

(2)電路中具有非正弦週期電動勢;

(3)電路中有非線性元件。

17、6~35kV電力系統中的避雷器接在相對地電壓上,為什麼避雷器要按額定線電壓選擇?

6~35kV系統是小接地短路電流系統,在正常情況下,避雷器處於相對地電壓的作用下,但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非故障相的對地電壓就上升到線電壓,而這種接地故障允許段時間內存在,此時避雷器不應動作。所以,避雷器的額定電壓必須選用系統的額定線電壓而不是額定相電壓。

18、保護裝置符合哪些條件可評定為是三類設備?

三類設備的保護裝置或是配備不全,或技術性能不良,因而影響系統安全運行。如果,主要保護裝置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亦評為三類設備:

(1)保護未滿足系統要求,在故障時能引起系統振盪,瓦解事故或嚴重損壞主要點設備者;

(2)未滿足反事故措施要求;

(3)供運行人員操作的連接片、把手、按鈕等設有標誌;

(4)圖紙不全,且不符合實際;

(5)故障錄波器不能完好錄波或未投入運行。

19、在對繼電器試驗時,如何掌握試驗環境條件?

試驗環境條件要求包括溫度、相對溼度、和氣壓三個方面。這些條件不僅影響被試繼電器的基本性能,而且對測試儀器設備工作狀態也有影響。對試驗環境條件要求如下:

(1)溫度:15~35度;

(2)溼度:45~75%;

(3)氣壓:660~780mmHg;

20、在選擇試驗儀表時,要掌握哪些原則?

(1)根據被測量對象選擇儀表的類型。首先根據被測繼電器是直流還是交流,選用直流儀表或交流儀表;

(2)根據試驗線路和被測繼電器線圈阻抗的大小選擇儀表的內阻;

(3)根據被測的大小選用適當的儀表;

(4)根據使用的場所及工作條件選擇儀表。

21、新安裝的保護裝置竣工後,其主要驗收項目有哪些?

驗收項目如下:

(1)電氣設備及線路有關實測參數完整、正確;

(2)全部保護裝置竣工圖紙符合實際;

(3)檢驗定值符合整定通知單的要求;

(4)檢驗項目及結果符合檢驗檢驗條例和有關規程的規定;

(5)核對電流互感器變比及伏安特性,其二次負載滿足誤差要求;

(6)檢查屏前、屏後的設備整齊,完好,迴路絕緣良好,標誌齊全正確;

(7)用一次負荷電流和工作電壓進行驗收試驗,判斷互感器極性,變比及其迴路的正確性,判斷方向,差動,距離,高頻等保護裝置有關元件及接線的正確性。

22、在正常運行怎樣檢驗大接地電流系統零序方向保護的零序電壓回路?

為保證零序方向保護正確動作,應對零序方向保護的零序電壓回路進行完整性檢查。其方法是利用由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形接線的二次繞組中引出的試驗小母線對供各套零序方向保護的電壓小母線YMN測量電壓均為100V,即為正常。

23、在小接地電流系統輻射形電網中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故障線路與非故障線路的電流有何不同?

故障線路送端測得零序電容電流,等於其他線路零序電容電流之和,且流向母線。非故障線路送端測得零序電流即為本線路的非故障相對地電容電流,且流出母線。

24、在大接地電流系統中,為什麼相間保護動作的時限比零序保護的動作時限長?

保護的動作時限一般是按階梯性原則整定的。相間保護的動作時限,是由用戶到電源方向每級保護遞增一個時限級差構成的,而零序保護則由於降壓變壓器大都是Y/ 接線,當低壓側接地短路時,高壓側無零序電流,其動作時限不需要與變壓器低壓用戶相配合。所以零序保護的動作時限比相間保護的短。

25、什麼是電力系統振盪?引起振盪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並列運行的兩個系統或發電廠失去同步的現象稱為振盪。引起振盪的原因較多,大多數是由於切除故障時間過長而引起系統動態穩定的破壞,在聯繫薄弱的系統中也可能由於誤操作,發電機失磁或故障跳閘、斷工某一線路或設備而造成振盪。

26、調製器應滿足哪幾項要求?

(1)當輸入直流信號Ui=0時,輸出信號U0=0;

(2)輸出交流信號的幅值,應比例於直流信號的大小;

(3)當直流信號Ui的極性改變時,輸出交流信號的相位也隨之改變。

27、35kV中性點不接地電網中,線路相間短路保護配置的原則是什麼?

相間短路保護配置的原則是:

(1)當採用兩相式電流保護時,電流互感器應安裝在各出現同名兩相上(例如A,C相);

(2)保護裝置保護裝置應採用遠後備方式;

(3)如線路短路會使發電廠廠用母線、主要電源的聯絡點母線或重要用戶母線的電壓低於額定電壓的50%~60%時應快速切除故障。

28、在高壓電網中,高頻保護的作用是什麼?

高頻保護作用在遠距離高壓輸電線路上,對被保護線路任一點各類故障均能瞬時由兩側切除,從而能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重合閘的成功率。

29、大接地電流系統中,為什麼相間保護動作的時限比零序保護的動作時限長?

保護的動作時限一般是按階梯性原則整定的。相間保護的動作時限是由用戶到電源方向每級保護遞增一個時限差構成的,而零序保護則由於降壓變壓器大都是Y,d11接線,當低壓側接地短路時,高壓側無零序電流,其動作時限不需要與變壓器低壓用戶配合。所以零序保護的動作時限比相間保護的短。

30、對運算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輸入端外接阻抗與反饋電路阻抗數值應精確、穩定;

(2)開環電壓放大倍數應足夠大;

(3)開環輸入電阻r i 要足夠大;

(4)開環輸出電阻要小;

(5)零點漂移和噪聲要小。

31、什麼是放大器輸出電阻?

在放大器輸出端,可以把放大器看作具有一定內阻的信號源,這個內阻就是輸出電阻。

32、使用疊加原理計算線性電路應注意哪項事項?

應用疊加原理可以分別計算各個電壓源和電流源單獨作用下各支路的電壓和電流,然後疊加原理加起來,在應用疊加原理時應注意:

(1)該原理只能用來計算線性電流和電壓,對非線性電路不適用;

(2)進行疊加時要注意電流和電壓的方向,疊加時取代數和;

(3)電路連接方式及電路中的各電阻的大小都不能變動。電流源作用時,電壓源短路,電壓源作用時,電流源開路;

(4)疊加原理只適用於對電壓和電流的疊加,而功率不能用疊加原理來計算。

33、水輪發電機為什麼要設置過電壓保護?

由於水輪機調速系統調節緩慢,在事故甩負荷後,容易出現不飲許的過電壓,所以規定要設置過電壓保護。

34、什麼叫發電機低勵及發電機失磁?

低勵是表示發電機勵磁電流低於靜穩定極限所對應的勵磁電流。失磁是指發電機失去勵磁電流。

35、為什麼發電機要裝設負荷電壓其動的過電流保護?為什麼這種保護要使用發電機中性點處的電流互感器?

這是為了作為發電機差動保護或下一個元件的後備保護而設置的,當出現下列兩故障時起作用:

(1)當外部短路,故障元件的保護裝置或繼電器拒絕動作時;

(2)在發電機差動保護範圍內故障而差動保護拒絕動作時。

36、變壓器複合電壓起動過電流保護的負序電壓定值一般按什麼原則整定的?為什麼?

