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01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鄭州二七紀念塔

簡稱二七塔,位於河南鄭州二七廣場,是為紀念二七工人大罷工(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建。為雙身並聯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層,內設二七紀念館。“二七塔”現在是鄭州市的標誌性建築——鄭州徽章。

02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大玉米(千璽廣場)

“大玉米”是鄭州CBD的地標性建築,高280米,造價22億元,2011年建成,號稱“中原第一高樓”。設計靈感來自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嵩嶽寺塔”,因外形酷似玉米,又稱“大玉米”。

03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大金蛋(河南藝術中心)

位於河南鄭州鄭東新區CBD核心區。由加拿大國際著名設計大師卡洛斯 ·奧特設計,造價9.26億,2007年11月完工。靈感來源於河南出土文物樂器陶壎、石排簫和賈湖骨笛的造型,藝術牆的設計源自黃河波濤翻卷的浪花造型。

04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鄭州火車站

始建於1904年,連接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大動脈的核心十字樞紐,是原鐵道部確定的國家八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該站造價6.5億元,日均發送旅客4萬多人、人流量近15萬人次。該站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戰略地位。鄭州號稱“火車拉來的城市”,鐵軌和火車站的作用舉足輕重。

05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1997年8月建成通航。2015年12月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投運。2017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429.91萬人次,位居中國第13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規劃面積415平方公里,2013年3月8日經國務院批覆正式設立。2016年8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鄭州、洛陽、開封三大片區,面積140.24平方公里,涵蓋鄭州港區40.6平方公里。

06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中原福塔(河南廣播電視塔)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標誌性建築,2012年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造價8.36億元,塔高388米,是世界最高的全鋼結構發射塔,高於同類結構的日本東京鐵塔(333米)和法國埃菲爾鐵塔(321米)。

07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鄭州綠地中心雙子塔

高284米,63層,總投資約25億元,2015年完工,是高鐵樞紐鄭州東站旁的標誌性超高建築。

08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鄭州裕達國貿酒店

高45層,202.1米,造價3億美金。由世界著名設計師李祖原先生親自設計,共有客房總數356間套,是一家五星級國際豪華酒店。1997年開業,當時為河南省最高的建築物。曾被譽為為“河南新世紀的象徵”。

09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黃河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是黃河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終點,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是“中華民族之魂”----黃河之旅的龍頭景區。景區現已開放面積20多平方公里,有“炎黃二帝巨塑”、“哺育像”、“大禹”、黃河碑林、萬里黃河第一橋、毛主席視察黃河處、浮天閣、極目閣、孔雀園等四十餘處景點。其中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採用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和中國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手法進行建造,高106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

10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鄭東新區電子商務大廈

造價5億元,28層,高118米,宛如一扇被打開的門,被寓為“城市之門”,是鄭州乃至河南省的標誌性建築。也有網友認為,近看其外形與北京“大褲衩”神似,稱之為“小褲衩”。不過,遠觀該大廈,更像一隻“大椅子”。

11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鄭州博物館

位於鄭州市嵩山南路168號,1999年12月建成開放。2004年7月,鄭州博物館基本陳列對社會實行免費開放,是全國第一家免票開放的省會城市博物館。2008年5月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主展館以鄭州出土的商代青銅方鼎為造型的原始基礎,配以圓形碟狀屋頂,取“天圓地方、鼎立中原”之寓意。建築上方圓形碟狀屋頂隱喻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觀念。

12

鄭州這些地標,被攝影師玩壞了……

河南博物院

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其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於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於1998年5月落成開放。有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餘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抗日戰爭期間,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貴文物幾經輾轉最終被珍藏在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創作感言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

建築不單凝固了音樂,也凝固了歷史、人文和藝術。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築,它們滲透著城市的歷史,指向城市的未來。

有那麼一段灰暗而百無聊賴的時間裡,我拿起手機、相機,對準了城市的建築物拍照,又藉助PS修圖軟件進行解構和重組,誇張、弱化、對比、類比、移除、組合、隱喻……

真正開始製作這組圖片,才發現竟然是一個巨大而繁複的體力和心智工程。每一張圖片背後,都凝聚了長達2-6小時的堅硬時光,從而變成一場鍵盤上的馬拉松。

最終,矗立在城市中的這些龐然大物,意外呈現出不一樣的趣味和審美。

文字的意義是閱讀,圖片的意義是觀看。

謝謝您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