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來源 | 布穀聽聽(ID:iBookgood)

放暑假沒多久,媽媽圈裡就在商討幾時要帶孩子去旅行了。自從孩子能跑能走,每年爸媽都在暑假休年假,花掉上半年的所有積蓄,被迫與更富裕的親戚們眉來眼去、商討組團旅行的細節。

布穀聽聽在與很多家長深聊之後瞭解到,在帶著孩子增長見識的理由背後,家長們的“隱性原因”其實是這樣的:

  • 不出去旅行,孩子拿什麼素材去寫作文?
  • 怎麼去給孩子的小夥伴們準備像樣的伴手禮?
  • 怎麼表達一箇中產階層有錢、有閒、有品位的優越感?
  • 怎麼表達家長對孩子的“長見識”毫不吝嗇的付出?
  • 作為家長,又如何在朋友圈裡表達對孩子的期望與愛意?

從這個意義上講,旅行,已經成為一種無形的綁架,成為父母驗看自己的社會地位,孩子驗看自己在家中核心地位的一種古怪計量器。

旅行要付出的金錢與精力,已經成為擇校與培訓班之外的“第三座大山”,壓得普通家庭喘不過氣來。

“長見識”的名義下,很多家長的虛榮心就這樣被激發出來,不管有沒有必要,有沒有精力與金錢上的餘裕,我們都被捲入這股“要出門旅行,走得越遠越好”的颶風中。

事實上,在颶風中我們依舊需要冷靜,依舊需要反躬自問:我究竟有沒有必要帶孩子去旅行?

一、什麼樣的旅行不要去?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1 為了在朋友圈裡的炫耀去旅行,不如不去

筆者有個朋友老王,在巴黎做中文導遊已經有12年,對帶孩子去歐洲旅行的家長都關心什麼,他可是門兒清:他們最關心有沒有免費WIFI用。

吃中餐還是西餐不要緊,關鍵得有WIFI;

去博物館還是歌劇院不用糾結,關鍵得有WIFI;

自由活動的時間安排在凡爾賽宮的花園,還是一個普通的街心公園噴泉旁,都沒關係,關鍵得有WIFI……

反正,據老王的觀察,這些帶著小孩的年輕父母,是不遠萬里換了一個地方玩手機來了,是為歐洲低迷的通訊業務供應流量來了,開個玩笑: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國際主義精神?

老王戲謔地想:如果一箇中文導遊不懂得為團友提供拍照時的磨皮、美白服務,他還能算一個合格的導遊嗎?

老王觀察得很到位,沒錯,這些家長帶著孩子來旅行,可不是為了長見識來的,可不是為了深入體驗來的,就是為了朋友圈裡的攀比炫耀。

“我在澳洲登上了熱氣球”“我在埃菲爾鐵塔頂上吹風”“我在普羅旺斯的花海里做公主”“我在古堡裡開了一瓶陳年紅酒”……孩子喜歡不喜歡這種旅行方式不重要,關鍵是他得配合這種中產階層生活方式的演出,得當一個合格的道具。

不然,你一路上怎麼會不停地聽身邊的家長這樣數落孩子:

  • “花了5萬塊帶你出來,你都不肯在鏡頭前笑一笑?”
  • “花3000塊請你吃法式大餐,你就不能在鏡頭前陶醉一點?”
  • “要想在鏡頭前美酷,就得戴墨鏡,你居然像個鄉下小孩一樣頂著自己的外套遮太陽,太讓我丟臉了!”
  • “你看你的同桌在美國玩得那麼嗨,你又要給他比下去了!”

