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薪難求一將」,新零售人才爭奪戰怎麼打?

就算開出百萬年薪,也不一定找得到合適的人才,這就是中國新零售行業的現狀。薪酬可以不是問題,職位也可以商談,但人才在哪裡?

當一個行業高速發展時,對人才的飢渴程度也將達到巔峰。而“沒有什麼不能用錢解決”的法則,在短缺的新零售人才面前幾乎已經失效。

最近,在淘寶大學主辦、天下網商承辦的新零售人才聯盟第五期研討會上,蘇寧、TCL、聖象地板、TATA等企業首次披露了新零售探索的人才組織經驗。而阿里巴巴的相關人士分享了新零售人才的誤區和解法。

“百萬年薪難求一將”,新零售人才爭奪戰怎麼打?

阿里巴巴副總裁肖利華認為,企業要做好新零售,離不開三點:

“百萬年薪難求一將”,新零售人才爭奪戰怎麼打?

第一、老闆重視。新零售是“老闆工程”,老闆不重視,基本上搞不起來。

第二、組織升級。企業要專門成立新零售部門,把營銷、品牌、渠道等相關部門協同起來。新零售部門的老大,一定要向老闆直接彙報。

第三、變革創新。傳統企業的管理模式強調控制,但是控制卻會扼殺創新,最終導致企業的萎縮。肖利華的建議是,要給那些願意行動的年輕人多一點機會。新零售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可能會破壞既有的利益格局。重用年輕人就是要打破平衡,掀起創新的“鯰魚效應”。

蘇寧一個很有名的例子是“1200工程”。2003年第一年招了1200名大學畢業生,到2012年只剩300人,但是這批人均成為各個業務核心的中高層,如今在總裁當中佔比21%,總經理總監佔比36%,經理佔比24%。到2018年前前後後招了3萬多名大學生,算下平均5年就能培養一名高管。

擁有20000多名導購的TATA木門,員工平均年齡26.5歲。公司重用敢於揹著炸藥包衝上去的人。管理層只要有五成把握,就敢於把年輕人推上去,今天很多90後成為事業部老總。

肖利華認為,一線員工不僅僅是執行任務的螺絲釘,他們還是把握機會、價值創造的先鋒兵。因此要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寬容他們的行動。

淘寶大學學習運營中心負責人安秋明則發現,當下的新零售實踐普遍存在兩個誤區。

“百萬年薪難求一將”,新零售人才爭奪戰怎麼打?

第一個誤區,組織分工不明,缺乏最終負責人。新零售的牽頭團隊五花八門,有電商部門,有渠道部門,有營銷部門。“最後變成CEO掛帥,其實還是沒有牽頭人。”安秋明建議是:通過設立行動小組的方式,去探索新的業務方向,然後再從行動小組演化出正式的企業組織。

第二個誤區,新零售的藍圖通常停留在戰略和組織層面,很難在基層落地。“無論再好的頂層設計,往下落地的時候一定離不開門店的一線人員”。因此,一線員工是否願意擁抱新零售成為關鍵問題。

銀泰在全國有4萬多導購員,現在就隸屬於一個新設立的部門:“一局”,即“一線員工發展關愛局”。銀泰CEO陳曉東認為,導購的工作、生活和職業通道並不是那麼理想,銀泰設立“一局”,就是希望給一線員工人文關懷,同時讓他們接觸到最前沿的零售知識和技能而獲得職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