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帶走》:誰不是在一邊失去一邊學會珍惜中長大

之前聽別人說,很快像姨媽、二叔、三舅、姑姑、表哥、表姐這樣的稱謂會消失,可能只會出現在一塊錢聽一段的《輩分歌》裡了。

如若真如此言,那麼親情的構架就相對單薄了很多。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強調過早獨立的同時,也有著缺乏基本的同理心的隱患,甚至在面對成長的孤獨時也會越發的無助。而於8月17日公映的《快把我哥帶走》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聚焦一對兄妹的嬉笑怒罵、分分合合,給了我們這代人一種心靈的慰藉,在兩個小時的光影裡感受了一番兄妹情的溫暖與感動。

《快把我哥帶走》:誰不是在一邊失去一邊學會珍惜中長大

主角是一對叫時分和時秒的兄妹,對於兩人的名字,男主彭昱暢是這麼解釋的:時分和時秒,我們就像被固定在表上的分針和秒針,縱然步伐速度不同,但我堅信你會在前方等我匯合,我也會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整部電影所營造的矛盾衝突也正是在這種速率的差異中,作為妹妹的時秒受不了哥哥時分的自私自利,指責他從不為這個家著想,所有的惡搞在時秒看來只有厭惡沒有幽默。時分故意調晚鬧鐘,故意搶她最愛吃的烤腸,故意在父母吵架時顯得若無其事,故意逼迫她去商場撈浪味仙集卡牌,當你看前半段時也會覺得時秒怎麼攤上這麼一個哥哥,也會不由的疑問時分難道就不能成熟一點嗎?可當你看完後半段一點點揭開伏筆,才意識到那個看似在成長的路上落後的哥哥時分,才是那個故意放慢速度甘願給妹妹當後盾的分針。

《快把我哥帶走》:誰不是在一邊失去一邊學會珍惜中長大

作為過來人的我們最終才意識到,這或許正是在那個青春年少裡最為典型的任性了。妹妹時秒還沒準備好接受周圍的變化,只能在她最為親密的哥哥身上不停的刷著存在感。不管是給哥哥打小報告,還是當眾跟哥哥幹架,亦或是在父母吵架時拆穿哥哥的詭計,她極力的在家庭和學校這兩種環境中凸顯自己的強大和正確,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她的歇斯底里,和哥哥時分的一如既往的嘻嘻哈哈。這背後正是面對成長帶來的煩惱時,哥哥早已學會接受並泰然面對,而妹妹卻因為有個哥哥可以發洩,順勢將一切的問題轉嫁給了哥哥,從而減輕心理上的負擔。

《快把我哥帶走》:誰不是在一邊失去一邊學會珍惜中長大

可當同樣的問題出現在好友妙妙身上時,卻有了另一番景象。時秒生日許願“快把我哥帶走”,結果自己的煩人哥哥成了好友妙妙的哥哥,同時給了時秒一次重新認識自己哥哥時分的機會。所有的惡搞和詭計在妙妙身上覆現,跟著面臨的家庭問題父親酗酒導致父母離異也變成了妙妙家裡的問題,這兩件本來不搭邊的事情,因為審視角度的不同一下子讓時秒醒悟過來。哥哥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對妹妹的無限保護,他不想讓妹妹過早的知道生活的不易,也怕她因為家庭的破裂而受到傷害,同時他也不是妹妹所說的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用自己更為內斂和樂觀的方式悄悄抵抗著著周遭的坎坷。父親酗酒他就背父親回家,沒人做飯他就把一碗大雜燴拆成一週吃,買不起電動車他就靠集卡去贏取獎品送給妹妹,即便是面對父母離異後誰跟誰的問題,他也選擇讓自己多承擔一些。什麼轉學什麼回到鄉下什麼照顧父親都由哥哥來,妹妹的生活應該是美好的,即便是要奪走他也想努力爭取晚一點。

《快把我哥帶走》:誰不是在一邊失去一邊學會珍惜中長大

就這樣,那些獨屬於青春期的患得患失讓我們不停的成長:父母是我們的,但他們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要接受他們有一天不再是我們隨時避風的港灣的現實;怕黑並沒有那麼難克服,哥哥可以為你修感應燈,但終有一天你要學會睡前自己關燈;並不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真相,也許他們的蠢笨都是假裝的,瞭解他人先從尊重開始;有個哥哥是一種恩賜,這種幸福不要等到失去後才珍惜。最後,成長就是從逃避變成面對,儘管痛苦,無人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