這一場充滿優越感的演出,劇本臺詞與動作走位都已提前安設好,卻被孩子的不配合攪黃了。然而,孩子可不是家長的牽線木偶,不是你攀比心的承載對象。

美國兒童教育家羅妮麗博士曾經說過:“這一代小孩成年後的空虛感,與父母在他們兒時的炫耀欲密切相關。因為,只有這種‘空心化’的炫耀,才能讓孩子認識到,世間除了賺錢花錢,全無意義。”

所以我要說:為了在朋友圈裡的炫耀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2 為了逼孩子寫觀後感去旅行,不如不去

我一位朋友,是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她暑期最大的煩惱之一,就是被家長私信,要她視頻管教學生——外出旅行要做筆記,寫觀後感,這才對得起家長大手筆的支出。

這位老師非常不贊同這樣“有心機”的旅行計劃。就她在小學教書育人20年的觀感,當孩子的自主意識得到完美髮育後,凡是家長口口聲聲“我是為你好”的做派,都會受到孩子的消極抵抗或激烈反彈。

孩子一路上都情緒不佳,甚至會這樣賭咒發誓:“明年說什麼也不跟你們出來了,我寧可去鄉下奶奶家!”

家長簡直被噎得透不過氣來:我讓你積累作文素材錯了嗎?我讓你增長見識錯了嗎?我讓你積極思考、避免走馬觀花錯了嗎?你這孩子怎麼這般不識好歹?

家長卻忘記了,旅行給人的滋養是一件潛移默化的事,名勝之美或人文之美,都是一種綜合性的療愈,它讓孩子開闊心胸,獲得視野的開拓、思維的擴展,通過對旅行中人和事的觀察,理解文明與素養是什麼樣子的,理解情懷與熱愛是怎麼回事。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天天押著孩子寫觀後感的家長,把旅行理解為一粒神奇的西藥,吃下去6小時內就可以立竿見影,治“不會觀察、不會寫作”的頑症,而旅行本身事實上卻是一副中藥,它不負責治急症,只負責調理孩子整體的身心狀態,它見效肯定是慢的,卻也是療效全面的。

英國著名作家毛姆說過:看到這世間的人情百態,你才會意識到今生自己要避免走什麼樣的路;你才會考慮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積極有效的。

而這,需要多次旅行的積澱。

幻想一次旅行就能讓孩子成為下筆如有神的神童寫手,抱著這樣急切的心態去旅行,少不了上演親子戰爭。

所以我要說:為了逼孩子寫觀後感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3 為了把地圖插滿紅旗去旅行,不如不去

有一類家長每年暑假旅行都要做新攻略,帶著孩子去新地方,我們姑且稱之為“誓把地圖插滿紅旗”式的旅行。

這類家長對孩子提議“再去一次東京迪士尼好不好?”“上次在貴州的山澗裡洗腳、吃烤玉米是很好的體驗,我真想回到那裡再去看一次彩虹”往往持嗤之以鼻的態度,駁斥的理由往往是:“再去一次迪士尼,虧你想得出來,你一定是陷在公主夢裡不能自拔!”“再去一次貴州,難道地球上還有這般吃飽了飯沒事幹的人嗎?”

此言差矣。

那種為了“到此一遊”而謀劃的旅行,多半沒有在孩子的心湖上留下一點漣漪。它不過是“上車睡覺,下車看廟”,不過是“睡了全世界的酒店,吃了全世界的麥當勞”,留下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的刻板印象。而唯有孩子去了還想去的地方,才像一個奇妙的“兔子洞”,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入口。

真正的旅行見識,不在一模一樣的酒店和打卡聖地,而在每個月的第三個週末才開張的市集上,在當地人售賣古董銀勺和相框的跳蚤市場上,在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小吃一條街上,在每個人都帶著樂器小露一手的露天音樂會上。

有趣的人和事,有趣的邂逅與奇遇,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經歷,真的值得我們回到原點,再次領略與回味。

芬蘭兒童技能教養法的倡導者張叢林老師說過:帶孩子旅行就像是在沙漠裡種樹,與其盲目地拓展種樹的疆域,不如反覆回到原地,補種那些倒下的樹。孩子抵禦乾渴與沙塵的“內心防風林”,就是這樣逐步建立起來的。

所以我要說:為了把地圖插滿紅旗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二、什麼樣的旅行才值得一去?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作為家長,你可能會問:在時間與預算都有天花板的今天,旅行要成為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它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呢?換言之,什麼樣的旅行才值得一去?

1 抵達夢想的旅行,值得一去

每次做旅行攻略時,你徵求過孩子的意見嗎?

