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師範學院升本八年科研路(上):三足鼎立,撐起科研美麗星空

鄭州師範學院的科研工作立足於學科發展、專業發展、特色發展,圍繞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建設,堅持科研工作的重心地位和先導作用,依靠科學研究,真正提升教學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培養高素質人才,打造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科研道路,撐起一片美麗的科研星空。

■史俊庭

河南鄭州黃河南岸灘地有一個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的地方,這裡有一個院子分佈著數棟溫室大棚,平日裡門可羅雀。然而從這裡運出去的蝴蝶蘭種苗,卻曾影響著鄭州及周邊地區春節期間蝴蝶蘭的供應。現如今,另外一種蘭科植物主導品種——石斛又在這裡生根發芽,並迅速影響著全國的石斛產業。

撐起這些事業的是鄭州師範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崔波教授帶領的生物技術研究所科研團隊。從2010年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本更名為鄭州師範學院(以下簡稱鄭州師院)以來,該校的科研工作立足於學科發展、專業發展、特色發展,圍繞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建設,堅持科研工作的重心地位和先導作用,依靠科學研究,真正提升教學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培養高素質人才,打造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科研道路,撐起一片美麗的科研星空。

學科發展源於優秀的平臺建設

2015年,觀賞藥用蘭花河南省工程實驗室作為鄭州師院第一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獲批。該工程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以蘭科植物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研究蘭花的育種和繁育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

“在這個平臺上,從對蝴蝶蘭分子育種的長遠且符合市場需求的規劃上,我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花期調控育種,花型、花色、花香等花性狀育種,抗性育種等三方面。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河南野生石斛和優質白芨的栽培種植研究,參考原生境的生態環境,模擬出最優的仿野生人工栽培環境,建立了石斛和白芨規範化種植基地,制定出了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實驗室成員袁秀雲教授說。

2017年,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於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一年後的3月31日,鄭州師院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共建了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堅持“立足鄭州、站位全國、服務大局、服務決策”,聚焦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歷史性任務,著眼河南省委省政府、鄭州市委市政府關注的熱點、難點與重點問題,積極開展應用對策和決策諮詢研究,充分發揮資政建言和社會服務功能,為黨委政府提供理論參考與決策依據,致力打造全省決策諮詢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知名智庫。

2018年6月,鄭州師院將和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韓國Hanbit精神康復醫院共建該校的第一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實驗室的負責人、鄭州師院副教授晉爭說,“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是行為與認知科學,我們將立足認知與行為的基礎研究,開展相關領域多學科交叉應用研究,密切聯繫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藉助於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技術,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能力。”

升本以來,鄭州師院進一步加大了科研平臺建設力度,通過頂層設計、整合資源和創新體制機制,積極組織申報和建設各級各類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研究平臺。截至目前,該校相繼獲批、自建了一個以觀賞藥用蘭花河南省工程實驗室為基礎的省級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和河南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研究院兩個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軟件科學研究中心、教育與心理學研究中心、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等4個校級研究中心,19個學院研究中心。

2017年,鄭州師院成功獲批河南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並已招收聯合培養博士後3人。“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的獲批預示著我校在科技研發平臺建設、產學研結合、高層次人才吸納、培養和隊伍建設方面有了新的進展。”鄭州師院副校長蔣麗珠說。

科研標杆夯實創新基石、激發創新活力

人才是學校發展的基石,人才隊伍建設是學校科研進步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為了樹立科研創新標杆、培養科研創新意識、激發科研創新活力、弘揚科研創新精神,鄭州師院升本後通過挖掘骨幹、培育重點,凝練重點方向,形成了以領軍人才為核心、梯隊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

2013年,時任鄭州師院校長的趙健在該校第一次科研工作大會上首次提出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積極培養代表鄭州師院水平的科研帶頭人和科研團隊,力爭在3年內重點培養10名左右在河南省內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學術、學科帶頭人,組建5到7個穩健的科研團隊,建成1到2個省級優秀科研團隊。

2017年9月召開的鄭州師院第三次科研工作大會上,該校校長孫先科的大會主題報告首次提到該校人才引進取得的成果:從2015年到2017年的兩年內,鄭州師院共派出教師進修5名,培養和接收博士學位人才25名,新增校級科研創新團隊10個,河南省科研創新人才2人、嵩山學者2人。截至目前,鄭州師院的人才結構中還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名。

