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年代红色作品,李可染是怎样万山红遍的?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李可染的画作能让市场和学术双重认可,得力于他大量的长途写生,观山览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李可染对崇山密林的表现,尤其对“逆光”的表现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水墨塑造的“逆光”迷离朦胧、流光萦回,成为其山水画最主要的艺术特征。《鲁迅故乡绍兴》、《江城朝雾》等都是其早期的写生佳作。

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三个月。李可染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自励,他自释“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这两句印语也成为了李可染一生对待艺术和做人的座右铭。

最近,深圳雍道文化征集到一幅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下图所示:

新中国年代红色作品,李可染是怎样万山红遍的?

新中国年代红色作品,李可染是怎样万山红遍的?

《万山红遍》作为李可染先生的代表之作,作品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之词意,气质雄壮豪迈。作品把写实描绘变为抒情性的写意表现,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作品用了大量的朱砂上色,注重写意的抒情性,画面具有形式感,笔墨韵味浓厚,采用了大量的朱砂来渲染画面,看上去满目红色,意境非凡。堪称其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也是新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红色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上世纪“文革”的政治氛围,虽限制了很多画家的创作空间,但是也成就了相当一批山水画家对“红色”的别样情怀。而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极具代表性,也是其山水画的成名作,奠定了李可染在“红色山水画”的地位。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的画作功底、意境之深也只有懂行的人才能体会到,虽然李可染作品价格很高,但是不乏收藏者,历年成交量成交率都非常高。

新中国年代红色作品,李可染是怎样万山红遍的?

2015年的秋季拍卖会上,一共拍出了李可染作品85幅,最终成交的作品一共有61幅,成交率达到了72%,总成交额达到了291,474,600元。李可染作品价格在2012年夜达到了每平尺1,559,438元。在一年上,又有好几幅李可染的作品突破千万大关,《雨后斜阳》以600万元起拍,最终以13,169,800元的价格成交;《雄关漫道·苍山如海》以2500万元起拍,最终以40,825,000元的价格成交,《漓江秋山》以800万元起拍,最终以34,500,000元的价格成交。而在中国嘉德2015秋拍“大观之夜——近现代”专场,李可染的《万山红遍》1.6亿元落槌,以1.84亿元成交。创造了50年上涨200万倍的价格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