系統正常運行時,三相電壓基本上是正序分量,負序分量很小,故負序電壓元件的定值按正常運行時負序電壓濾過器的輸出不平衡電壓整定,一般去6~12V(二次電壓值)

37、為什麼有些大容量的變壓器及系統聯絡變壓器用負序電流和單相式低壓起動的過電流保護作為後備保護?

因為這種保護具有如下優點:

(1)在發生不對稱短路時,其靈敏度高;

(2)在變壓器後發生不對稱短路時,其靈敏度與變壓器的接線方式無關。

38、中間繼電器在繼電保護中其何作用?

(1)保護裝置中的測量元件的觸點一般很小,數量也少,通過中間繼電器可增加觸點容量和數量;

(2)當線路上裝有管型避雷器時,利用中間繼電器可取得保護裝置動作的延時,以防避雷器放電時引起的速動保護誤動作;

(3)滿足保護邏輯迴路的需要。

39、電磁型電流繼電器與電壓繼電器工作條件有什麼區別?

電壓繼電器一般接於電壓互感器二次側,與電流互感器相比較,由於電壓高,所以繼電器線圈匝數多、導線細、阻抗大,且線圈的電抗增大,以至電流減小;另一方面使磁路磁抗減小,而電流的減小和阻抗的減小互相補償,使繼電器在動作過程中電磁力矩不變,失去繼電特性。

40、為何說距離保護的保護區基本不受系統運行方變化的影響?

因為距離保護是利用線路的始端電壓與電流的比值作為判據構成保護,由於短路阻抗只隨短路點距線路始端的遠近而變化,故保護的保護區基本不受系統的運行方式變化的影響。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直流母線電壓監視裝置電路圖

直流母線電壓監視裝置主要是反映直流電源電壓的高低。KV1是低電壓監視繼電器,正常電壓KV1勵磁,其常閉觸點斷開,當電壓降低到整定值時, KV1失磁,其常閉觸點閉合, HP1光字牌亮,發出音響信號。KV2是過電壓繼電器,正常電壓時KV2失磁,其常開觸點在斷開位置,當電壓過高超過整定值時KV2勵磁,其常開觸點閉合, HP2光字牌亮,發出音響信號。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 直流母線電壓監視裝置電路圖

直流絕緣監視裝置接線圖

圖2是常用的絕緣監察裝置接線圖,正常時,電壓表1PV開路,而使ST1的觸點5-7、9-11( ST1的1-3、2-4斷開)與ST2的觸點9-11接通,投入接地繼電器KA。當正極或負極絕緣下降到一定值時,電橋不平衡使KA動作,經KM而發出信號(若正、負極對地的絕緣電阻相等時,不管絕緣下降多少,KA不可能動作,就不能發出信號,這是其缺點)。此時,可用2PV進行檢查,確定是哪一極的絕緣下降(測“+”對地時,ST2的2-1、6-5接通;測“-”對地時,ST2的1-4、5-8接通。正常時,母線電壓表轉換開關ST2的2-1、5-8、9-11接通,電壓表2PV可測正、負母線間電壓,指示為220V),若正極對地絕緣下降,則投ST1 I檔,其觸點1-3、13-14接通,調節R3至電橋平衡電壓表1PV指示為零伏;再將ST1投至II檔,此時其觸點2-4、14-15接通,即可從1PV上讀出直流系統的對地總絕緣電阻值。若為負極對地絕緣下降,則先將ST1放在II檔,調節3R至電橋平衡,再將ST1投至I檔,讀出直流系統的對地總絕緣電阻值。假如正極發生接地,則正極對地電壓等於零。而負極對地指示為220V,反之當負極發生接地時,情況與之相反。電壓表1PV用作測量直流系統的總絕緣電阻,盤面上畫有電阻刻度。

由於在這種絕緣監察裝置中有一個人工接地點,為防其它繼電器誤動,要求電流繼電器KA有足夠大的電阻值,一般選30kΩ,而其啟動電流為1.4mA,當任一極絕緣電阻下降到20 kΩ時,即能發出信號。對地絕緣下降和發生接地是兩種情況。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 直流絕緣監視裝置接線圖

直流接地危害圖

直流系統在變電站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要保證一個變電站長期安全運行,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直流系統的絕緣問題是不容忽視的。變電站的直流系統比較複雜,通過電纜溝與室外配電裝置的端子排、端子箱、操作機構箱等相連接,因電纜破損、絕緣老化、受潮等原因發生接地的可能性較多,發生一極接地時,由於沒有短路電流,熔斷器不會熔斷,仍可繼續運行,但也必須及時發現、及時消除。通常,要求直流系統的各種小母線、端子迴路、二次電纜對地的絕緣電阻值,用500V搖表測量其值不得小於0.5MΩ。直流回路絕緣的好壞必須經常地進行監視。否則,會給運行帶來許多不安全因素。

現以圖3為例說明直流接地的危害。當圖中A點與C點同時有接地出現時,等於+WC、-WC通過大地形成短路迴路,可能會使熔斷器FU1和FU2熔斷而失去保護電源;當B點與C點同時有接地出現時,等於將跳閘線圈短路,即使保護正常動作,YT跳閘線圈短路,即使保護正常動作,YT跳閘線圈也不會起動,斷路器就不會跳閘,因此在有故障的情況下就要越級跳閘;當A點與B點或A點與D點,同時接地時,就會使保護誤動作而造成斷路器跳閘。直流接地的危害不僅僅是以上所談的幾點,還有許多,在此不一一作介紹了。

因為發生直流接地將產生許多害處,所以對直流系統專門設計一套監視其絕緣狀況的裝置,讓它及時地將直流系統的故障提示給值班人員,以便迅速檢查處理。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3 直流接地示意圖

具有燈光監視的斷路器控制迴路圖

圖4中:+WC、-WC為控制母線;FU1、FU2為熔斷器,R1-10/6型,250V;SA為控制開關,LW2-1a.4.6a.40.20.20/F8型;HG為綠色信號燈具,XD2型,附2500Ω電阻;HR為紅色信號燈具,XD2型,附2500Ω電阻;KL為中間繼電器,DZB-115/220V型;KMC為接觸器; KOM為保護出口繼電器;QF為斷路器輔助開關;WCL為合閘小母線;WSA為事故跳閘小母線;WS為信號小母線;YT為斷路器跳閘線圈;YC為斷路器合閘線圈;FU1、FU2為熔斷器,RM10-60/25 250V;R1為附加電阻,ZG11-25型,1Ω;R2為附加電阻,ZG11-25型,1000Ω;(+)WTW為閃光小母線。

“跳閘後”位置

當SA的手柄在“跳閘後”位置,斷路器在跳閘位置時,其常閉觸點閉合,+WC經FU1→ SA11-10 → HG及附加電阻 → QF(常閉)→KM線圈 → FU2 → -WC。此時,綠色信號燈迴路接通,綠燈亮,它表示斷路器正處於跳閘後位置,同時表示電源、熔斷器、輔助觸點及合閘迴路完好,可以進行合閘操作。但KMC不會動作,因電壓主要降在HG及附加電阻上。

