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第二階段活動側記

秋日上海,豔陽高照,潮聲澎湃,發展正濃。

9月4日晚,一場爽快的秋雨,給炎熱的上海帶來難得清涼。同時到來的,還有參加臨沂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會的部分人員。他們把“課堂”放在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以舉辦2018山東臨沂(上海)“雙招雙引”工作洽談會為平臺,一方面廣交朋友尋求合作,另一方面當好學生真心學藝,重點學習借鑑上海在體制機制創新、城市綜合開發、產業園區開放共享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一次思想再解放之旅

千里迢迢而來,勢必滿載而歸。上海之行,臨沂市委態度明確:通過舉辦“雙招雙引”洽談會、實地考察極富衝擊力的項目,動員全市上下在思想深處再來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樹牢開放強市的鮮明導向,以思想上的“破冰”推動行動上的“突圍”,用精準化、大力度的“雙招雙引”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

9月5日早7:30,入滬第一課在青浦區的綠地集團虹橋世界中心開講。該項目緊鄰江浙兩省,通過建設高鐵樞紐、文旅商墅等新業態,為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國家會展中心和虹橋中央商業區提供頂級的配套設施。市委書記王玉君,市委副書記、市長孟慶斌一行聽取項目規劃介紹,瞭解綠地控股集團發展歷程、產業佈局、業態發展、市場開拓等情況。

綠地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大力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方面堅持國有資本絕對控股、允許員工持股,另一方面拿出有吸引力的混改條件,主動尋找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加入。“國企混改,活力無限。我們要大力推進國企混改,進一步釋放動能轉換活力。”王玉君說。

考察中,王玉君認真聆聽,思考更多的是臨沂的發展,特別牽掛高鐵片區的建設。“高鐵片區是下步臨沂城市發展的制高點。現在處於開發初期,是一張白紙,需要面向未來、創新思路、精雕細琢,畫出最美的圖畫。”王玉君在綠地集團規劃的中國臨沂·高鐵商務區項目功能落位展板前駐足良久,與綠地集團負責人深入交流,詢問擬落地的具體業態,希望綠地集團將臨沂高鐵片區打造成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標杆性項目。

對於矢志不移加快發展的臨沂來說,“思想瓶頸”的突破迫在眉睫:從南方考察學習到北京招商引資,再到這次上海考察洽談活動,我市在內外對比、真抓實幹中解放思想,儘快讓思想適應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適應加快建設大美新臨沂的需要。

一次真抓實幹之旅

言語像一陣風,一刮就過去了;行動堅實如地,腳踏實地才出實績。

市委、市政府把在上海舉辦的“雙招雙引”工作洽談會,看作是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今年開展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紮實推進幹部作風轉變,深化我市與上海及長三角地區交流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

奔赴上海前,市招商局精心編印69頁的《中國臨沂新舊動能轉換推介項目》,全市“8+8”產業發展現狀、發展方向和項目內容、投資概算、效益分析、配套設施、合作聯繫方式等具體內容一目瞭然。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堅持以身作則,衝在“雙招雙引”第一線。9月4日一到上海,王玉君、孟慶斌接連拜會金茂集團、綠地集團、榮慶物流等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以“店小二”的身份與上海企業家代表座談交流,發出“我們負責陽光雨露,你們負責茁壯成長”的誠摯邀請。

與北京招商引資活動一脈相承的是,這次活動繼續用“兩條腿”走路,既舉辦規模大、規格高的“雙招雙引”工作洽談會,也精準出擊、“點對點”對接招商:經開區、市住建局見證建築建材產業新技術合作項目簽約;河東區對接華東理工學院徐匯校區、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費縣到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考察,與上海輝文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洽談投資生物醫藥、健康養生項目;莒南縣先後考察上海儀耐科技有限公司、溫州置信集團上海分公司、中國電建集團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臨沭縣考察書香門第家居公司、北瀛(上海)能源科技公司,與浙江海華集團就朱村民俗旅遊項目進行洽談;臨港區考察中信集團,就加快推進中信臨港環保醫院和中信環保工業園項目進行現場辦公……

