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三定」方案:副部級 編制205名

中國網9月12日訊(記者 張豔玲)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公佈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規定提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為副部級,下設11個機構,機關行政編制205名。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設11個機構(副司局級),分別為:辦公室(外事司)、糧食儲備司、物資儲備司、能源儲備司、法規體改司、規劃建設司、財務審計司、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執法督查局、機關黨委(人事司)、離退休幹部辦公室。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機關行政編制205名(含援派機動編制1名、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36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4名,正副司長職數33名(含總工程師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正司局級督查專員2名,離退休幹部辦公室領導職數3名。

其主要職責是起草全國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部門規章。研究提出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體制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研究提出國家戰略物資儲備規劃、國家儲備品種目錄的建議。根據國家儲備總體發展規劃和品種目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落實有關動用計劃和指令。

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負責中央儲備糧棉行政管理。監測國際國內糧食和戰略物資供求變化並預測預警,承擔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承擔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日常工作。擬訂糧食和物資儲備倉儲管理有關技術標準和規範並組織實施。負責糧食流通、加工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管理,承擔國家物資儲備承儲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管責任。

根據國家儲備總體發展規劃,統一負責儲備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擬訂國家儲備基礎設施、糧食流通設施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管理有關儲備基礎設施和糧食流通設施國家投資項目。負責對管理的政府儲備、企業儲備以及儲備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負責糧食收購、儲存、運輸環節糧食質量安全和原糧衛生的監督管理,組織實施全國糧食庫存檢查工作。負責糧食流通行業管理,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擬訂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有關標準、糧食質量標準,制定有關技術規範並監督執行。負責糧食和物資儲備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精簡行政審批,提高效率,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完善儲備體系和運營方式,鼓勵企業商業儲備。加強市場分析預測和監測預警,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強化動態監控,提高儲備防風險能力。加強監督管理,創新監管方式,監督儲備主體做好收儲、輪換,確保國家儲備物資收得進、儲得好、調得動、用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