“預備合閘”位置

當SA的手柄順時針方向旋轉90º至“預備合閘”位置,SA9-10接通,綠燈HG迴路由(+)WTW → SA9-10 → HG → QF(常閉)→ KMC → FU2 → -WC導通,綠燈閃光,發出預備合閘信號,但KMC仍不會啟動,因迴路中串有HG和R。

“合閘”位置

當SA的手柄再順時針方向旋轉45º至“合閘”位置時,SA5-8觸點接通,接觸器KMC迴路由+WC → SA5-8 → KL2(常閉)→ QF(常閉)→ KMC線圈 → -WC導通而啟動,閉合其在合閘線圈迴路中的觸點,使斷路器合閘。斷路器合閘後,QF常閉觸點打開、常開觸點閉合。

“合閘後”位置

鬆手後,SA的手柄自動反時針方向轉動45º,復歸至垂直(即“合閘後”)位置,SA16-13觸點接通。此時,紅燈HR迴路由FU1 → SA16-13 → HR → KL線圈 → QF(常開) → YT線圈 → FU2 → -WC導通,紅燈亮,指示斷路器處於合閘位置,同時表示跳閘迴路完好,可以進行跳閘。

“預備跳閘”位置

SA手柄在“預備跳閘”位置時,SA13-14導通,經(+)WTW → HR → KL → QF常開觸點 → YT → -WC迴路,紅燈閃光,發出預備合閘信號。

“跳閘”位置

將SA手柄反時針方向轉45º至“跳閘”位置,SA6-7導通,HR及R被短接,經+WC → SA6-7 KL → QF常開觸點→ -WC,使YT勵磁,斷路器跳閘。斷路器跳閘後,其常開觸點斷開,常閉觸點閉合,綠燈亮,指示斷路器已跳閘完畢,放開手柄後,SA復位至“跳閘後”位置。

當斷路器手動或自動重合在故障線路上時,保護裝置將動作跳閘,此時如果運行人員仍將控制開關放在“合閘”位置(SA5-8觸點接通),或自動裝置觸點KM1未復歸,斷路器SA5-8將再合閘。因為線路有故障,保護又動作跳閘,從而出現多次“跳—合”現象。此種現象稱為“跳躍”。斷路器若發生跳躍不僅會引起斷路器毀壞,而且還將擴大事故,所謂“防跳”措施,就是利用操作機構本身機械上具有的“防跳”閉鎖裝置或控制迴路中所具有的電氣“防跳”接線,來防止斷路器發生“防跳”的措施。

圖4中所示控制迴路採取了電氣“防跳”接線。其KL為跳躍閉鎖繼電器,它有兩個線圈,一個電流啟動線圈,串於跳閘迴路中;另一個電壓保護線圈,經過自身常開觸點KL1與合閘接觸器線圈並聯。此外在合閘迴路中還串有常閉觸點KL2,其工作原理如下:

當利用控制開關(SA)或自動裝置(KM1)進行合閘時,若合在故障線上,保護將動作,KOM觸點閉合,使斷路器跳閘。跳閘迴路接通的同時,KL電流線圈帶電,KL動作,其常閉觸點KL2斷開合閘迴路,常開觸點KL1接通KL的電壓自保持線圈。此時,若合閘脈衝未解除(如SA未復歸或KM1卡住等),則KL電壓自保持線圈通過觸點SA5-8或KM1的觸點實現自保持,使KL2長期打開,可靠地斷開合閘迴路,使斷路器不能再次合閘。只有當合閘脈衝解除(即KM1斷開或SA5-8切斷),KL的電壓自保持線圈斷電後,迴路才能恢復至正常狀態。

圖4中KL3的作用是用來保護出口繼電器觸點KOM的,防止KOM先於QF打開而被燒壞。電阻R1的作用是保證保護出口迴路中當有串接的信號繼電器時,信號繼電器能可靠動作。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4 具有燈光監視的斷路器控制迴路圖(電磁操作機構)

液壓操作機構的斷路器控制、信號迴路圖

液壓機構的工作壓力,各廠家有一定差異,以北京開關廠出品CY3型為例,在20℃時,額定貯氣筒壓力為11.7±0.98MPa,額定壓力17.65MPa,當溫度變化1℃時,預充壓力變化0.045MPa。

圖5中,當液壓低於14.72MPa,合閘迴路中的壓力觸點SP4斷開,不允許合閘;當液壓低於13.73MPa,跳閘迴路中的壓力觸點SP5斷開,不允許跳閘,如電網運行允許,也可用這個觸點啟動中間繼電器後,作用於跳閘。

當壓力低於15.72MPa,3SP3觸點閉合,發出油壓降低信號;當液壓低於16.72MPa時,觸點SP1、SP2閉合,啟動油泵打壓,當油壓上升到18.63 MPa時,SP1、SP2均斷開,油泵停止打壓。當壓力低於9.8MPa或高於24.5MPa時,由壓力錶的觸點PP1、PP2啟動KM3發出壓力異常信號,還可以利用KM3常閉觸點閉鎖油泵電動機啟動接觸器的啟動迴路(圖中未示出),防止當油壓降到零時,啟動油泵可能造成斷路器的慢分事故。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5 具有液壓操作機構的斷路器控制、信號迴路圖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5 具有液壓操作機構的斷路器控制、信號迴路圖

彈簧貯能操作機構的斷路器控制、信號迴路圖

圖6為SW4-110型斷路器配彈簧操作機構的斷路器控制、信號迴路,在其合閘線圈中串有彈簧已貯能閉鎖觸點SQS1只有彈簧貯能後,才能合閘;當設有自動重合閘,如重合於永久性故障時,彈簧來不及貯能(需9S),故不能第二次重合。為可靠起見,仍加了“防跳”迴路。

當KAC由跳閘位置繼電器的KQT啟動時,KQT線圈的一端應接至SQS與QF之間。如按以往接線,接於SQS之前,當KAC動作,重合於永久性故障後,此時彈簧貯能釋放,SQS打開,KQT失電,斷開KAC的啟動迴路,重合閘繼電器中的電容又重新充電足夠時,待彈簧重新貯能後,SQS閉合,KQT線圈帶電,KAC啟動,又進行一次重合閘。此種情況,如不及時斷開控制開關,還會反覆進行多次。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6 彈簧貯能操作機構的斷路器控制、信號迴路圖

由兩個中間繼電器構成的閃光裝置接線圖

由兩個中間繼電器構成的閃光裝置的原理接線見圖7圖所示。當某一斷路器的位置與其控制開關不對應時,閃光母線(+)WTW經“不對應”迴路,信號燈(HR或HG)及操作線圈(YT或YC)與負電源接通,KM1啟動,KM1常開觸點閉合,KM2相繼啟動,其常開觸點將KM1線圈短接,並使閃光母線直接與正常電源溝通,信號燈(HR或HG)全亮;當KM1觸點延時斷開後,KM2失磁,其常開觸點斷開,常閉觸點閉合,KM1再次啟動,閃光母線(+)WTW經KM1線圈與正電源接通,“不對應”迴路中的信號燈呈半亮,重複上述過程,便發出連續的閃光信號。KM1及KM2帶延時復位,是為了使閃光變得更加明顯。