上下一心、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贏得了企業家們的信任和讚賞。

“‘中谷臨沂號’今天揚帆起航。”中谷海運集團副總裁方黎介紹,集團計劃在臨沂投資建設臨沂港海路公路聯運功能區、臨沂港海路鐵路聯運功能區、供應鏈金融中心“兩區一中心”,形成內外貿結合、海鐵公空運多式聯運為載體的大物流發展模式。

“臨沂市招商局一位科長,兩個多月打了上百次電話,給前臺和副總介紹臨沂,這種敬業精神感動了我們。”正康國際集團董事長黃建聰說,計劃在臨港區投資佈局不鏽鋼深加工產業,打造綠色、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條。

據統計,9月5日舉辦的“雙招雙引”工作洽談會,共吸引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有投資項目或投資意向明確的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負責人、院校機構知名學者等150餘人參會,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8個、招才引智項目10個,利用市外資金224.9億元。

一次擁抱創新之旅

9月6日一早,入滬最後一課在松江區開講。

松江,古稱華亭,位於上海西南,黃浦江上游。曾經的松江,是粗放發展的代名詞。田地裡建起違法無證廠房,工業廢水、廢氣、廢渣汙染了養育一方百姓的水土;大批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產業,吸引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一個個“城中村”“廠中村”散佈全區,馬路市場、群租比比皆是,生活環境惡劣,社會管理失序。

短短几年間,松江脫胎換骨,從落後郊區變成滬上明珠,被譽為“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大學之府”,同時也是上海製造業的主戰場。

我市黨政領導幹部深入松江,邊走邊看、用心感悟、尋找答案、學以致用。無論走到哪裡,大家都能感受到松江創新之大膽、創新之高效、創新之威力。

思路在創新。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下,松江牢牢把握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三角一體化、科創中心國家戰略和打造上海“四大品牌”重大機遇,在2016年5月24日全面啟動“G60科創走廊”建設,逐步完善形成以“黨建引領、對標一流、雙輪驅動、開放共享”的G60科創走廊頂層制度設計。兩年多來,G60科創走廊打破區域束縛,長三角9個城市進入“朋友圈”,G60沿線產業園區集聚了46家世界500強企業、60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貢獻了松江95%以上的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0.3%。G60科創走廊被國務院認定為全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案例,入選上海改革開放標誌性首創案例。

機制在創新。G60科創走廊的橋頭堡——臨港松江科技城,開發範圍覆蓋5個街鎮,不設管委會,實施企業化運作,採取“區區合作,品牌聯動”開發機制,把最好的資源交給最專業的團隊去打理。10年間,臨港松江科技城在機制創新、產業升級、城市更新、服務集成、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共同增值保值、土地集約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尤其是“區區合作,品牌聯動”這一開發機制得到了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被譽為產業園區開發的“新橋模式”。

社會治理在創新。違法用地、違法建築、違法經營、違法排汙、違法居住“五違”必治,安全隱患必須消除、違法無證建築必須拆除、髒亂現象必須整治、違法經營必須取締“四必”先行。松江大刀闊斧推進“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拆出了26.62平方公里的地區級中心——“九科綠洲”,復旦科技園、修正藥業、小米生態鏈華東區總部等項目紛紛入駐。未來的“九科綠洲”將作為G60科創走廊松江段的龍頭,成為產城深度融合的科創綠洲,生態用地佔比也將從32%提升到47%。

產業在創新。在G60科創走廊規劃展示館,大家觀看了產品展示,全息投影、裸眼3D、3M防水透氣無紡布,新產品目不暇接,真正是一個“智慧園區”,其背後是海爾智谷、國能新能源汽車、正泰智電港、清華啟迪、上海超硅等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在松江落地生根。在進一步打響“上海製造”品牌的同時,松江還立足新時代“上海之根”,高標準發展全域旅遊,高起點規劃推進“科技影都”,高水平推進“人文松江”建設,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彰顯松江歷史文化名城特質。

開放、變革、創新的意識已深深植根於松江的發展血脈。大家在對比、對話、對接中開闊了眼界,找準了差距,明確了方向,認識到今後需要拿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徹底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思想障礙,以新一輪思想解放破題“雙招雙引”、推動大美新臨沂加快發展。

在上海的行程結束了,但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創新永無止境!真抓實幹永無止境!

記者 朱鵬 李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