也許你會問,孩子這麼小,有必要徵求他的意見嗎?話可不是這麼說。家長要孩子去的地方,以及孩子自己想去的地方,可完全是兩回事。

孩子學習了林海音先生的《城南舊事》,就想去老北京的衚衕裡喝豆汁,在皇城根下放一次帶哨子的風箏,坐一回人力三輪車;

看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就想親眼去看一看魯迅先生課桌上刻著的“早”字,探究下用腳怎麼駕駛烏篷船,茴香豆是什麼滋味,竟會讓窮愁潦倒的孔乙己念念不忘。

看了著名作家、動物大王沈石溪的小說《最後一頭戰象》,就想到遙遠的西雙版納去,體驗騎象穿越雨林,體驗爬上樹頂木屋,夜觀野生動物們晚上來溪水間洗澡、痛飲的奇景。

著名作家張愛玲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有過這樣的金句:“現代人,生活中的體驗經常是第二輪的,因為之前他們在書本上已經體驗過了。”這句話反過來也可以這樣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而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現場體驗。而旅行,就是絕佳的體驗過程,它如此鮮活、迷人、不可替代,正是孩子打開混沌的認知的絕好契機。

2 放手讓孩子鍛鍊的旅行,值得一去

每次出門,都在當地找一名五星級服務的導遊,住在設施齊全的酒店裡,萬事都不用自己操心,這種“享樂派”的旅行,除了發朋友圈好看,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什麼好處。

臺灣著名的電影編劇詹志宏先生也是一名卓有成績的旅行家,他小時家境清寒,但從來沒有放棄過外出行走的機會,他的名言是:“人之所以有成就,就是從小有打破舒適區的體驗。當你發現,在舒適區之外,也有一片新天地,請問這樣的孩子長大了,還有什麼困境打得倒他?”

因此有機會的話,家長不妨為孩子的旅行設計一些鍛鍊的機會:

  • 在語言不通的地方如何利用翻譯軟件問路、與當地人交流?
  • 在酒店昂貴的地區,如何訂到價廉物美的民宿,並自行利用民宿的廚房設施,自己做飯並與民宿的其他住客分享?
  • 在公共交通費用昂貴的地方,如何利用當日票、三日票等優惠措施,如何與其他遊客拼車以節省交通費用……

以上這些別緻的體驗,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打破“舒適區”的體驗,它可能增加了一點苦盡甘來的跌宕,卻也是孩子成長的階梯。

要知道,《阿甘正傳》裡,被人津津樂道了25年的金句就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只能吃甜的孩子,未來的競爭力是相當有限的。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3 讓孩子有交往空間的旅行,值得一去

我有朋友已積累起帶著一兒一女長途旅行的體驗:如果能乘火車去,就不要坐飛機去;如果能住青旅,就不會住一門一戶的酒店;如果能退掉食之無味的團餐,她一定會帶孩子去當地的大排檔,去吃富有當地特色的飲食。

她的理由是:火車包廂、小吃排檔,青年旅舍像學生宿舍一樣老幼混居的居住格局,都可以為孩子有意識地製造與陌生人交流的機會,孩子可以突破總是與家人交流的慣性,在旅途中交往到很多有意思的人物。

她也的確達到了目的,她的孩子,在旅途中與插畫師交流畫畫的體會,在攝影師那裡學會對焦的竅門、用光的訣竅,在大排檔老闆娘那裡學到炒螺螄入味的竅門,在長途列車的包廂裡與別的小夥伴玩成語接龍、猜謎遊戲……

孩子們的旅行,自此不再是在景區門前合影留念的無聊行程。孩子有機會邂逅了奇人,聽說了故事,也令孩子們鍛煉出了判斷對方能否交往的眼光與直覺,鍛鍊了他們在路途中既敞開心扉,又趨利避害、提高警惕的能力。這種能力,未來將是他們離開父母,去外地求學、求發展的基礎。

4 豐富孩子體驗的旅行,值得一去

10天之內,走了7個國家,12個城市,這種看似觀感爆棚、拍照拍到手機內存都不夠的旅行,其實是最浮光掠影的旅行。不信?你回家後問一問孩子,都對旅途中哪些人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恐怕一個都說不上來。

