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耶?

《道德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道流行,發育萬物,無非一陰一陽,往來迭運,大中至正,無黨無偏而已。故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盛陽衰,則抑陰扶陽;陽盛陰衰,則抑陽扶陰。消息盈虛,與時偕行,庶生生化化,以成自在無為,萬年不敝之天。何異張弓者然:持弓審固,內志既正,外體復直,務令前後手臂,平正通達——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然後順手而發,隨機自中,不患其或失。

不若天道之自然——取民脂膏,飽其囊囊,往往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君上之有餘,而奉天下之不足哉?惟有道之聖人,法天道而順人情,損者損之,補者補之,不使小民有怨諮之嘆也。雖為者自為,亦順承天道而已,絕不矜所為焉;成者自誠,亦至誠儘性而已,絕不居其功焉。斯人也,殆與天道無為而化成,不歸自然運度,不欲見有為之跡。成物之功,赫赫照人耳目,非賢而不欲以賢見耶?此所以為天無極,惟聖人合天地。

人生之初,原是純陰純陽,至平至正,無有勝負參差。故日徵月邁,骨柔體弱而滋長焉。迨有生後,火常居上,水常居下,水火不交,是以陰常有餘,陽常不足。陽水每為陰火所灼,故人心益多,凡氣愈熾,而天心所以日汩,真氣所以漸亡,生生之機,無有存焉者矣。使陰火之有餘,下補陽水之不足;既補陽水之不足,仍制陰火之有餘——如張弓者然,有餘者損,不足者補,則陰陽正矣。此皆水火自運,陰陽自交,而天亦不知其為之也。夫人道以有為而累,天道以無為而尊。修煉豈有它哉?惟以後天陰陽,返還先天陰陽,流行不息,自在無為得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