圖7中,試驗按鈕SE的信號燈HW用於模擬試驗。當撳下SE時,閃光母線(+)WTW經信號燈HW與負電源接通,於是閃光裝置便按上述順序動作,使試驗燈HW發出閃光信號。HW經按鈕的常閉觸點接在正、負電源之間,因而兼作閃光裝置熔斷器的監視燈。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7 由兩個中間繼電器構成的閃光裝置接線圖

由閃光繼電器構成的閃光裝置接線圖

圖8中,由KM、R、C組成閃光繼電器。按下按鈕SE時,它相當於一個不對應迴路,閃光母線與負電源接通,閃光繼電器KTW的線圈迴路接通 ,電容器C經附加電阻R和“不對應”迴路中的信號燈充電,於是加在KM兩端的電壓不斷升高,當達到其動作電壓時,KM動作,其常開觸點KM.2閉合,閃光母線(+)WTW與正電源直接接通,信號燈全亮。同時其常閉觸點KM.1斷開它的線圈迴路,電容C 便放電,放電後,電容C 的端電壓逐漸降低,待降至KM的返回電壓時,KM復歸,KM.2斷開,KM.1閉合,閃光母線經KM、KM.1與正電源接通,信號燈呈半亮。重複上述過程,便發出連續閃光。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8 由閃光繼電器構成的閃光裝置接線圖

用ZC-23型衝擊繼電器構成的事故信號裝置的迴路圖

常用中央復歸能重複動作的事故信號裝置。所謂中央復歸能重複動作的事故信號,是指斷路器自動跳閘後,為使值班人員不受音響信號長期干擾而影響事故處理,可以保留綠燈閃光信號而僅將音響信號立即解除。

圖9中KSP1為ZC-23型衝擊繼電器,脈衝變流器T一次側並聯的二極管V和電容器C起抗干擾作用;二次側並聯的二極管V的作用是將T的一次側電流突然減小而在二次側感應的電流旁路,使幹簧繼電器KR不誤動(因幹簧繼電器動作沒有方向性)。其原理是當斷路器事故分閘或按下試驗按鈕SE1時,脈衝變流器T一次繞組中有電流增量,二次繞組中感應電流起動KR,KR動作後起動中間繼電器KM。KM有兩對觸點,一對觸點閉合起動蜂鳴器HB,發出音響信號;另一對觸點閉合起動時間繼電器KT1,經一定延時後,KT1起動KM1,KM1動作後,使KM失磁返回,音響停止,整個事故信號迴路恢復到原始狀態。

準備第二臺斷路器跳閘時發出音響,不對應啟動迴路如圖10。圖9中常開觸點KM2是由預告信號裝置引來的(見圖11),所以自動解除音響用的時間繼電器KT1和中間繼電器KM1為兩套音響信號裝置所共用。

為能試驗事故音響裝置的完好與否,另設有試驗按鈕SE1,按SE1時,即可啟動KSP1,使裝置發出音響並按上述程序復歸至原始狀態。按下手動復歸按鈕也可使音響信號解除。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9 用ZC-23型衝擊繼電器構成的事故信號裝置的迴路圖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0 用ZC-23型衝擊繼電器構成的事故信號裝置迴路圖

用ZC-23型衝擊繼電器構成的中央復歸能重複動作瞬時預告信號裝置的迴路圖

預告信號裝置是當設備發生故障或某些不正常運行情況時能自動發出音響和光字牌燈光信號的裝置。它可幫助運行人員及時地發現故障及隱患,以便採取適當措施加以處理,防止事故擴大。變電所常見的預告信號有:變壓器輕瓦斯動作、變壓器過負荷、變壓器油溫過高、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斷線、直流回路絕緣降低、控制迴路斷線、事故音響信號迴路熔斷器熔斷、直流電壓過高或過低等。

預告信號一般發自各種監測運行參數的單獨繼電器,例如過負荷信號由過負荷保護繼電器發出。

預告信號分瞬時預告信號和延時信號兩種,對某些當電力系統中發生短路故障可能伴隨發出的預告信號,例如:過負荷、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斷線等,都應帶延時發出,其延時應大於外部短路的最大切除時限。這樣,在外部短路切除後,這些由系統短路所引起的異常就會自動消失,而不讓它發出警報信號,以免分散運行人員的注意力。

目前,廣泛採用的中央復歸帶重複動作的預告信號裝置,其動作原理與事故音響信號裝置相同,所不同的是隻是用光字牌燈泡代替了事故音響信號裝置不對應啟動迴路中的電阻R,並用警鈴代替了蜂鳴器,圖11所示為由ZC-23型衝擊繼電器構成的中央復歸能重複動作瞬時預告信息裝置接線圖,其動作原理與圖9相似,圖中KM1由圖15引來,用以自動解除音響,WSW1和WSW2為瞬時預告小母線。

當設備發生不正常情況時,例如控制迴路斷線,則KBC2動作,其常開觸點閉合,通過迴路+WS → KBC2常開觸點 → HP2 → WSW1和WSW2 → ST13-14 → ST15-16 → KSP2 → -WS,使KSP2動作,觸點KM2閉合,使警鈴HA發出音響信號,同時光字牌HP2示出“控制迴路斷線”信號,按下解除按鈕SCL,音響即可解除(也可經一定延時,自動解除),而光字牌信號直到故障消除,KBC2觸點返回才會消失。由於採用了ZC-23型繼電器,因而信號是可以重複動作的。為能經常檢查光字牌燈泡的完好性,設有轉換開關ST。處於“合”位時,ST觸點1-2、3-4、5-6、7-8、9-10、11-12全接通,分別將信號電源+WS和-WS接至小母線WSW2和WSW1,使光字牌所有的燈泡亮。發預告信號時,兩隻燈泡是並聯的,燈泡明亮,當其中一隻燈泡損壞時,仍能保證發出信號。而試驗光字牌時,兩隻燈泡則是串聯的,因而燈光較暗,此時若一隻燈泡損壞則該光字牌即不亮。

預告信號裝置由單獨的熔斷器FU3、FU4供電,若FU3或FU4熔斷則不能發出預告信號,所以對熔斷器電源採用了燈光監視的方法。圖E34為預告信號裝置的熔斷器監視燈接線圖。正常運行時,熔斷器監視繼電器K2帶電,其常開觸點閉合,中央信號屏上的白色指示燈HW亮;當FU3熔斷時,K2失電,其常閉觸點閉合,HW被接至閃光小母線(+)WTW上發出閃光。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1 用ZC-23型衝擊繼電器構成的中央復歸能重複動作瞬時預告信號裝置的迴路圖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2 預告信號裝置的熔斷器監視燈接線圖

定時限過電流保護的原理接線圖

如圖13,當被保護線路發生故障時,短路電流經電流互感器TA流入KA1—KA3,短路電流大於電流繼電器整定值時,電流繼電器啟動。因三隻電流繼電器觸點並聯,所以只要一隻電流繼電器觸點閉合,便啟動時間繼電器KT,按預先整定的時限,其觸點閉合,並啟動出口中間繼電器KOM。KOM動作後,接通跳閘迴路,使QF斷路器跳閘,同時使信號繼電器動作發出動作信號。由於保護的動作時限與短路電流的大小無關,是固定的,固稱為定時限過電流。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3 定時限過電流保護的原理接線圖

