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國」醫療新時代 AI助力醫生提高診療水平

今年的8月19日,是中國首個醫師節,這是繼護士節、記者節、教師節後,中國的第四個行業性節日。如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高醫生診療水平?如何助力醫生成為智能醫生、醫院成為智慧醫院?這是新時代下醫療行業的新課題。

“目前,我國醫療行業還處在一個很碎片狀、不成熟的狀態,行業也存在著大量的信息孤島和碎片。”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資源整合對於醫療行業來說勢在必行。尤其是在“互聯網+健康”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也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搭建處方共享平臺 助力醫藥分家

隨著醫改的深入,醫藥分家和處方外流的趨勢愈發明顯。然而,在實際執行中,處方外流存在不少難點亟待解決。“比如過去手寫處方,藥店無法辨識真假,存在騙保等行為。要信息真實、可追溯,必須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付鋼表示。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醫藥流通企業設立了自己的藥房,比如上海醫藥在2015年成立了上藥雲健康;另一方面,第三方信息平臺也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例如騰訊微信與柳州工人醫院合作,柳州工人醫院上線“院外處方流轉”服務。

對比兩者的差異,付鋼認為,第三方平臺或許更公平。“只要擁有了GSP認證、達到了相關標準的藥店都能接入平臺,按照市場化的方式來競爭,更符合國家既定方針。” 付鋼表示。

作為第三方平臺,百洋醫藥的易複診第三方處方共享平臺,實現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以及藥店零售信息的互通互聯和實時共享,提升醫院診療能力和規範藥店處方藥合規銷售。據付鋼介紹,“易複診”是完整專業的企-醫-患-店-保鏈接和服務平臺,通過處方共享平臺可聯合藥店、醫聯體、社區為醫院建立遠程接診點。

2017年5月,該平臺在廣西梧州得到了落地。隨後,梧州市20餘家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與百餘家藥店共同接入該平臺。平臺直接連接醫院HIS系統,在醫患面診時,醫生根據患者的需求開出處方,平臺將處方信息短信告知患者,患者自主選擇到任何一家平臺藥店完成線下購藥。據悉,易複診系統目前已經覆蓋10餘省,陸續落地醫院100多家,截止2018年5月累計流轉處方近10萬張。

搭檔IBM、飛利浦 引進國際前沿技術

除了緊跟國內趨勢外,百洋也將目光放到了國際市場。近年來,百洋智能科技展開了與IBM Watson、飛利浦、甲骨文等國際頂尖科技公司的合作,陸續引進了Watson腫瘤解決方案、Watson基因解決方案、飛利浦星雲3D影像數據中心等產品,最終形成了BSmartD(百洋智能醫療雲服務集成平臺)。

在諸多合作中,IBM的Watson腫瘤解決方案所取得的成績最為亮眼。付鋼指出,中國醫患之間存信任障礙,外加自費比例較高,患者需要一個相對中立的第三方提供意見、幫助決策,而Watson腫瘤解決方案恰好能填補這一空白。付鋼表示,Watson腫瘤解決方案和MSKCC(“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給出的方案有90%以上的符合度,能在決策參考、第二意見和科研等多個場景發揮作用。截至目前,Watson腫瘤解決方案在中國已覆蓋全國22省,43個城市的近80家醫院和醫療機構。

對於引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付鋼表示,這不是簡單的漢化,而是一個本土化集成的解決方案。“比如基於Watson基因的數據智能化結構能力,我們發展了系統醫學評估,可以對腫瘤負荷等多項指標做系統分析和評估,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基因測序上。” 付鋼解釋說。

而對於中國本土情況,付鋼表示還在進一步探索中,“國內絕大部分醫院,病歷不是結構化的,書寫的病歷質量還存在問題,有瑕疵的數據去訓練人工智能效果可能不會太理想。”付鋼表示。“不過,國內一些頂尖醫院也開始嘗試變革,未來一定還有一些中國本土數據支撐的人工智能會很快進入市場。”他補充道。

“我們將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希望能夠在算法和數據結構方面與本土知識產權融合,腫瘤只是第一步,未來會嘗試攻克更多的醫學難題。”付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