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的王云五为张元济写的最后一篇跋

王云五(1888—1979),生于上海,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笔名出岫、之瑞、龙倦飞等,现代出版家。1921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1924年兼任东方图书馆馆长,1930年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王云五发表文章很早,在 18 岁的时候,报纸上就开始连载他的文章了;他搁笔的时间很晚,或者说,在他有生之年,从未放下过手中的那支健笔。因为直到 1979 年 7 月 25 日,他 92 岁的时候,也就是在他去世前 20 天,还在为张元济《涉园序跋集录》写跋。此跋文应该是王云五一生中最后一篇文章了,整篇文字写得好,丝毫见不到王云五笔力与思维的老态。

涉园者,海盐张菊生先生元济之书斋也。揣其命名之意,殆谓涉水未深,自谦其为学之肤浅;实则菊老于旧学无不深究,尤以版本校勘为最,于新学亦无不博通,故其处世致用之方,多令科学化也。菊老世代书香,家学渊深有自。自宋张九成以讫清末,科第迭出。

92岁的王云五为张元济写的最后一篇跋

菊老甫于弱冠,即入词林。散馆后,考入彼时总绾外交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国际局势了如指掌,任职京华时,即提倡革新,首先就革除缠足陋俗,解放妇女,大疾呼声,为彼时士大夫所未尝道及;故其对维新之号召,远在康梁以前。

及戊戌维新失败,康梁亡命海外,六君子授首市曹后,菊老竟被牵累,革职永不叙用。于是襆被南下,道出上海,为南洋公学所理罗,聘任中文总教习,与西文总教习美人福开森博士甚相得,相约交换语文学识。不数年菊老已能以英文撰文交谈,不让英文专家矣。

92岁的王云五为张元济写的最后一篇跋

彼时商务印书馆由美联书馆职工四人发起创业,其始甚著成绩,越数年后,终以非读书人营出版业,未能继续进展,于是其发起人之一夏君坚劝菊老加入主持编辑大政,经菊老同意后,首设编译所,除国语重要教科参考图书外,别设涵芬楼为编译所参考资料馆。二十余年搜罗中外图书,为全国之冠,其中善本尤多,冠于全国。

92岁的王云五为张元济写的最后一篇跋

自民国四年起,景印善本丛书,以期大众化。其最早而最著称者为四部丛刊正编,都六千四百九十九卷,订为四百四十册,其中无一非宋元旧椠或后代精印精校者,而出自涵芬楼所藏者约占半数,余则分向海内藏书家三十余处征集,蔚为善本之大成。

92岁的王云五为张元济写的最后一篇跋

自时厥后,菊老继续广搜善本,妥为编辑,付诸景印……每书皆由菊老就其专精版本学之长才,意义加以考证。兹经同人依四部次序,集其所为序跋三百余篇,汇刊为一册,颜曰涉园序跋集录,读此不仅可知菊老在其直接间接主持本馆之下所刊行之善本,且可借此获得版本学之精要也。

92岁的王云五为张元济写的最后一篇跋

余于民国十年以后加入本馆,为第三任编译所所长,渐与菊老为忘年交,无话不谈。菊老平素谦逾恒,一日笑语余曰:

“余平素对版本学不愿以第二人自居,兹以远离善本图书荟萃之故都,或不免稍逊傅沅叔(增湘)矣。”即此一语,可知其对版本学自信之造诣。余于跋涉园序跋集录之末,谨赘一言,以留鸿爪。

92岁的王云五为张元济写的最后一篇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