方向過電流保護的原理接線圖

方向過流的保護原理接線如圖14所示,電流繼電器3、5是啟動元件,功率方向繼電器4、6是方向元件,採用90°接線(UbcIA及UabIc)。各相電流繼電器的觸點和對應功率方向繼電器觸點串聯,以達到按相啟動的作用。時間繼電器7是使保護裝置獲得必要的動作時限,其觸點閉合,經信號繼電器8發出跳閘脈衝,使斷路器QF跳閘。

方向過電流保護,由於加裝了功率方向繼電器,因此線路發生短路時,雖然電流繼電器都可能動作,但只有流入功率方向繼電器的電流與功率方向繼電器規定的方向一致時(當規定指向線路時,即一次電流從母線流向線路時),功率方向繼電器才動作,從而使斷路器跳閘。而當流入功率方向繼電器的電流與功率方向繼電器規定的方向相反時(即一次電流從線路流向母線時),功率方向繼電器不動作,將方向過電流保護閉鎖,保證了方向過電流保護的選擇性。

在正常運行時,負荷電流的方向也可能符合功率方向繼電器的動作方向,其觸點閉合,但此時電流繼電器未動作,所以整套方向過電流保護仍被閉鎖不動作。

方向過電流保護的動作時限,是將動作方向一致的保護,按逆向階梯原則進行整定的。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4 方向過電流保護的原理接線圖

三段式電流保護接線圖

線路三段式電流保護的原理接線圖及展開圖如圖15所示。其中KA1、KA2、KS1構成第Ⅰ段瞬時電流速斷;KA3、KA4、KT1、KS2構成第Ⅱ段限時電流速斷;KA5、KA6、KT2、KS3構成第Ⅲ段定時限過電流。三段保護均作用於一個公共的出口中間繼電器KOM,任何一段保護動作均啟動KOM,使斷路器跳閘,同時相應段的信號繼電器動作掉牌,值班人員便可從其掉牌指示判斷是哪套保護動作,進而對故障的大概範圍作出判斷。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5a 三段式電流保護接線原理圖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5b 三段式電流保護接線展開圖

三段式零序電流保護原理接線圖

三段式零序電流保護的原理接線如圖16,在被保護線路的三相上分別裝設型號和變比完全相同的電流互感器,將它們的二次繞組互相併聯,然後接至電流繼電器的線圈。當正常運行和發生相間故障時,電網中沒有零序電流,故IR=0,繼電器不動作,只有發生接地故障時,才出現零序電流,如其值超過整定值,繼電器就動作。

實際工作中,由於三隻電流互感器的勵磁特性不一致,當發生相間故障時,會造成較大的不平衡電流。為了使保護裝置在這種情況下不誤動作,通常將保護的動作電流按躲過最大不平衡電流來整定。

與相間短路的電流保護相同,零序電流保護也採用階段式保護,通常採用三段式。目前的“四統一”保護屏則採用四段式。圖16為三段式零序電流保護的原理接線圖。瞬時零序電流速斷(零序Ⅰ段有,由KA1、KM和KS7構成),一般取保護線路末端接地短路時,流過保護裝置3倍最大零序電流3Iom的1.3倍,保護範圍不小於線路全長的15%-25%。

零序Ⅱ段(由KA3、KT4和KS8構成)的整定電流,一般取下一級線路的零序Ⅰ段整定電流的1.2倍,時限0.5s,保證在本線末端單相接地時,可靠動作。

零序Ⅲ段(由KA5、KT6和KS9構成)的整定電流可取零序Ⅱ(或Ⅲ)段整定的1.2倍,或大於三相短路的最大不平衡電流,其靈敏性要求下一級末端故障時,能可靠動作。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6 三段式零序電流保護原理接線圖

方向橫聯差動保護的原理圖

雙回線橫聯差動保護裝置是由電流啟動元件和功率方向元件組成,圖17a中,功率方向繼電器KPD1和KPD2的電流線圈與電流繼電器KA串聯接於雙回線的電流差上。功率方向繼電器KPD1與KPD2加進同一電壓(接母線電壓互感器),但極性相反。在I1>I2(即同一回線上發生故障)時,左邊的方向繼電器KPD1的轉矩為正,而右邊的方向繼電器KPD2的轉矩為負;反之,在I2>I1 (即另一回線上發生故障)時,KPD2的轉矩為正,KPD1的轉矩為負。這樣兩回線路中任一回線路上發生故障時,電流繼電器KA均啟動保護裝置,而兩個功率方向繼電器則用來判別故障線路。

正常及外部故障時,ⅰ1=ⅰ2、ⅰR =0 、保護不動作。

在線路L-1上K點故障時,ⅰ1>ⅰ2 ,所以ⅰR =ⅰ1-ⅰ2>ⅰs,電流繼電器KA1啟動,功率方向繼電器KPD1觸點閉合,KPD2觸點不閉合,保護動作跳開斷路器QF1。在線路受端,流入繼電器的電流ⅰR =ⅰ1+ⅰ2 [見圖17b],使電流繼電器KA2、功率方向繼電器KPD3動作,而KPD4不動作,從而使斷路器QF3跳閘。同理在線路L-2上短路時,送端KA1、KPD2動作,受端KA2、KPD4動作,同時跳開斷路器QF2、QF4。

為防止單回線運行時,橫聯差動保護在外部故障時誤動作,保護的直流電源經雙回線兩個開關的常開輔助觸點串聯閉鎖,只有當兩個開關同時接入時,保護才作用。

方向橫聯差動保護的動作電流應大於穿越性故障時在差電流回路中引起的最大不平衡電流。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7a 方向橫聯差動保護的原理圖(一相的原理接線)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7b 方向橫聯差動保護的原理圖(線路內部故障的電流分佈)

電流平衡保護原理圖

電流平衡保護是橫聯差動保護的另一種形式,它是按比較雙回線路中電流的絕對值而工作的,如圖18所示。電流平衡繼電器KBL1、KBL2各有一個工作線圈匝Nw,一個制動線圈匝NB和一個電壓線圈匝Nv。KBL1的工作線圈接於線路L-1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由電流I1產生動作力矩Mw1,其制動線圈接於線路L-2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由電流I1產生動作力矩MB1。KBL2的工作線圈接於線路L-2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由I2產生動作力矩Mw2,其制動線圈接於線路L-1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由I1產生動作力矩MB2。KBL1、KBL2的電壓線圈均接於母線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繼電器的動作條件是Mw>MB+Mv(Mv為電壓線圈中產生的力矩)。

正常運行及外部短路時,由於II=I2,KBL1、KBL2由於其反作用力矩Mv和繼電器內彈簧反作用力矩Ms的作用,使觸點保持在斷開位置,保護不會動作。

當一回線路發生故障(如線路L-1的K點),由於II>I2,並由於電壓大大降低,電壓線圈的反作用力矩顯著減少,因此KBL1中由II產生的動作力矩Mw1大於I2產生的制動力矩MB1與電壓產生的制動力矩Mv之和,所以KBL1動作,切除故障線路L-1;對於KBL2,由於流過其制動線圈的電流II大於工作線圈流過電流I2,即制動力矩大於動作力矩,所以它不會動作。

