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明的人,拒絕做的三件事,一旦明白,運氣都不會太差

《尚書》有句話:“天作孽,有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生命的時光匆匆而過,回頭再看,多少困難,竟是自己無意造成的;多少不必要的舉動,竟人生造成無故困擾。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往種種不重會來,但未來我們可以重新開啟,聰明的人懂得,有些情況下,需要慎言,有些時候,需要堅持;有些利益,需要捨棄。

真正高明的人,拒絕做的三件事,一旦明白,運氣都不會太差

‍一、毋因群疑而阻獨見‍

釋義:不要因為有很多人質疑,就放棄自己獨到的見解。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很多人都覺得某件事不可能的時候,往往這件事情蘊藏著真理。關於愛迪生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愛迪生髮明電燈的過程中,失敗了7000多次,材料多達6000多種,最終才得以成功。正是因為多數人的不看好,反而更顯得珍貴。

真正高明的人,拒絕做的三件事,一旦明白,運氣都不會太差

二、毋任己意而廢人言‍

釋義:不要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看法,而否定別人的意見。

這句話看似和上句話有所矛盾,其實恰恰相反。正是我們堅持自己的看法時,容易陷進執著,從而忽視了外在因素。朋友的建議和看法其實相當重要,站在局外有時看得更加清楚,所以我們一定要參考,從而不斷改進。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團體相互配合,才能最終成功。唐太宗李世民,何等的治國大才,有些時刻依然願意聽從魏徵的建議,只有站得更高的人,才更有容人之量,才能站的更穩。

真正高明的人,拒絕做的三件事,一旦明白,運氣都不會太差

三、毋私小惠而傷大體‍

釋義:在某些時刻,不要因為自己一些小恩小惠,損失整體大家的利益。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多少艱苦奮鬥的事業,在危急關頭敗在蠅頭小利。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世界無大事,皆在日常中,一言一行看似小事,實則顯示的是你的原則。

真正高明的人,拒絕做的三件事,一旦明白,運氣都不會太差

人生運氣也好,福氣也好,都是自己言行招來的結果,《太上感應篇》言:“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生活中一言一行,都應堅持自己的原則。能容量於人,能成全於自己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聞塵】遇到生活、遇到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