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爲它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Hi,歡迎你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幸福”這件事兒。

先來回答幾個問題?(每個問題請認真思考10秒鐘,再作答……)

  • 你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 你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
  • 你認為什麼決定了你的幸福感?
  • 最後一個問題,你現在幸福嗎?

我想每個人都有被問或者自問過這些問題,現在,請回顧一下你的生活狀態和幸福感,你內心的答案是什麼呢?大多數人可能並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甚至不知幸福感究竟為何物。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不幸福”,甚至非常痛苦,這種痛苦來源於多方面,原生家庭、婚姻、子女、朋友、親戚、鄰居……彷彿生活處處針對我們,整個世界都在與我們作對。

久而久之, 這種痛苦會無休止的吞噬我們的思想、健康、靈魂,導致我們變得拖延、脆弱、喪氣和頹,最終,我們連自己也拯救不了自己了。

那麼,在我們的生命進程中,到底是什麼使我們保持健康和快樂,我們的幸福感到底源自於哪?

哈佛大學做了這樣的一個漫長的研究:花了75年的時間追蹤了724位男性,縱觀一個人的人生,試圖給出這些問題最真實的答案。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幸福”的根源。

一、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幸福?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研究者Robert Waldinger教授,這個項目的第四代研究者。他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他說,此前對千禧一代(千禧一代指1982-2000年出生且2000年以後達到成年年齡的一代人,大體相當於中國常說的80、90後)做過問卷調查,問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 80%的人回答是有錢。
  • 50%的人回答是出名。

是啊,從小我們就總是被灌輸:要好好工作、要加倍努力、要獲得更多成就,只有這樣才能過好日子,才能開心快樂幸福。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與在未來懊悔人生相比,我們更需要知道的是: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幸福。

“幸福感”這個詞,百度上是這樣解釋的:

幸福感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

但是,哈佛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標和他們得到的幸福感卻是南轅北轍。

研究結論是:幸福的人生無關財富、名望或努力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都說中國是個關係型社會,我們也需要越來越多的與人交叉協作,但時常我們又總覺得自己孤身一人。

在生活中,我們被家人、朋友、鄰居等關係困擾。在工作中,我們被各種複雜的上下級、同事關係搞得心力交瘁。

在社交媒體上,看著一堆大牛,卻不知道如何溝通;朋友圈的朋友越來越多,但真正用得上的卻越來越少;社交平臺越多,擺在我們面前的溝通卻障礙就越多……

這些都因人際關係所至,良好的人際關係,其實也就是一種投資回報率,在這裡,我們把它濃縮成愛與被愛的關係

二、為什麼我們總是把人際關係處爛?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各種的關係,戀人,同事,鄰里,夫妻,婆媳,親子……有的人煩了,說我才不要管這些關係呢,大不了我去隱居。隱居了,不面對任何關係,你就真的會快樂嗎?

人際關係的處理無處不在,無不需要良好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你會發現,你身邊大多數人緣好,幸福感高的人往往是一個在充滿愛與安全感的氛圍中長大的人,並且他們本身也特別善於表達愛。

我們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誰一開始不想奔著把關係處好呢,但總有那麼一些人,總是“好心辦壞事”,最後落個人緣不好的壞名堂。

R先生,起初進入一家外企上班,開始工作還算順利,自己也很盡心盡力,但是沒過多久就和同事關係鬧得很僵。之後自己有換過多家公司,情況都大致相同。回到家中,也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兒就與妻子吵得不可開交,身體狀況也每況日下。

R先生自己也很痛苦,他說:“真的對生活絕望了,關係,是我最害怕的一種,我好像永遠不懂得跟別人怎麼交流……”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也對,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並沒有教我們怎麼處理好這些關係,也沒有教過我們怎麼去戀愛,怎麼長久的保持愛情的穩固,怎麼保持家庭中的和和睦睦。

我們每個人身處在人際交往這個社會中,總會遇到各種我們難以言說的情況。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得。

你親自經歷過很多事才發現,很多的錢、表面完整的婚姻,並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幸福感。那些我們苦苦追求的富有和圓滿,好像就是一場虛妄而已。

科學家總結案例分析得出,“人際關係處爛”會有這幾個方面原因:

1. 沒有足夠地被愛過,更不會去表達愛;

2. 對他人的信任感方面,沒有可以信任的人;