必須指出,單端電源的雙回線路上,平衡保護只能裝於送電側,受電側不能裝設。因為任一回線路短路,流過受電側兩個平衡繼電器的工作線圈和制動線圈的電流大小是相等的,保護將不起作用。

由於雙回平行線橫聯差動保護及平衡保護,在靠近對側出口短路時,本側兩條線路流過的電流,其電流的橫差值,不足以啟動保護,只有等待對側的保護動作,切除故障後,本側的非故障線電流降為零,才由故障線電流啟動本側保護,切除故障線路。這種情況被稱為相繼動作。線路上相繼動作區域大小與保護整定值及短路電流有關。

橫聯差動保護,其方向繼電器接有母線電壓,在平行線路出口三相短路時,電壓為零,如方向繼電器的電壓回路沒有良好的記憶作用,便會誤動,稱為電壓死區。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8 電流平衡保護原理圖

變壓器瓦斯保護原理接線圖

變壓器瓦斯保護的主要元件就是瓦斯繼電器,它安裝在油箱與油枕之間的連接管中。當變壓器發生內部故障時,因油的膨脹和所產生的瓦斯氣體沿連接管經瓦斯繼電器向油枕中流動。若流動的速度達到一定值時,瓦斯繼電器內部的擋板被衝動,並向一方傾斜,使瓦斯繼電器的觸點閉合,接通跳閘迴路或發出信號,如圖19所示:瓦斯繼電器KG的上觸點接至信號,為輕瓦斯保護;下觸點為重瓦斯保護,經信號繼電器KS、連接片XE起動出口中間繼電器KOM,KOM的兩對觸點閉合後,分別使斷路器QF1、QF2、跳閘線圈勵磁。跳開變壓器兩側斷路器,即:

直流+ → KG → KS → XE → KOM → 直流-,起動KOM。

直流+ → KOM → QF1 → YT → 直流-,跳開斷路器QF1。

直流+ → KOM → QF2 → YT → 直流-,跳開斷路器QF2。

再有,連接片XE也可接至電阻R,使重瓦斯保護不投跳閘而只發信號。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19 變壓器瓦斯保護原理接線圖

雙繞組變壓器縱差保護單線原理圖

變壓器縱差保護是按循環電流原理構成的,它能正確區分變壓器內、外故障,並能瞬時切除保護區內的故障。圖20表示雙繞組變壓器縱差保護的單線原理圖。變壓器兩側分別裝設電流互感器TA1和TA2,並按圖中所示極性關係進行連接。

正常運行或外部(如圖20a中d1點)故障時,差動繼電器KD中的電流等於兩側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之差,要使這種情況下流過差動繼電器的電流為零,應恰當選擇兩側電流互感器的變比。由於二次額定電流一般為5A,所以電流互感器的變比為:一次額定電流/二次額定電流,UN/5。忽略變壓器的勵磁電流,則在正常運行或外部故障時,流入差動繼電器的電流為零。

當變壓器內部,如圖20b中d2點故障時,流入差動繼電器的電流為變壓器兩側流向短路點的短路電流(二次值)之和。

實際上,由於變壓器的勵磁湧流、接線方式和電流互感器的誤差等因素的影響,差動繼電器中會流過不平衡電流,不平衡電流越大,繼電器的動作電流越大,致使縱差保護的靈敏度降低。因此縱差保護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採取各種措施避免不平衡電流的影響,在保證選擇性的條件下,還要保證內部故障時有足夠的靈敏性和速動性。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0a 雙繞組變壓器縱差保護單線原理圖(正常運行或外部故障時)

圖20b 雙繞組變壓器縱差保護單線原理圖(內部故障時)

複合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原理圖

圖21中,當保護區內發生不對稱故障,系統出現負序電壓,負序過濾器13有電壓輸出使繼電器7常閉觸點打開,欠壓繼電器8失壓,常閉觸點閉合,接通中間繼電器9,若電流繼電器4、5、6任何一個動作,則啟動時間繼電器10,經過整定時限後,跳開兩側斷路器。在對稱短路情況下,電壓繼電器7不啟動,但欠壓繼電器8因電壓降低,常閉觸點接通,保護啟動。

負序電壓整定值,可取額定電壓的6%;電流整定值,可取大於變壓器額定電流,但不必大於最大電流(例如並聯運行的變壓器斷開一臺時)。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1 複合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原理圖

單電源三繞組過電流保護原理接線圖

三繞組變壓器外部故障時,其過電流保護應有選擇性地斷開故障側斷路器。而使其餘兩側繼續正常運行,為此,應按如下原則來實現過流保護。

1、對單側電源三繞組變壓器(如圖11所示),應裝設兩套過電流保護。一套裝於負荷側,如繞組Ⅰ、Ⅱ、Ⅲ,其動作時限tⅢ最小,保護動作僅跳開QF3。另一套裝在電源側,如繞組Ⅰ,它設兩級時限tⅠ和tⅡ,tⅡ= tⅢ+Δt,用以切除QF2;而tⅠ= tⅡ+Δt,用以切除高、中、低三側斷路器。

2、對兩端或三端電源的變壓器,三側均應設過電流保護,並根據計算值在動作時限小的電源側加裝方向元件,以保證動作的選擇性。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2 單電源三繞組過電流保護原理接線圖

變壓器零序電流保護原理接線圖

對大電流接地系統中的變壓器裝設的接地零序電流保護,作為變壓器主保護的後備保護及相鄰元件接地短路的後備保護。

如圖所示:正常情況下,3Io=0,TA中沒有電流通過,零序電流保護不動作發生接地短路時出現零序電流,當它大於保護的動作電流時,電流繼電器KA動作,經KT延時後,跳開變壓器兩側斷路器。零序電流保護的動作電流,應大於該側出線零序電流保護後備段的動作電流。保護的動作時限也要比後者大一個Δt。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3 變壓器零序電流保護原理接線圖

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零序電流保護和中性點間隙接地保護的原理接線圖

目前大電流接地系統普遍採用分級絕緣的變壓器,當變電站有兩臺及以上的分級絕緣的變壓器並列運行時,通常只考慮一部分變壓器中性點接地,而另一部分變壓器的中性點則經間隙接地運行,以防止故障過程中所產生的過電壓破壞變壓器的絕緣。為保證接地點數目的穩定,當接地變壓器退出運行時,應將經間隙接地的變壓器轉為接地運行。由此可見並列運行的分級絕緣的變壓器同時存在接地和經間隙接地兩種運行方式。為此應配置中性點直接接地零序電流保護和中性點間隙接地保護。這兩種保護的原理接線如圖24所示。

中性點直接接地零序電流保護:中性點直接接地零序電流保護一般分為兩段,第一段由電流繼電器1、時間繼電器2、信號繼電器3及壓板4組成,其定值與出線的接地保護第一段相配合,0.5s切母聯斷路器。第二段由電流繼電器5、時間繼電器6、信號繼電器7和8壓板9和10等元件組成,。定值與出線接地保護的最後一段相配合,以短延時切除母聯斷路器及主變壓器高壓側斷路器,長延時切除主變壓器三側斷路器。

