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計劃:馬雲給中國企業家上了一課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正計劃退休”的消息近兩天引發廣泛關注。北京時間9月10日,隨著馬雲發出的一封公開信,懸念終於落地。

馬雲宣佈,一年後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同時,他將繼續擔任集團董事會成員,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東大會。

這一結果與此前外界流傳的“退休”一說存在出入。準確地講,馬雲只是準備缷任,而不是退休。但即使如此,他的做法在中國企業家中仍然顯得特立獨行。

退休計劃:馬雲給中國企業家上了一課

早年曾任老師的馬雲長期心繫教育,表示將來從阿里巴巴卸任後,打算重新投身教育事業(圖源:VCG)

公佈卸任計劃的這一天,正好是馬雲54歲的生日。在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家中,以這樣的年紀從自己創辦的公司卸職極為罕見——通常他們會長年待在公司最高層。

1999年,馬雲和18名創辦人一起創辦了阿里巴巴,立志成為一家讓中國和世界驕傲的公司,“實現持久發展102年”。如今,它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商和電子支付公司之一,價值4,200億美元,其產品影響著數十億人購物和付款的方式。 但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當馬雲離開之後,阿里巴巴怎麼辦?

事實上,早在10年前馬雲就和企業高管討論過這個問題。而他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陪伴公司成長,公司的持久發展“靠的是治理制度、文化體系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

首先,阿里巴巴建立了獨特的合夥人制度,合夥人是最高權力中樞,確保沒有馬雲也能對公司戰略進行重大決策。

其次,在馬雲和他團隊的影響下,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一套特定的企業文化。雖然其中有馬雲鮮明的個人烙印,但並不會因為他的離開而輕易改變。

最後,阿里巴巴搭建了完善的人才更替制度,擁有完整的人才梯隊。目前阿里巴巴的高管多為70後,經驗和能力出眾;80後也嶄露頭角,甚至已成長為合夥人;整個阿里巴巴人才層出不窮。

所以,退出阿里巴巴客觀上不存在後顧之憂,只看馬雲什麼時候願意這樣做。

這與中國其它許多互聯網公司不同。如近期因創辦人劉強東涉嫌強殲而陷入輿論風波的京東,其公司被認為完全在劉強東一人掌控之下,少了他董事會將寸步難行。此外,華為、聯想等知名企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治理模式顯得更加成熟,也更符合現代管理的要求。

此前在美國參加一次活動時,馬雲曾表示,雖然他不可能像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那樣有錢,但他可以比他更早退休。蓋茨於2014年辭任微軟董事長,當時他58歲。

如今看來,他要做到這一點並沒有什麼困難。

馬雲稱,他卸任後將集中精神從事教育和慈善工作。“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他在公開信中說。

事實上,他在2014年就成立馬雲公益基金會,該基金會網站介紹,它的目的之一是幫助全球弱勢群體“享受優質教育”。

阿里巴巴發言人表示,不管是社會公益還是阿里巴巴,馬雲每天都夢想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正常不過的想法”。

確實,和一些為人熟知的中國企業家不同,馬雲的一個重要差別是,在賺錢之外他有更多樣的興趣和更遠大的追求。這使他可以從繁冗的商業活動和企業管理的中從容抽身。

聽說在阿里巴巴內部,馬雲一直被員工稱為“馬老師”,除了他曾經的職業身份外,這或許是有一定道理的。無論是以更現代的理念和方式管理企業,還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馬雲確實給許多中國企業家上了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