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前中後期,你需要分別做到這些!

如今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跳槽已經變成司空見慣的事情。上一輩口中的“鐵飯碗”如今更是不復存在,國企等傳統行業目前大量虧損,互聯網、金融等行業蒸蒸日上。

若你還保留著上一輩那種“一份工作幹一輩子”的傳統思想,恐怕現實會一次次地把你夢想打碎。被裁員,被下崗的你,又被迫加入找工作大軍。

因此,許多人,尤其初入職場的90後,陷入另一個極端,頻繁跳槽。

工作薪水低?換!工作離家遠?換!工作加班多?換!任何一個不盡如人意的因素,都可以成為跳槽的理由。惹得hr怨聲載道,直呼現在的年輕人太有個性。

◆ ◆ ◆ ◆ ◆

小a轉眼之間畢業半年多了。最近和同學小聚,難免談及這半年工作的感受。令小a吃驚的是,居然好多人都在唸叨著想換工作。去年找工作起早貪黑、焦灼難耐的場景歷歷在目,辛辛苦苦花了8個月找的工作,居然才剛剛半年左右就有這麼多人想拋棄了。

小a心想,換倒也無妨,只要清楚為什麼換、想換到哪兒。但是,當問及同學們跳槽的原因時,其中有些僅僅是對現狀不滿:“這工作每天重複無聊看不到前景”“我就像個小工一樣誰都可以支使我幹這個幹那個,不開心”“工資太低”“想去什麼行業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這種就行。”

小a聽著同學們的吐槽,想起他前段時間看一檔電視節目,有一個藝人說了這麼一句話:“以前的人,什麼東西壞了就想修;現在的人,什麼東西壞了就想換。”話裡蘊含的道理讓人深思:人生遇到不滿意的境況,你是想修呢,還是想換呢?

小a於是找到我,對我說:現代社會的開放和自由程度已經遠超從前,換工作已成為平常事,甚至有時候還成了一種正面的標榜:跳槽者是有想法有行動力的人,是不安於現狀不輕易屈服的人,是不畏束縛有勇氣從零開始的人。

我告訴小a,如今有個大火的詞語“跳槽成本”,顧名思義指員工跳槽時要計算的包括職位、薪資、交通等需要仔細權衡比較,以及“隱性成本”在內的成本。

職業規劃師建議,在跳槽前務必做好成本分析,否則,稍有不慎可能導致慘重損失。由此可見,跳槽多並不一定有益處。

那麼我們究竟該什麼時候選擇跳槽?
跳槽前中後期,你需要分別做到這些!

一、首先建議先問清楚自己,選擇跳槽是為了什麼目的?

1、真的在這學不到東西?很多畢業生在公司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我來到這個公司不知道應該幹什麼,學不到東西。

其實工作中要學習兩種技能:第一是專業的技巧,第二是工作中的為人處事的方式。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變,最重要的是學習怎麼在社會中生存下來,再從生存變成生活。完成這樣的轉變,就需要“專業技能”和“為人處事”這兩種技能。

此外進入職場,才是真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職場中,每天都應該是有進步的,每天都應察覺到自己的變化。相反,一個公司的整體氛圍傾向於整體止步不前,全體員工都在得過且過,並且存在很嚴重的利益糾紛,勾心鬥角,那麼是該考慮換個環境了。

2、給的錢真的和我付出的不成比例?當現實遠離我們的期望,我們會選擇努力地挽回。有時候事與願違,我們會覺得不對,不公平,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可是眼前的一切都是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靜不下心來,煩躁,開始抱怨。某個時候受了傷害,也許你覺得,這個沒什麼,可是時間長了,次數多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於是有時候我們常想,我在這裡做的很努力,可是換回來的並不是之前談好的結果;有時候努力地把事情做了,換回來的卻是上頭的不滿;自己明明沒有過錯,可最後錯的還是自己。於是在考慮是否該換工作了。

其實付出不止指加班,受委屈。而在於自己對整個工作的整體投入。這一投入尤其體現在已婚職業人士,是否工作已嚴重影響了生活,但同時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反而引來冷眼相對,不公平的待遇。

3、公司真的對我不好?當老闆對員工說要愛廠如家的時候,員工會問:你把員工當成家人了嗎?如果當成家人,現在我要結婚買房了,能不能借我點錢花?

生活的重擔讓我們不得不越來越現實。我們想看的是老闆是不是真心實意地對待員工,而不是聽老闆講大道理,描繪未來的前景,從不提實際效益……

跳槽前中後期,你需要分別做到這些!