中性點間隙接地保護:當變電站的母線或線路發生接地短路,若故障元件的保護拒動,則中性點接地變壓器的零序電流保護動作將母聯斷路器斷開,如故障點在中性點經間隙接地的變壓器所在的系統中,此局部系統變成中性點不接地系統,此時中性點的電位將升至相電壓,分級絕緣變壓器的絕緣會遭到破壞,中性點間隙接地保護的任務就是在中性點電壓升高至危及中性點絕緣之前,可靠地將變壓器切除,以保證變壓器的絕緣不受破壞。間隙接地保護包括零序電流保護和零序過電壓保護,兩種保護互為備用。

零序電流保護由電流繼電器12、時間繼電器13、信號繼電器14和壓板15組成。一次啟動電流通常取100A左右,時間取0.5s。110kV變壓器中性點放電間隙長度根據其絕緣可取115~158mm,擊穿電壓可取63kV(有效值)。當中性點電壓超過擊穿電壓(還沒有達到危及變壓器中性點絕緣的電壓)時,間隙擊穿,中性點有零序電流通過,保護啟動後,經0.5s延時切變壓器三側斷路器。

零序電壓保護由過電壓繼電器16、時間繼電器17、信號繼電器18及壓板19組成,電壓定植按躲過接地故障母線上出現的最高零序電壓整定,110kV系統一般取150V;當接地點的選擇有困難、接地故障母線3Uo電壓較高時,也可整定為180V,動作時間取0.5s。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4 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零序電流保護和中性點間隙接地保護的原理接線圖

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裝置原理接線圖

架空線路的短路故障多為瞬時性的,當保護跳閘切除故障後,短路點的絕緣經常可恢復,便可利用自動重合閘繼電器KAC,使斷路器自動再合閘,即可恢復再送電,這種重合的成功率,多不低於70%。110kV線路,一般均應裝設三相一次重合閘裝置,三相一次重合閘裝置的展開圖如圖25所示。

1、線路正常運行,開關處於合閘狀態,QF3常閉觸點斷開,控制開關SA在合閘後位置,其觸點21、23接通,信號燈HL亮,電容C經充電電阻R4充電,經15-25s時間,充電至額定的直流電壓,這時KAC處於準備動作狀態。

2、線路發生瞬間故障,保護動作使開關跳閘,其輔助常閉觸點QF3閉合,由於SA還處於“合閘”位置,其觸點21、23仍導通,所以重合閘由開關的輔助觸點與SA觸點不對應啟動,時間繼電器KT經本身的瞬時常閉觸點KT2瞬時斷開,使限流電阻R5串入KT線圈電路中,這時KT繼續保持動作狀態,經整定的延時,以保證線路故障點的絕緣恢復和開關準備再次合閘,當KT的常開觸點KT1接通,構成了電容C對中間繼電器KM電壓線圈的放電迴路。KM動作,其常開觸點閉合,使操作電源經KM2、KM1觸點、KM電流自保持線圈、信號繼電器KS和壓板XE1向合閘接觸器KMC發出合閘脈衝,斷路器合閘。同時由KS給出重合閘動作信號。斷路器合上後,若是瞬時性故障,重合成功。輔助觸點QF2、QF3斷開,繼電器KS、KT相繼返回,其觸點打開。電容C重新充電,經15~25s時間充好電,準備下一次動作。這說明裝置是能夠自動復歸的。

3、斷路器重合於永久性故障時,保護再次動作,使斷路器跳閘,KAC重新啟動,KT觸點閉合,旁路了電容充電,中間繼電器KM不會起動,保證了只重合一次。

4、手動跳閘時,控制開關SA處於“跳閘”後位置,此時SA觸點21-23斷開,KAC不啟動;同時,2、4觸點閉合,使電容C對R6放電,KM不能動作。因此,手動跳閘不重合。

5、手動合閘於線路故障,保護動作於跳閘,電容C來不及充電到KM動作所需要的電壓,不會起動重合閘。

6、為防止KAC出口中間繼電器KM觸點KM2與KM1被卡住,而出現斷路器多次重合於故障線路上(即“跳躍”),可採用“防跳”措施。

(1)採用兩對常開觸點KM1和KM2串聯,若其中一對觸點卡住,另一對能正常斷開,不至發生斷路器“跳躍”現象。

(2)在斷路器跳閘線圈YT迴路中,又串接了防跳繼電器KL的電流線圈,當斷路器事故跳閘時,KL動作。當KM兩個串聯的常開觸點被粘住時,KL的電壓線圈經自身的常開觸點KL1而帶電自保持,從而使其常閉觸點KL2、KL3也保持斷開,使合閘接觸器KMC不會接通,達到了“防跳”的目的。

當線路低頻減載及母線差動等保護裝置動作後不需重合閘時,設重合閘閉鎖迴路。

雙側電源重合閘裝置,還應防止兩側電源的非同期合閘。對於單回聯絡線,可在重合閘的“不對應”啟動迴路中,串入同期或無壓檢定繼電器的觸點,只有當線路跳閘後線路無壓,或對側與本側在同期情況下,才能啟動重合閘裝置;若是雙回平行聯絡線,可以用上述同期或無壓檢定,也可用平行另一回線有電流才允許啟動重合閘的電流檢定方式。

圖26為重合閘後加速原理接線圖,當重合在永久性故障時,加速繼電器KACC旁路了KT的觸點,可以使重合於故障後,瞬時跳閘。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5 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裝置的展開圖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6 重合閘後加速原理接線圖

自動按頻率減負荷裝置(LALF)原理接線圖

不在檢查位置時,ZK觸點1-2、5-6、9-10接通,其他觸點斷開。此時1C和2C的正極分別接至+WC1和+WC2,各自作本回路跳閘電源。

旋ZK到檢查I組電容器位置時,觸點1-4、5-8、9-12接通,其他觸點斷開。此時2C正極同時接至+WC1和+WC2,作兩回路的跳閘電源。

1C正極接至KT線圈右端,使KT線圈加上1C動作,經一定時間接通KV,若1C的電壓足夠,則KV啟動,信號燈亮,證明電容器組滿足要求。反之,責說明電容量降低或有斷路存在,應逐一檢查更換。

旋ZK到檢查II組電容器位置時,觸點3-2、7-6、10-11接通,其他觸點斷開。此時1C作兩回路的跳閘電源,2C被檢查。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7 儲能電容器組接線圖

小電流接地系統交流絕緣監視的原理接線圖

交流絕緣監視的工作原理為,TV是母線電壓互感器(三相五柱或三個單相組),其一次中性點接地,正常時每相繞組對地電壓為額定相電壓,故二次星形每相繞組電壓是100/√3V,開口三角形每相繞組電壓是100/3V。

當一次系統中A相發生接地時,一次A相繞組電壓降到零,其他兩相繞組的電壓升高到線電壓。二次星形繞組的A相繞組電壓降到零,其他兩相繞組的電壓升高到100V。

三個電壓表中,A相電壓表指示零、另兩相指示線電壓,由此得知一次系統A相接地。二次開口三角形的A相繞組電壓降到零,其他兩繞組的電壓升高到100/3V,三角形開口兩端電壓升高到100V。加在電壓繼電器KV上的電壓由正常時的零伏升高到100V,KV動作發出信號。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8 小電流接地系統交流絕緣監視的原理接線圖

