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多縣六措並舉抓黨建促脫貧

稱多縣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原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於抓黨建促脫貧的各項決策部署,準確把握抓黨建促脫貧的結合點和發力點,強化責任意識擔當,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凝聚黨群幹群合力,助力新時代脫貧攻堅收官戰。

抓主體責任,紮根工作一線促脫貧。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領隊,23名縣級領導齊力共抓,深入聯點村社踐行“一線”工作法,尤其針對扎朵鎮和清水河鎮易地搬遷、精準扶貧主戰場,實行了縣委書記、縣長包鄉(鎮),縣級幹部聯村,科級幹部聯戶的辦法,確保1333戶5057人的易地搬遷住房、水、電、圍牆、大門、硬化等建設項目順利完成。成立由縣黨政一把手為雙組長的精準脫貧攻堅專項領導小組,與縣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交叉任職,確保抓黨建與促脫貧工作同向發力;層層簽訂縣鄉村三級抓黨建促脫貧目標責任書,提高脫貧攻堅工作在年終考核中的分值佔比,實行“一票否決”制。建立“副縣級領導幹部聯鄉鎮、科級領導幹部掛點、工作隊駐村、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工作責任制,為衝刺全縣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抓幫扶機制,凝聚黨群合力促脫貧。落實“雙幫”工作機制,確保黨的溫暖傳輸常“在線”。按照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幹部的要求和“四看、五問、六查”(看家庭住房、看生活條件、看人員狀況、看糧食庫存,問收入、問生產、問困難、問政策、問意見,查對象納入準不準、致貧原因準不準、扶貧政策實不實、幹群關係好不好、矛盾糾紛有沒有)的程序,全縣組織66家單位聯繫57個行政村,2000多名黨員幹部聯繫5508個貧困戶進行結對認親,做到了聯繫貧困村、貧困戶全覆蓋。今年以來,各派出單位領導走訪慰問聯點村132次,幫助物資摺合人民幣619130元;黨員幹部職工走訪慰問聯點貧困戶1890次,幫扶物資摺合人民幣398331元,做到了扶真貧、真扶貧,形成了抓扶貧工作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導向和濃厚氛圍。全縣57個行政村共下派57支駐村工作隊伍和221名精銳工作隊員,其中省級下派2名,州級下派11名,縣級下派57名,鄉鎮下派56名。確保幫扶不漏一村一戶一人,實現精準幫扶全覆蓋。

抓隊伍建設,夯實黨的根基促脫貧。抓住隊伍建設,就等於抓住了扶貧這一火車的引擎,把提升村級隊伍建設作為抓黨建促脫貧的重點任務來抓實抓細。2017年村級換屆著重從致富帶頭人、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返鄉高校畢業生等人員中選優配強村級班子,加強基層組織的力量,對新一屆130名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集中輪訓和組織外出培訓,加強了村級組織的黨性教育,提高發展經濟能力。依託“三基”幹部學院,分層分類對村級幹部、農牧民黨員和後備幹部進行教育培訓。今年,向州“三基”幹部學院選派了7名學員;全縣第一批“三基”幹部學院稱多分院45名村級後備幹部學員已結業。第二批“三基”幹部學院村“兩委”班子培訓班已開班。選派省、州、縣57名優秀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進一步配強村級組織隊伍。截止去年年底,駐村第一書記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和個人特長,積極協調落實項目72個。(如:省發改委投入項目資金3080萬元用於修建歇武鎮崗日達至拉布鄉蘭達村全長44公里公路工程。投入項目資金400萬元用於蘭達村境內的土登寺、扎西尼姑寺及東科社、讓那社部分區域防洪設施建設;省衛計委選派駐歇武鎮直門達村第一書記,為直門達村村民飲水工程投入63萬,為歇武鎮衛生院基礎設施維修改造投入了42萬元)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走訪群眾12.4萬餘人次,代理代辦群眾事務6000多件,幫扶困難群眾7000多人次,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2000多個。通過精銳力量配齊配強村級組織隊伍,有效夯實了黨的基礎,為促進脫貧攻堅完美收官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抓“掃黑除惡”,營造和諧環境促脫貧。稱多縣始終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要抓手。以村級組織為主戰場,發揮黨組織在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和凝聚群眾方面的職能作用,以增強自身“免疫”,剷除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以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群眾深惡痛絕的賭博、阻礙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實施等問題為突破口,深入各鄉鎮和57個行政村,開展了“村霸”專項整治摸底調查工作,建立動態管理臺帳。組織公安等部門進行全覆蓋式、滾動式、地毯式摸排,針對歇武鎮聚眾賭博行為,進行了全面整治,依法懲治賭博人員、沒收賭資和賭局,並集中在歇武鎮廣場統一銷燬。針對寺院挑頭僧侶引發矛盾的問題,整治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寺院僧侶進行說服教育,使其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以強化黨組織引領創建和諧的社會環境,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抓集體經濟,夯實組織建設促脫貧。以省、州關於村集體經濟“破零”工作有關要求為指導,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縣鄉村三級聯動領導機制。著重在建好村級班子、建好黨員隊伍、教育引導群眾、支部書記當好“領頭羊”等四個方面做足功課,強化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在村黨組織的引領下,各村依託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區域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闖出了一條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主型,文化旅遊、民族特色產品加工銷售、購置農用機械、租賃商鋪等方式為輔的村集體經濟發展之路。充分利用太陽能生態環保資源,總投資1150萬元,在貧困村開展光伏扶貧項目建設項目,項目建設點在曲麻萊縣;在非貧困村實施村集體經濟建設項目,每村投資40萬元,共計1360萬元。確保集體經濟帶動個體效益,集體利益轉化個體分紅。實施扶貧生態產業園建設項目:以犛牛酸奶加工、犛牛肉熟食生產、巴顏喀拉犛牛乳業養殖、牛毛帳篷加工為抓手,投資1500萬元,輻射帶動珍秦鎮、稱文鎮和清水河鎮的所有貧困戶,加快村集體經濟“破零”到提升效益的轉變步伐。

1、凡本網註明“來源:玉樹黨建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玉樹黨建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玉樹黨建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未註明“來源:玉樹黨建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來源,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