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文鈔|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爲真修

學文鈔|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

原文節選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未達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則此理方能彰顯,故名為造。心具即理體,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

❖❖❖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二

•復馬契西居士書九

參考今譯

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說:“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這是沒有通達理性,而只是依事相修持。“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是自心本性,原本就具足這個理。心造是依自心本具之理而起修持,那麼這個理,方才能夠彰顯,所以名為造。心具就是理體,心造就是事修。心具就是“是心是佛”,心造就是“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就是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就是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然悟理而仍然不廢棄事修,才是真修。

——如誠法師譯

學文鈔|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