在孩子尚小的時候,應該減少舟車勞頓,儘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沉浸式體驗”的機會。

舉個例子,去沙漠旅行,如果只是花半天時間體驗下滑沙或騎駱駝,就迅速回酒店刷手機去了,孩子將根本沒有對“沙漠”這一地球上的奇觀有什麼深入的認識。

家長不妨讓孩子有時間在沙漠中步行,體會腳背和腳趾在細沙中緩緩下陷的奇妙感,體會下沙丘的表面滾燙、內裡陰涼的詭譎之美,體會下沙漠落日的壯美與蒼涼感,家長也可帶著孩子住一晚帳篷,體會下沙漠入夜後滿天星斗如美鑽、而沙漠小動物都打破“避暑模式”出來活動的奇觀。

為了啟發孩子打開自己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去全身心地感受沙漠、溶洞、戈壁、草原、雨林、珊瑚礁等地質奇觀,從而對活在我們這個星球的幸福有更獨特的感知。

我們不僅要跟孩子一同沉下心去體驗,還要當著孩子的面寫寫畫畫,交上一份“體驗報告”。

對了,這就是日本家長所說的“旅行,你要記手賬啊”,家長在孩子面前示範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生活要訣,還怕孩子不肯寫旅行日記,不肯記下自己的體會嗎?好習慣,從來不是家長居高臨下地命令出來的,而是家長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出來的。

你希望孩子放下手機,身臨其境地來感受,你怎能一天到晚捧著手機聊天?

你希望孩子帶著好奇探究的心,去研究旅行目的地的人文地理,你怎能只在萬里之外刷淘寶、打遊戲?

你若希望孩子有一次美好的旅行,你怎能人在旅途還帶著一天看5集網劇的任務?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布穀說說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抱著重建親密關係的誠意,帶孩子去旅行吧。

記得《三聯生活週刊》今年做過一次“我們真的擁有親密關係嗎?”的專輯。在這個專輯裡,犀利的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念: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人們要建立一段充分信任、無所不談、開誠佈公的親密關係,難度是30年前的好幾倍。

非常突出的一個表現是:在家長和孩子之間,也不再擁有親密關係。孩子有心事寧可對同齡人說,對來學校實習的小老師說,也不跟父母說;而父母在經歷困惑或挫敗時,更不會想到跟自己的寶貝訴說。

儘管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孩子卻從小就與家長成了熟悉的陌生人,這,對孩子去面對未來那個千變萬化的世界時,充滿惶惑的原因之一。因為,只有非常紮實貼心的親密關係,才會給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讓他有能量去應對未知的挑戰。

而只有在最放鬆的時刻,親密關係才會得到培育和養成,孩子才能更深地感悟到家長無條件的支持和愛。

因此若是有人問起,什麼樣的旅行對孩子是最好的,布穀聽聽建議,家長不妨抱著重建親密關係的誠意,來決定旅途中的取捨。

比如,對孩子來說,再也沒有與家長抵足而眠更親密的時刻了,那就讓旅店加床,或者乾脆與孩子打地鋪吧;

比如,對孩子來說,再也沒有比和家長分享一份小吃更親熱的時候了,那就不妨率性而為,帶他去小吃街;

比如,對孩子來說,再也沒有比與家長一同爬山徒步、攀巖游泳,更能展示“我們是戰友”的親近感,那就不妨在旅途中創造一些需要相濡以沫、互施援手的項目,來激發出雙方的情感火花……

如此,我們才有資格說:歸來時,我們的親子關係將與從前不同。這才是帶孩子旅行,最深遠的意義之所在吧。

撰稿人:華明玥

假期,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雙魚座,學的是化學,搞的是文學,出版散文隨筆集7部。家庭教育業餘重量級選手,長期為各家知名家教期刊撰稿,發表家教類文章上百萬字。獨生女為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生,本科期間獨立譯著6本,現已於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畢業,獲碩士學位。作者新書《歡迎來到小學六年級》即將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