變壓器強油循環風冷卻器工作和備用電源自動切換回路接線圖

如圖29所示,變壓器投入電網之前,先將SA開關手柄置於I工作II備用,或者II工作I備用位置。

當變壓器投入電網時,1KM常閉觸點接通;1KV1、2KV1帶電,常開觸點接通,起動1KV、2KV使常閉觸點斷開;假定SA開關手柄在I位,則SA1-2接通起動1KL接觸器,1KL主觸頭閉合由工作電源(I)供電。2KL線圈迴路被1KL常閉觸點斷開(閉鎖了)。

當工作電源(I)由於某種原因停電,1KL線圈斷電,1KL主觸頭斷開工作電源(I),1KL常閉觸點接通,1KV斷電常閉觸點接通,再經SA5-6觸點動作2KL接觸器,2KL主觸頭閉合由工作電源(II)供電。

假如工作電源(I)恢復供電時,1KV1動作起動,1KV動作,1KV常閉觸點斷開使2KL斷電,2KL的主觸頭斷開工作電源(II),2KL常閉觸點起動1KL,1KL的主觸頭閉合由工作電源(I)供電。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29 變壓器強油循環風冷卻器工作和備用電源自動切換回路接線圖

變電站事故照明原理圖

平時交流接觸器線圈1KL是接通的,正常時事故照明是由380/22V的交流電源供電。

當交流電源發生故障,任何一相失去電壓時,電壓繼電器1KV、2KV、3KV之一失去勵磁,該電壓繼電器的常開觸點斷開,常閉觸點閉合,使交流接觸器1KL的銜鐵線圈失磁,1KL主觸頭就斷開,A、B、C三相母線與交流電源脫離聯繫。當1KL斷開後,其常閉觸點1KL閉合,而1KV、2KV、3KV之一的常閉觸點已閉合。

所以交流接觸器2KL的銜鐵線圈勵磁,2KL主觸頭就接通,其常開觸點2KL閉合,使直流接觸器3KL的銜鐵線圈勵磁,3KL主觸頭接通,事故照明被切換到直流電源上。

當三相交流電源都恢復時,電壓繼電器1KV、2KV、3KV都被勵磁,其三個常閉觸點均斷開,3KL的銜鐵線圈失磁,3KL主觸頭斷開,三相母線觸點與直流電源脫離關係。此時3KL的常閉觸點接通,由於1KV、2KV、3KV的三個常開觸點已閉合,使1KL的銜鐵線圈勵磁,1KL主觸頭接通,事故照明恢復為三相交流電源供電。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30 變電站事故照明原理圖

開關事故跳閘音響迴路接線圖

1、利用開關的一對常閉輔助觸點QF,控制開關SA1-3、SA17-19兩對觸點和附加電阻串聯組成。正常的開關輔助觸點QF在斷開位置,事故時開關跳閘輔助觸點QF閉合,瞬時事故警報迴路接通,發出跳閘警報信號。

2、利用開關合閘迴路的跳閘位置繼電器KTP的一對常開輔助觸點,控制開關SA1-3、SA17-19兩對觸點和附加電阻R串聯組成。正常運行跳閘位置繼電器在失磁狀態,其觸點在斷開位置,當事故跳閘後KTP常開觸點閉合,瞬時接通事故跳閘音響迴路,發出跳閘警報信號。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31 開關事故跳閘音響迴路接線圖


10kV線路保護原理接線圖

二次迴路的原理圖是體現二次迴路工作原理的圖紙,並且是繪製展開圖和安裝圖的基礎。在原理接線圖中,與二次迴路有關的一次設備和一次迴路,是同二次設備和二次迴路畫在一起的。因此,所有的一次設備(例如變壓器、斷路器等)和二次設備(如繼電器、儀表等),都以整體的形式在圖紙中表示出來,例如相互連接的電流回路、電壓回路、直流回路等都是綜合在一起的。因此,這種接線圖的特點是能夠使看圖者對整個二次迴路的構成以及動作過程,都有一個明確的整體概念。現以某10kV線路的繼電保護裝置為例加以說明,見圖32。

從圖中可知,整套保護裝置包括,時限速斷保護,它由電流繼電器1LJ、2LJ,時間繼電器1SJ及信號繼電器1XJ,連接片1LP所組成;過電流保護,它由電流繼電器3LJ、4LJ,時間繼電器2SJ,信號繼電器2XJ,連接片2LP所組成。當線路發生A、B兩相短路時,其動作過程如下:

若故障點在時限速斷及過流保護的保護範圍內,因A相裝有電流互感器1LH,其二次反應出短路電流,使時限速斷保護的電流繼電器1LJ和過電流保護的電流繼電器3LJ均起動。1LJ、3LJ的常開觸點閉合,將直流正電源分別加在1SJ、2SJ的線圈上,使兩個時間繼電器均起動。又因時限速斷保護的動作時間小於過電流保護的動作時間,所以1SJ的延時常開觸點先閉合,並經信號繼電器1XJ及連接片1LP到斷路器DL的跳閘線圈,跳開斷路器,切除故障。

從圖32中可以看出,一次設備(如DL、1G等)和二次設備(如1LJ、1SJ、1XJ等)都以完整的圖形符號表示出來,能使我們對整套繼電保護裝置的工作原理有一個整體概念。但是這種圖存在著許多缺點:

1、只能表示出繼電保護裝置的主要元件,而對細節之處則無法表示。

2、不能反映繼電器之間連接線的實際位置,不便維護和調試。

3、沒有反映出各元件內部的接線情況,如端子編號、迴路編號等。

4、標出的直流“正”、“負”極比較分散,不易看圖。

5、對於較複雜的繼電保護裝置(例如距離保護等)很難用原理接線圖表示出來,即使畫出了圖,也很難看清。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廣泛採用展開圖。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32 10kV線路保護原理接線圖

繼電保護直流回路展開圖

直流回路展開圖按其作用可分為繼電保護迴路、信號迴路、控制迴路等。現以繼電保護迴路為例加以說明,如圖33所示。圖的左邊為保護裝置的邏輯迴路,右邊相對於邏輯迴路標有繼電保護裝置的種類及迴路名稱。如過電流、速斷、瓦斯等。

從圖中很容易看清繼電保護的動作過程。例如速斷保護,當速斷保護的電流繼電器1LJ或2LJ動作後,直流正電源就加到了信號繼電器3XJ和保護出口繼電器1BCJ線圈上。1BCJ動作後,分別跳開1DL、2DL斷路器。

從圖33中可知,展開圖的接線清晰、易於閱讀,便於掌握整套繼電保護裝置的動作過程和工作原理,特別是在複雜的繼電保護裝置的二次迴路中,用展開圖繪製,其優點更為突出。

電工必須掌握的40個電氣二次迴路知識、33個高壓電氣二次迴路圖!

圖33 繼電保護直流回路展開圖

北京中電方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的安全教育培訓與應急管理服務提供商,主要服務於電力、工礦行業,合作客戶2000餘家遍佈全國各地。如您有企業安全教育培訓、企業應急能力建設評估、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相關業務需求,歡迎您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