3. 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感覺方面,評價自己或者他人是兩極化的,要麼很好,要麼很差;

4. 安全感方面,安全感不夠;

5. 親密度火候掌握不好,要麼傾向於過遠,要麼傾向於過近;

6. 人際依存度方面,人際關係之間的給予和收穫不平等。

多少夫妻陷於糟糕的婚姻關係,彼此爭吵消耗,卻不願放手給彼此快樂的權利;

多少父母忙於賺更多的錢,買更好的學區房,卻沒有耐心傾聽孩子的情緒,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

多少子女把耐心和笑容,給了領導客戶朋友陌生人,卻面對父母的關心和嘮叨時冷言冷語……

你看,單單說人際關係很重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投放時間,才能證明它真的重要。沒有行動的空言是沒有價值的。

人際關係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付出時間最能表達愛。

三、關於人際關係的三大課題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人際關係是種美麗而複雜的東西,在互聯網和計算機的高速發展影響下,這一代人人際空間受到嚴重擠壓。那麼,人際關係的變化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呢?

Robert Waldinger教授說,過得最好的人都是那些依賴於家庭、朋友、團體之間人際關係的那些人。

同時,掌握這人際關係的三大課題,可以提升你的幸福感。

1 社會連結真的會對我們有益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相對於那些較少社會聯繫的人群,與家庭、朋友、團體有更多社會聯繫的人會更開心、身體更健康、壽命也更長。

人們與想聯繫的人越是隔離,就會越不開心,健康狀況在中年早期就會走下坡路,很快腦功能會衰減。而且壽命比那些不孤獨的人相比也會更短。

令人悲傷的是,在一段給定的時間裡,5位人中就有多餘1位的人認為他們是孤獨的。

2 孤獨不關乎你交友的數量,也不關乎你是否在戀愛或是婚姻中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生活在衝突中對我們健康有害。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生活在優質的、溫暖的人際關係中是具有保護作用的。

研究表明:50歲時最滿意他們人際關係的人們,在80歲時是最健康的。而且健康、親密的人際關係似乎可以為我們緩衝掉些由於變老而帶來的“明槍暗箭”。

最幸福相伴的男性和女性,在他們80對多歲時表示,在他們身體上有更多疼痛的時日裡,他們的心態仍保持同樣開心。而那些處於不開心人際關係裡的人們,當他們表示有更多身體上的疼痛時,這種疼痛被不良情緒加重了。

3 好的人際關係不只是保護我們的身體,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當你80多歲時與另一個人保持在一個安全的人際關係中是具有保護作用的,當有需要時人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真實感覺到可以依賴另一個人,這些人的記憶會保持清晰和長久。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有些80多歲的老年伴侶會互相鬥嘴,日復一日,然而只要他們感覺到是可以真正依賴另一個人的,當他們遇到困難時,那些爭論對他們的記憶不會造成傷害。

所以,好的親密的人際關係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是有益的。

那麼你是怎樣的呢,比如說在你25歲、40歲或60歲時,依賴的人際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

事實上,可能無極限。

可能簡單得就像用面對面的時間來代替看視頻的時間,或者來做些新鮮的事情來激活一段生鏽的關係,長距離散步或者夜間約會,或與數年未說過話的親屬取得聯繫,因為那些再平常不過的家庭戰爭,會對心懷怨恨的人帶來很大的傷害。

人際關係影響了人的幸福程度,一個人跟家人、親友、同學、同事之間的關係,所以,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是幸福的源頭。

就像馬克·吐溫說的:“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吵、道歉、傷心、斤斤計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一切稍縱即逝。”

哈佛演講: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因為它

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更健康幸福。

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簡單。

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埋怨乃至嫉妒他人,從瑣碎得不能再瑣碎的小事中,不斷髮酵我們的負能量和怨恨,而這些寶貴的時間,我們本該拿來陪伴家人,與朋友遠行,與戀人看一場電影.....

從現在開始,遠離那些消耗你的人,果斷結束不快樂的親密關係,去和你愛的人在一起吧。然後珍惜這些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花時間去傾聽、陪伴和理解他們,真正建立起高質量的、有深刻鏈接感的親密關係。

相信愛的人,也一定會遇見愛。

願你歷盡千帆,終於沒有和幸福失散。

就現在,請努力找回這個你本該有的幸福元素,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