4、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員工之所以在一家企業裡工作,取決於以下五個因素:

1、 公司前景與個人前景的吻合;

2、 企業文化;

3、 直接上級管理能力;

4、 績效考核公平性;

5、 薪酬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公司前景與個人前景的吻合對員工的穩定十分重要。多項調查顯示,員工個人發展因素成為繼薪酬之後的最重要的離職原因。

晉升是員工的需求,是員工的福利。生涯規劃是企業愛員工的一種表現,生涯規劃是讓員工在企業內找到合適位置的辦法。

員工因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對自我的優勢、興趣、能力以及職業前景有了較為全面和充分的認識,通過生涯規劃技術與企業提供的發展通道實現對自我生涯的管理,提升職業競爭力。

企業則通過職業生涯管理瞭解員工發展願望、動機與職業興趣,在組織設計中結合員工特點,充分實現人崗的匹配,最大程度提高員工工作效能與忠誠度,降低因人員流失造成的企業成本。

5、列舉目前你在求職大環境中的優劣勢。

第一步,分析自己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外向,善於言談,人際關係能力強,喜歡在公眾面前發表自己的言論;有的人則性格內向,忠厚老實,喜歡獨立地去思考問題。

有的人對事情執著,遇到挫折不氣餒;有的人則脆弱,容易被失敗擊垮;有的人喜歡挑戰性的工作,壓力越大斗志越旺盛;有的人則喜歡安定平穩的生活,不能忍受過大的壓力……任何事情都具有雙面性,有好就有壞。熱情、善談的反面容易造成穩重不足;忠厚脾氣好,容易變成沒有主見……

先要分析自己的性格,看看自己到底具備上述性格中的哪些方面,看看自己性格中的長處、短處。如果是熱情、善談、喜歡有挑戰的人,相對來說比較適合做營銷、公關等工作;如果自己內向、認真,可能適合做財會工作。

準確分析自己的性格,一方面便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另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注意克服性格的不足。

第二步,分析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知識、技能。

有的人喜文,有的人喜理;有的人動手能力強,有的人操作能力弱;有的人思想跳躍跨度大,有的人邏輯思維能力強……

分析自己學習過和掌握的知識技能,羅列出哪些是自己精通的,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的弱項。然後再分析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勝任崗位要求需要具備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確認自己和崗位相吻合的條件以及不足之處。

跳槽前中後期,你需要分別做到這些!


第三步,分析自己掌握的或能夠調配的資源。這裡的資源不但包括金錢,還包括自己在社會上的人脈。俗話說的好,"有多大的能力辦多大的事”。也就是說要儘可能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如果要開辦公司,就要有一定的資金,最少要保證10個月沒有利潤還能維持公司的運營。同樣的道理,如果從事一項工作,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擅長的,如果碰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就要想自己能夠調動的資源,自己的同學、朋友、親戚中,有誰擅長此類事情或從事過相關行業,自己就可以去取經,直接掌握問題的關鍵點,避免工作中走彎路。

因此每個人在多年的職場生涯中,都應該完善對自我的認知,對自己的個性,優缺點有個綜合客觀的評價。要分析出現在的職場環境不盡如人意,是你的原因還是公司的原因,一一列出自己的優勢,然後根據優勢精準地投簡歷,才會事半功倍。

什麼時候才是該跳槽的時候?

和上述一樣,找準合適的時機,盡最大化保全自己的利益。

1、這份工作是否真的是會讓你很不爽,而且一點好處都沒有?

2、是不是目前所掌握的專業能力遠遠超過了工作所需,止步不前?

3、思考結合每個階段的職業定位和自我的認知,確保自己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而不是收到外界因素為了跳槽而跳槽。

二、如何跳槽才會更有優勢?

在這裡提出兩個方向:找渠道掛簡歷、尋找行業獵頭。

1、 關鍵詞在簡歷上,要做好關鍵詞的露出,比如你所在行業所使用給的專業術語、軟件名稱、行業資格證書等。(這樣會更快地被目標公司及獵頭搜索到)

2、合適的渠道①根據自己目前等級定位放置在合適的渠道,獵頭聚集多的地方比如:獵聘、LinkedIn。

②寫好簡歷,職業經歷邏輯清晰、數字化、結果化,可以採用STAR原則來寫。

3、尋找行業領域的資深獵頭。因為獵頭會比你更加懂得如何找工作,幫助你分析目前職業困惑及輔助你尋找合適的工作,把你的需求跟獵頭直接講清楚,毫不保留地講出來。

跳槽前中後期,你需要分別做到這些!

4、公司良莠不齊,如何避免被騙?

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避免踩坑的方式。

(1)查詢公司的經營情況用天眼查查一下它的註冊時間,法人,已經經營情況、註冊資金、經營項目等。

(2)看這家公司的投資機構有哪些如果公司拿到的投融資是知名投資公司領頭的,多數都是千里馬。因為投資人是最熟悉如何賺錢的,資本也不會說假話,如果公司不是真的有前途不會把錢隨便扔掉的。(比如紅杉資本、真格基金、IDG等)

(3)選擇有一定門檻的行業比如現在的人工智能和雲服務這需要很專業的技術人員才能夠完成。比如新能源汽車高端製造業,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現金流和供應鏈,根本運營不下去。所以可以選擇門檻比較高的行業裡還做的蠻不錯的公司,肯定不會差。

(4)管理團隊可以提前瞭解leader,再好的公司和資金如果沒有一個好的leader也是會散的。可以通過領英、脈脈等信息查詢到準備跳槽公司管理團隊人員的相關信息,進行一個初期的瞭解。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博弈,行走的每一步都要慎重選擇,如同打怪升級,同樣的人走不通的路,有的就會成為強者,有的可能還在新手村。

而成年人的標誌,便是會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魯迅為了拯救國人思想而棄醫從文,遂成了一代大文豪。馬雲放棄教師行業,去做每個人都認為不可思議的互聯網行業。古往今來,選對正確的職業方向,才能走上正確的人生。

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