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8月28日訊 秋意醉人沁心脾,妙音佳樂饗盛宴。2018年8月26日,伴隨著優美動聽的古箏演奏,由北京華嘉博藝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嘉博藝”)主辦的器樂劇《韻魂弦夢》暨首演新聞發佈會,在北京朝陽區通惠河北路(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多功能廳)拉開帷幕。本劇總導演吳茜攜主創團隊集體亮相。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前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殿英,哈佛大學學者、卡迪夫大學訪問學者、星光志願者協會創始人、北京市青聯常委、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副會長謝海山,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社長鄭世剛以及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等十多位嘉賓受邀出席了發佈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書偉因故未能前來,特發函祝賀。此次發佈會上公佈了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的首演時間和地點,並舉行了首演以及光盤發行揭幕儀式。

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開場古箏演奏照片

“民族音樂領域一直奔跑的藝術家”

發佈會開始,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前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殿英老先生首先發表了講話。他對器樂劇《韻魂弦夢》以及主創吳茜給予了很高評價。“吳茜女士開創了中國民族器樂藝術一種嶄新的演出形式;她和她所帶領的團隊是在真誠、努力地鑄造藝術,精神可貴,令人敬佩。”張殿英說,“通過這部器樂劇的排演,充分檢驗、展示了她的藝術才華。”同時,“這部民族器樂劇,思想內容積極向上,用廣大人民群眾最容易理解、接受的藝術形式,宣傳、推廣、弘揚了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張殿英先生講話照片

隨後,主持人現場宣讀了由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書偉發來的賀函。作為中國的首部器樂劇,《韻魂弦夢》是著名青年國樂演奏家吳茜獨具匠心之作。身為中國古琴、古箏、箜篌等國樂器樂演奏、表演於一身的民族音樂人,吳茜最大的願望就是用一根根琴絃譜寫出一曲曲美妙的樂章,用手中的樂器凝聚最具生命感染力的音樂之魂。正如王書偉賀函所言:“民族音樂是吳茜的生命,她是一個在民族音樂領域一直奔跑的藝術家。”而《韻魂弦夢》的理念也正是用中國器樂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講述中國故事,體悟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通過器樂劇激發每一個炎黃子孫基因和血肉裡的傳統文化情懷,讓人們一起跟隨器樂劇,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發揚者。

十六年磨一“劇”

民族器樂劇《韻魂弦夢》從創作到登上舞臺歷經了16年的精心打磨。跟吳茜一起工作十多年的王書偉在賀信中寫道:“創編《韻魂弦夢》是吳茜十幾年前就著手做的一件事。她克服困難,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完全自己想辦法解決。面對著外部世界多元文化瘋狂湧入的現實,吳茜沒有被征服,而是堅守著中國民族音樂這塊淨土,她有著清晰的意識觀念。”

在《韻魂弦夢》中,吳茜不僅擔任主演,還身兼創意編劇、總導演之職,前後組織楊建業等多位著名編劇對劇目進行修改再創作,加之主創人員不計報酬,最終打造出了這部融神話、傳說、民間英雄和經典戲劇於一身,表演與教學於一體,可觀、可聽、可賞、可學的原創器樂精品劇目。“這部民族器樂劇的誕生是一個創舉,是深化民族器樂的創新行為,這是文化自信的高度表現。此劇的重要意義是提升了中國音樂文化。我們現在在民族音樂的傳承中,重視演奏技術的培養,這是必要的,但是,忽視了中國音樂文化內涵的教育,不能體現出我們有著8000多年的音樂文化,這也是中國民族音樂發展中一個缺失,此劇在一定意義上填補了這個空白,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王書偉在信中如此評價《韻魂弦夢》 。

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主創團隊集體照片

《韻魂弦夢》是舞臺音樂劇,但又不是常見形式的音樂劇,它以音樂為載體,劇中融合了古箏、古琴和箜篌等中國傳統彈撥器樂,以及古典舞、崑曲、京劇、書法、國畫、茶藝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劇目以中國神話《山海經》的故事形式,講述了“樂神”九幽素女(吳茜扮演)為了尋求最美的音樂下入凡間輪迴成為大地之母、師曠、杜麗娘、花木蘭、王昭君等人物,在體驗了愛情、家國情等情懷後找到音樂的真諦,最終化成箏上弦與音樂融合的一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故事。

