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產業脫貧工作成效顯著

今年,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我們緊緊圍繞貧困人口脫貧增收這一目標,以建立產業扶貧利益聯結長效機制為主線,立足全產業鏈培育特色產業,鞏固提升鄉村旅遊,大力培育電商扶貧,強化技術幫扶指導,推動我市產業扶貧工作見實效。

一、工作成效

(一)年度退出計劃進展情況

2018年初,全市貧困戶55385戶166809人,其中需要產業扶貧的貧困戶達50931戶161022人,分別佔到全市貧困總數的92%和96.5%。今年,我市脫貧攻堅滾動計劃富平、合陽、澄城、蒲城4個國定貧困縣摘帽,10.82萬貧困人口脫貧,307個貧困村中271個貧困村退出。截止目前,全市有中長期產業的貧困戶累計8.29萬戶24.63萬人,覆蓋今年退出的需要產業扶貧的貧困戶。全市271個貧困退出村,已全部建有村集體經濟或合作組織、互助資金組織等經濟合作組織之一。

(二)特色產業培育行動開展情況

今年,我市繼續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堅持一村一品和全產業鏈開發,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種植業、養殖業、特色林業、漁業、中藥材、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旅遊、光伏產業等扶貧產業,確保貧困村有產業覆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個長短結合的產業。截止5月底,種養業帶動5.48萬戶,鄉村旅遊帶動5796戶,光伏帶動7642戶,電商帶動1613戶,服務業帶動4796戶。

(三)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落實情況

對富平、蒲城、澄城、合陽、白水等五個國定貧困縣下達農業產業幫扶資金2500萬元,每縣切塊下達500萬元,專項用於開展產業幫扶示範項目建設,培育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支持貧困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脫貧退出村為重點,按照村級制定實施方案、鄉鎮政府初審、縣級部門審定的程序,擬定對462個貧困村進行集體經濟扶持。

(四)社會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全市實施蘇陝產業合作項目31個,總投資29.3億元,其中正在推進實施項目22個,總投資23.2億元,前期項目9個,總投資6.1億元。其中富平縣與丹陽市合作項目6個,總投資15億元;白水縣與揚中市合作項目4個,總投資8.8億元;蒲城縣與句容市產業合作項目10個,總投資5億元;澄城縣與丹徒區產業合作項目8個,總投資5295萬元;合陽縣與鎮江新區合作項目2個,總投資500萬元。截止目前,富平縣總投資8億元富丹產業園項目順利啟動,丹陽市與富平縣財政共同出資的4000萬元首期引導資金已經注入園區基礎設施打造;白水縣總投資5億元紙板紙箱生產線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生產設備已全部採購。

(五)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情況

市產業脫貧辦深入6個深度貧困村開展產業扶貧調研,指導其因地制宜、科學編制“深度貧困村產業脫貧規劃”,引導支持深度貧困村發展產業。合陽整合資金7300萬元,實施3個深度貧困村基礎設施、產業扶貧、移民撒遷等項目64個;富平趙老峪北村與真蜂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合作入股的方式共同投資150萬元,發展蜜蜂養殖1100箱,發展花椒林1300畝、柿子樹300畝、丹參75畝;白水依託美華果業公司、天瑞農副科貿公司、蘇陝合作企業太陽集團,實施老園改造、果園託管、中藥材種植等。在阿東村發展矮砧栽植280畝,聖女果380畝。新建花椒基地800畝、果園託管111戶,面積596畝;在李家塬村建設連翹種植基地1200畝,實施老園改造100畝,新植矮砧130畝,實施果園託管56畝,栽植紅薯18畝。

二、亮點工作

以“村黨組織+新型經營主體+產業園+貧困戶”為特點的村村建園產業扶貧模式,通過抱團發展優勢產業,以政府整合資金、鎮村組織建園、新型主體帶動、產權明晰到村、優先解決貧困、增加“造血”功能、著眼長遠發展、有效防止返貧的八大優勢,成為我市產業緊密聯結貧困戶的有效方式之一。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設扶貧產業園1059個,覆蓋帶動貧困戶5.2萬戶14.2萬人。

產業扶貧典型案例

(1)澄城:一園走活“三步棋”

澄城創新發展了“村村建園”模式,通過建設扶貧產業園,走活了貧困戶全覆蓋,集體經濟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三步棋。今年整合2億元的資金規模,1億元切塊到鎮的制度安排,大幹大支持、小幹小支持、不幹不支持的政策導向,極大激活了各類資源要素的潛力,極大激發了鎮(辦)發展產業的自主性,極大激勵了鎮(辦)幹事創業的熱情。在園區建設上,採取“村集體+產業園+貧困戶”模式,村上直接建園,統一經營;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的村,推行“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產業園+貧困戶”模式,村集體協調流轉土地,以項目、資金參股入股,委託新型經營主體建設運營。在聯結貧困戶上,採取優先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入園務工領取薪酬或集體統一經營,年終按照扶貧協議享受收益分紅或貧困戶以各類產業扶貧政策入股,享受資產分紅等形式,聯結帶動貧困戶通過產業增收脫貧。全縣共建產業扶貧園區154個,今年擴建和新建的有146個,其中以村集體主導的達140個。全縣58個貧困村中共有55個村以村集體為主導建立扶貧產業園。另3個村通過飛地經濟入股其他產業園,擁有部分產權。產業扶貧園由村集體主導,委託新型經營主體建設運營,發揮了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的作用,做到了產業園區全覆蓋,長短產業全覆蓋。

(2)合陽:村村建園壯筋骨

合陽不斷探索推廣“村村建園”模式,鼓勵以黨支部+為引領,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現代農業園區帶動的“一加三帶”形式,積極創新、大膽探索,加快土地流轉、確定發展產業,加快產業扶貧園建設,提高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構建緊密連接利益共贏的運行機制,將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上,實現貧困戶跟著產業走,切實增強貧困戶脫貧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全縣產業扶貧園總數181個,其中主體是村集體的有104個。今年,合陽縣繼續推動“村村建園”產業扶貧模式,通過幫規劃、幫建園、幫嵌入、幫技術、幫資金五幫措施新擴建各類產業扶貧園115個,全年共計支持帶動貧困戶2.3萬戶,確保年底基本實現“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合陽縣鑫登現代農業園區通過園區務工、生產承包、收益分紅等促進貧困戶增收,2017年帶動貧困戶52戶,人均增收4000餘元。園區將生產管理承包給貧困戶,每個大棚每年給貧困戶3600元承包管理費,貧困戶按照技術標準和產品要求,自行安排管理,產品利潤的30%也分紅給貧困戶,這樣,貧困戶不僅獲得了生產環節的收益,還能拿到分紅收益,主動性大大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