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零食吃不對易傷身

中藥零食吃不對易傷身

很多人覺得采用或添加中藥製作而成的中藥零食比一般零食健康,有些還能起到養生作用,於是就無節制地食用,打著養生的旗號滿足吃零食的快感。那麼,這些中藥零食真的有人們預期的那樣健康有效,可以用來養生嗎?

別再亂吃偽中藥零食

有些零食雖然製作時加入了中藥,卻是“偽中藥零食”。這些普通零食少吃無妨,但如果無節制地食用,就要注意了。

  1. 山藥片:薯片作為垃圾食品大家一定不陌生,把原材料換成山藥也不會改變它垃圾食品的本性。油炸食品中所用的油經過反覆使用,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過氧化脂致癌物。此外,此類食品還含有很高的熱量、油脂。
  2. 保健餅乾:在餅乾中加入如紅豆、薏苡仁等中藥,以為就能起到利水祛溼、養胃保健的作用。但除了加入未知含量的中藥外,配料與其他普通餅乾無異,同樣逃不脫餅乾脂肪含量高、熱量高、鹽分高及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含量低的本性。且不論其添加中藥能否起效,無節制地食用餅乾本身對血糖控制和體重控制就十分不利了。
  3. 養身蜜餞、果脯:蜜餞、果脯含有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同時,糖分、鹽分都很高。那麼加入所謂中藥以後性質就完全改變了嗎?答案是並沒有。想用狂吃“阿膠蜜棗”達到補血益氣的朋友,小心先帶來高血糖和肥胖。
  4. 薄荷糖:在糖果裡面加入薄荷成分,有一定的清利咽喉功效,但薄荷成分真的很少很少,含幾粒潤潤喉可以,不要期待它產生什麼明顯的藥物作用。攝入太多糖還會加重胰臟負擔,容易患上糖尿病。
中藥零食吃不對易傷身

選對中藥零食才養生

那麼真正的中藥零食有哪些呢?食用時有什麼注意事項?

常見的中藥零食包括龜苓膏、酸梅湯、山楂片、龍眼肉、葛根粉、紅糖薑茶等。這些中藥零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在製作過程中多加入了其他改善口味的物質,也不宜大量、長期食用。即便是製作時原材料貨真價實,這些零食也並非適合每個人。

1.龜苓膏

功效: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潤腸通便。

適宜:口乾、煩躁、面部痤瘡、習慣性便秘者。

注意:脾胃虛弱者、生理期女性及孕婦不宜多食。

2.酸梅湯

功效:生津止渴,平降肝火,消食健脾。

適宜:口乾、食慾不佳、食肉類過多者。

注意:大便偏稀、感冒患者、兒童、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3.山楂片

功效:消肉食積,活血化瘀,降低血脂。

適宜: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者。

注意:腸胃功能較弱者、兒童不宜多食,孕婦、糖尿病患者不宜吃。

4.龍眼肉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寧神,健脾止瀉。

適宜:氣血不足、神經衰弱、失眠健忘、體質虛寒者。

注意:有大便乾燥、口乾、上火等症狀者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5.葛根粉

功效:解熱除煩,生津止渴。

適宜:消瘦、免疫力低、記憶水平下降、貧血和水腫者。

注意:體溼寒重、低血壓、低血糖者不宜食用。

6.紅糖薑茶

功效:祛寒除溼,健脾開胃,止痛止嘔。

適宜:宮寒者於經期適量服用,有助於緩解痛經。

注意:陰虛內熱、肝火大、風熱感冒及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總之,吃中藥零食前需要先判斷自己的體質,不可無節制地食用,必要時可以諮詢醫師或藥師。


程風敏 熊志翔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