“它是跨越時空的經典,流淌在心中的旋律。”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社長鄭世剛在隨後的講話中說,“這是國內首部樂舞大型情景器樂劇、這一獨特的音樂表現形式,在中國的發展正是方興未艾。吳茜老師不僅僅是一個民族器樂表演者,而且也是一個創作者、策劃者。她將中國的民族音樂、戲曲、舞蹈、美術等多元化的藝術形式綜合在一起,完成了這部器樂劇的創作和表演。可以說這是我們中國民族音樂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音樂創演從內容到形式的探索和實踐。”

緊接著來自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中國喜劇院等單位的其他嘉賓對《韻魂弦夢》以及吳茜追求藝術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對《韻魂弦夢》的首演表示期待與祝賀。

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五位嘉賓同臺講話照片

獲殊榮不改初心

一部卓越的劇作往往離不開一個鐘情於它的卓越的人。對於《韻魂弦夢》而言,吳茜就是這個人!從7歲學箏的小女孩到現在集中國古琴、古箏、箜篌等國樂器樂於一身的音樂人;從20年前在國外第一次看到器樂劇,到今天中國第一部器樂劇的凌空出世;從迪拜的宮廷,到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再到聯合國的本部,吳茜用手中的“弦”彈撥出中國傳統民樂的“大音至善、上音至美、妙音至和”,贏得了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士、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迪拜等國貴賓的讚賞,還讓伊麗莎白女王聆聽了她撫琴時的天籟之音。

一路走來,吳茜的蛻變成長之路,也是中國國樂的圓夢之路。如今的她已是德藝雙馨、殊榮滿滿:她是迄今為止獲得國際大獎最多的中國民樂演奏家,曾榮獲四項國際民樂最高大獎,多次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聯合國總部、悉尼歌劇院等音樂殿堂舉辦專場音樂會,並應邀在釜山亞運會、上海世博會、倫敦奧運會上舉辦專場音樂會;是北京市師德榜樣;同時擔任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理事、箜篌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器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箏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建立古箏快速模擬教學法,獲北京“十一五”課題成果獎;發明手指操、手指定位器獲國家專利;編輯撰寫了《琴途漫步》等四本書籍; 出版《愛的旋律》《韻魂》專輯。

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吳茜講話照片

儘管“光環”環繞,吳茜卻謙虛至誠,執著追求,潛心感恩。“我是一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成長的人,我感恩我的環境,感恩陪我一路走來的朋友們,是他們給了我包容和理解。我也會把從我的老師、朋友身上汲取的人文情懷和傳統文化精神一直傳承下去。”正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道路上行走的吳茜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地踐行著自己的諾言。“《韻魂弦夢》是在不斷的打磨中注入新鮮的血液和理念日趨完善的。我相信藝術永無止境。”正是這種對藝術執著的信念給予吳茜巨大的動力,支撐著她腳踏實地、一往無前。“我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我們中國人,因為中國文化而感到驕傲、自豪”。這一點在吳茜參加“國際和平藝術獎”評選並榮獲桂冠之後,吳父說的“你有什麼了不起的?獲勝的不是你,是中國文化。”而深有感觸,並從此銘記在心。

中國首部大型器樂劇《韻魂弦夢》將於北京喜劇院舉行首演

現場宣誓照片

發佈會最後,吳茜帶領《韻魂弦夢》主創團隊以每人一句話的形式,分別表達了自己對此劇的心聲。隨後,吳茜和主創團隊以及開場演奏古箏的小學生集體進行了“文化傳承宣誓”。“我們是炎黃子孫,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發揚者!”慷慨激昂的宣誓聲將發佈會現場推向了高潮,振聾發聵的誓言,讓我們更加堅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後繼有人,也更加期待《韻魂弦夢》的首演到來。

2018年9月15、16日,讓我們相約北京喜劇院,共饗 《韻魂弦夢》器樂盛宴!

(通訊員 王華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