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如今不管是在商場裡,還是在大街上,推拉門都被廣泛應用。推拉門是一種家庭常用門,源於中國,經中國文化傳至朝鮮、日本。最初的推拉門只用於臥室或更衣間衣櫃的推拉門,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裝修手段的多樣化,從傳統的板材表面,到玻璃、布藝、藤編、鋁合金型材,從推拉門、摺疊門到隔斷門,推拉門的功能和使用範圍在不斷擴展。 具體時間無從考證,但可以從中國的一些古畫上看到零散的推拉門,例如宋代的山水畫,就有推拉門。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宋《營造法式》中記載的格子門

我們經常看到推拉門的外側寫著“推”字、內側寫著“拉”字,這是為什麼呢?二者能不能調換呢?欲知如何,我們先來了解下“推”和“拉”,這二字是的起源。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推,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說的:“排也。從手隹聲。他回切 ”。形聲字,從篆書當中可以看出,左邊的手(扌)表意,表示用手推。右邊的隹表聲,隹短尾鳥喜歡向外飛,推取其向外之意。本義:手向外用力使物體移動或向前移動。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拉,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說的:“摧也。從手立聲。盧合切”。會意字。從手(扌),從立(站人),以將人扳倒表示摧折之意。本意是摧折,引申為牽動。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現在很多人在打開推拉門時,都沒注意到門上的提升,或者也比較隨意。試想一下,當你在裡面要開門出去時,不是往裡拉而是往外推,而這時如果剛好有人經過,不小心撞到別人就不好了。而對於店家而言,當然是希望客戶能夠推門而入,把財招進來,而不是拉門,把財向外流失。一個小小的動作,有時候正可以反映出個人的文化素養。在生活中,多細心點,利人也利己。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下面給大家分享鄧石如篆書《千字文》作品賞析: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從“推”、“拉”兩個不經意的小細節中,看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