孫先科說,“作為一所年輕的本科院校,跟一流的大學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些年的努力,著實讓我們的科研隊伍的職稱、學歷、年齡、學緣結構更趨合理,人才梯隊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2018年,為了進一步提升鄭州師院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科研合作氛圍、凝聚和穩定一批優秀人才、形成優秀人才的團隊效應、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該校評選了10個校級創新團隊,分佈在地理環境仿真、環境催化、可信計算與大數據、蘭花種質資源開發與產業化、認知科學與行為研究、特殊教育、新型功能性材料、信息安全、植物資源與利用、中國現當代文學等十個領域。

“從此次評選的十個創新團隊不難看出,他們立足於鄭州師院的辦學宗旨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在突出特殊教育、蘭花種質資源等積累多年的優秀學科的同時,繼續拓寬認知科學與行為研究、新型功能性材料、環境催化等社會服務較強的領域,力爭以培養優秀創新群體和領軍人物為核心,形成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鄭州師院科研處處長鬍明生說。

用心打造產出高質量成果

“目前,我們已在無幀內失真漂移的H.265視頻魯棒隱寫方法和3D H.264視頻的無幀內失真漂移隱寫方法上填補了國內空白,研究成果可直接指導構建H.264視頻隱秘通信平臺,支持我國在軍事、外交和重要商務領域的特殊應用。”鄭州師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教授劉雲霞說。

2014年5月,鄭州師院物理與電子科學系的唐亞楠博士在著名期刊《碳》上發表論文,報道其在石墨烯負載非貴金屬催化劑方面獲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成為該校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科研論文。

唐亞楠採用不同的修飾方式來調控石墨烯的結構和表面活性,通過觀察氧氣和一氧化碳吸附特性、催化氧化反應及其能量勢壘大小來測試石墨烯基材料的氣敏和催化特性,為研發低廉高效的新型碳基功能材料提供重要參考。

2017年5月和12月,同為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科研人員的李成剛博士先後兩次在《科學報告》上發表兩篇論文,報道了在團簇結構及物性方面的研究進展。這是鄭州師院教師首次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發表重大研究成果。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戴憲起提及這件事時說:“李成剛取得的成果是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用每天的早到晚歸換來的,是他用心做科研的結果。”

2015年,晉爭和合作者以“控制你的思想,讓你有責任感”為題目,在著名國際刊物《心理學前沿》上發表論文,這是河南省學者以第一和通訊作者在心理學領域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論文。

晉爭說,心理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是長期困擾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以中國哲學為代表的東方哲學體系豐富性和科學性能媲美同時期的西方,但因未能直接演變為現代心理學的科學理論體系基礎,其科學性一直飽受西方學者質疑。

為此,晉爭和美國耶魯大學哈斯金斯實驗室、康涅狄格大學的合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創造出人類能有目的地改變知覺的現象,並提出了一個新的範式,用類似於“氣”的變量試圖突破現代心理學研究的侷限解釋這些現象。該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西方的數種心理學刊物上。

“這代表著我們提出的範式正在接受科學的評價,也意味著我們應該走出西方傳統哲學(包括近代哲學)把主體與客體相分離的束縛,打破經驗實證方法一統天下的局面,用後現代主義者主張的人與自然應該和諧交融的東方哲學理念重新審視目前門派林立的心理學範式。”晉爭說。

在鄭州師院近日舉辦的首屆風尚人物評選中,唐亞楠和晉爭作為該校年輕科研人員代表,共同獲得了鄭州師院首屆風尚人物。在鄭州師院,正是唐亞楠、晉爭、李成剛等博士們的努力,撐起了一所年輕的本科大學在科研上的成就。

據悉,鄭州師院升本以來,獲批國家重點研發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78項、地廳級課題566項,橫向項目39項;各級各類科研經費到賬總額1950.6萬元。同時,該校的科研成果數量和層次都有了明顯提升。全校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達到5215篇,出版學術著作、教材等225部,申請專利207項,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6項,地廳級成果獎1137項。

近日,唐亞楠的又一個研究成果將在《化學新雜誌》上發表,這一次他的研究成果將以該期雜誌封面的形式出現。“唐亞楠一直保持著他的科研狀態,這是他多年用心進行科研工作的一次優秀總結。”戴憲起說。

《中國科學報》 (2018-06-12 第7版 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