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貧血息息相關,7個「補血」注意事項要知道!

貧血,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較常見,很多糖友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出現貧血。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貧血,可以分為很多情況,糖友快來看看,您屬於哪一種情況?

糖尿病與貧血息息相關,7個“補血”注意事項要知道!

貧血的表現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表現。主要表現為:

神經系統

頭痛、眩暈、萎靡、暈厥、失眠、多夢、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這些為貧血的常見症狀。

皮膚黏膜

蒼白是貧血時皮膚、黏膜的主要表現,主要是因為貧血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引起有效血容量重新分佈,為保障重要臟器(如腦、心、腎、肝、肺等)供血,相對次要臟器(如皮膚、黏膜)則供血減少;另外,由於單位容積血液內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會引起皮膚、黏膜顏色變淡。

呼吸系統

輕度貧血,由於機體有一定的代償和適應能力,平靜時呼吸次數可能不會增加,活動後機體處於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狀態,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加快加深。

循環系統

非失血性貧血由於血容量不低,故循環系統的主要表現是心臟對組織缺氧的反應:輕度貧血時,安靜狀態下可無明顯表現,僅活動後有心悸、心率加快;中、重度貧血時,無論何種狀態都會出現心悸和心率加快,且貧血越重,活動量越大,心臟負荷越大,症狀越明顯;長期貧血,心臟超負荷工作且供血不足,會導致貧血性心臟病。

消化系統

貧血會導致消化系統出現功能甚至結構改變,如消化腺分泌減少甚至腺體萎縮,進而導致消化功能減退、消化不良,出現腹部脹滿、食慾減低、大便規律和性狀改變等。

內分泌系統

長期貧血會影響甲狀腺、性腺、腎上腺、胰腺的功能,會改變紅細胞生成素和胃腸激素的分泌。

診斷貧血,為何查的是血紅蛋白?

人體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其各自有一定的生理作用。而血紅蛋白存在於紅細胞中,是紅細胞運輸氧氣所需的一種特殊蛋白,因血紅蛋白含有血紅素,而使血液呈紅色。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濃度來代替,用血紅蛋白溶度來診斷貧血以及貧血嚴重程度。

糖尿病患者易出現貧血的原因

飲食不當導致貧血,老年糖友易發貧血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控制過程中會陷入誤區,過分限制飲食攝入,從而導致一些營養素攝入不足,如果鐵攝入不足,就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尤其是老年糖友,更易出現缺鐵性貧血。鐵攝入不足是造成老年人貧血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老年人咀嚼功能以及腸道吸收功能減弱等,容易出現飲食攝入不全面,可能會導致鐵元素攝入不足,出現缺鐵性貧血。

降糖藥物導致的貧血

糖尿病與貧血息息相關,7個“補血”注意事項要知道!

二甲雙胍與貧血 維生素B12缺乏是導致巨幼細胞貧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維生素B12缺乏會導致細胞核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礙,從而出現貧血。二甲雙胍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降糖藥物,但二甲雙胍可能會導致維生素缺乏。《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年)》指出,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引起維生素B12水平的下降,其機制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小腸蠕動的改變刺激腸道細菌過度生長,競爭性抑制維生素B12的吸收;(2)維生素B12內因子水平的變化及維生素B12內吞受體的相互作用;(3)二甲雙胍可抑制迴腸末端維生素B12內因子複合物鈣依賴性吸收(這種抑制作用可以通過補充鈣劑逆轉)。二甲雙胍治療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罕見,如發生應排除維生素B12缺乏。

該共識指出,建議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適當補充維生素B12,具體治療方案還需要諮詢醫生。

糖尿病腎病導致的貧血

人體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是由腎皮質腎小管周圍間質細胞和肝臟分泌的一種激素樣物質,能夠促進紅細胞生成。在糖尿病神經病程中,腎臟的近端小管上皮細胞在高糖、毛細血管內壓升高及蛋白重吸收負荷增強的情況下損傷加重,導致腎小管周圍纖維化,促紅細胞生成素產生不足,從而出現貧血。

服用補鐵劑的注意事項

糖友首選口服鐵劑

缺鐵性貧血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貧血類型,當通過飲食不能調整缺鐵症狀時,需要選擇補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補鐵時首選口服的鐵劑,對口服反應大,出現厭食、胃出血,或有胃腸疾病、吸收不良,或急需迅速糾正貧血症狀時,可考慮應用注射用補鐵劑,如右旋糖酐鐵。

2價鐵吸收優於3價鐵

懂得一些化學知識的糖友會知道,鐵離子在自然界中有兩種存在形式,即2價鐵(亞鐵)和3價鐵。大家在服用補鐵劑時要儘量選用2價鐵,因為2價鐵的溶解度大而易被吸收,3價鐵劑在體內的吸收僅相當於2價鐵的1/3,且刺激性較大,只有轉化為2價鐵劑後才能被吸收。對胃酸缺乏者,宜與10%稀鹽酸並用,有利於鐵劑的解離和吸收。(數據來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每日補鐵劑量

服用補鐵劑要循序漸進,初始應用小劑量,數日後再增加劑量。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劑量,一日補鐵的最小劑量為10毫克,最大為30毫克。若按服鐵的吸收率為30%計,一日口服180毫克的鐵較好。

注意鐵劑與其他食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食物會促進鐵劑吸收,一些食物會影響鐵劑吸收,如牛奶、蛋類、植物酸、鈣劑等可抑制鐵劑的吸收;茶、咖啡、柿子中的鞣質與鐵形成不被吸收的鹽,使鐵在體內的儲存降低而致貧血;但肉類、果糖、氨基酸、脂肪可促進鐵的吸收;維生素C作為還原劑可促進鐵轉變為2價鐵劑,從而促進鐵的吸收。

補鐵劑的服用時間

雖然餐後服鐵可減少不良反應,但食物中有植物酸、磷酸或草酸鹽,會使鐵的吸收減少。因此,補鐵劑可在餐前或兩餐間服用,最佳時間是空腹。

補鐵劑需要補多久

口服鐵治療有效的最早指標是在服後3~7天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第7~10天達高峰,2周後血紅蛋白上升,一般約2個月恢復至正常(內容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不過糖友服用補鐵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服用時間還需諮詢醫生。

日常通過飲食預防貧血

日常通過飲食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膳食中鐵的良好來源為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畜禽肉類和魚類,這些食物中的鐵主要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吸收利用,但糖友要注意攝入量,避免造成飲食中能量攝入超標。綠葉蔬菜等深顏色蔬菜中也含有較豐富的鐵,但吸收相對較差。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的維生素C、有機酸和某些單糖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同時還要注意一些影響鐵吸收的成分,如糧谷和蔬菜中的草酸鹽、質酸鹽以及茶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可影響鐵的吸收。


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