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多在感冒和發炎時找上門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不但負責排洩廢物和體內毒素,同時也調節著血壓,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並對血液和骨骼等器官的正常運行起著保護作用。秋季被認為是補腎最好的時節,每個人都知道腎臟與健康息息相關,但如何保護腎臟可謂知易行難。腎臟病都有哪些表現?熬夜、憋尿會對腎臟產生多大損害?腎臟病如何早發現?有何早期症狀?

腎病多在感冒和發炎時找上門

每天有多少尿量才算健康?

腎臟是個天然的“篩子”,似蠶豆狀,左右兩個分佈在腰部脊柱兩側,不停地過濾血液,把有用的東西留在血液內,代謝的廢物隨尿液排出體外。“腎有六大功能,這其中,過濾作用最關鍵。”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腎臟科主任胡昭介紹,腎臟還像一個水壩,通過調節來穩定身體內平衡,除了排洩身體廢物和尿液外,還能保持水鈉平衡、酸鹼平衡,從而維持身體中的酸鹼和各種離子水平。

腎臟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除了掌管過濾大任外,腎臟主要產生三種重要激素,分泌能夠調節全身血壓的腎素、促進骨髓造血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和促進骨骼成熟的骨化三醇。

腎臟如此重要,那咋樣才算正常呢?“最簡單的判定方法是看尿量多少,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尿量一天約為1500-2500毫升。”胡昭強調,除了尿液之外,大便、呼吸道以及皮膚所排出的水分大約在500-800毫升左右,人體每天的尿量不低於1000毫升,才能保證代謝產物和毒物的有效排出。“正常成人如果達到每日正常尿量,可以說明腎臟功能基本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正常人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如果白天排尿超過6次,夜間起夜超過2次,則可能屬於尿頻情況。”

查尿常規可早期發現腎臟病

腎臟病一般是指慢性腎臟病,中國慢性腎臟病發病率10.8%。胡昭主任介紹,腎臟病分三大類,一類是原發性腎臟病,包括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第二類是繼發性腎臟病,也就是指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傷、狼瘡性腎炎等;而第三類就是遺傳性腎臟病,例如多囊腎病。“我國最常見的慢性腎臟病是慢性腎小球腎炎,以成年男性多見,其次是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傷、遺傳性腎病等。”胡昭解釋。

腎臟病屬於免疫性疾病,相比於因鏈球菌感染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引起的急性腎小球腎炎來說,慢性腎小球腎炎發病原因較多,牽扯到感染、生活習慣、勞累、遺傳問題、藥物影響等多方面。

如何做到腎臟疾病的早發現呢?“每年至少查體一次,尤其是尿檢查,或當感覺有明顯乏力、腰痠背痛、全身不適、排尿異常等症狀時,一定要做個尿常規,保證腎病被及早發現;當出現感冒、牙齦炎、扁桃體炎等炎症狀態下,更容易引發腎臟病。”胡昭強調,腎臟具有強大的代償功能,發生病變後症狀往往非常隱匿,以至於被很多患者忽視。“經常查尿常規是腎臟病早發現的有效方法之一。”

出現水腫和泡沫尿應重視

患腎臟疾病後最容易自我發現的症狀是水腫和泡沫尿。

“眼瞼和下肢出現水腫可能意味著腎臟出了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腿脹不等於水腫,許多中老年人發生下肢腿脹就誤以為是腎臟疾病,這種恐慌是沒必要的。”胡昭說,中老年人一般在活動後腿脹比較明顯,並且下午比上午明顯,夜間經過休息後可以消失,這類沒有其他伴隨症狀的腿脹情況,不屬於腎性水腫。可能與老年性的退行性變化或血管、肌肉等病變有關。“腎臟病所表現的水腫多為眼瞼和下肢的水腫,持續存在,夜間休息不能好轉。”專家強調,判斷的標準是用拇指中等度用力,按壓腿部脛骨前位置,如果有凹陷就是水腫。

當出現“泡沫尿”時也應引起重視。當尿中蛋白、尿糖增多會出現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泡沫狀,不易消失,這時候應警惕出現蛋白尿;如果是泡沫較大,消失得非常快,則應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腎虛並非腎病

提到腎臟,大家都會想到腎虛的問題,事實上,西醫講腎臟疾病,是專指腎臟所患疾病,和中醫腎虛概念有很大不同,所謂的“腎虛”中醫觀念,範圍很寬泛,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

在腎虛方面,有兩個誤區值得關注,一個是“腰痠背痛不一定是腎虛”,另一個是“腎虛並非是腎臟出了毛病”。胡昭強調,腰痛除了腎臟有問題,更多時候可能是腰肌勞損、腰椎病等其他疾病,而夜尿頻多的話,年輕人可能是前列腺炎,中老年男性則有可能是前列腺肥大等疾病。這些疾病與腎虛的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卻完全不同,所以需要先檢查清楚後,根據實際情況準確治療。

“腎虛並非是腎臟出了毛病。”專家解釋,中醫腎虛是一個廣義的範圍,其功能涉及內分泌、泌尿、生殖等系統,臨床診治尚需中醫四診合參辨證,才能得出結論。也就是說,腎虛並不是指腎臟有了什麼疾病,相反,大部分腎虛的患者無論是腎臟的結構或是其他臟器的結構都沒有發生明顯的器質性改變。

中醫上腎陽虛的症狀為腰痠、四肢發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為“寒”的症狀,性功能不好也會導致腎陽虛。而腎陰虛的症狀為“熱”,主要有腰痠、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現代科學證明,當人發生腎虛時,會導致免疫力降低,腎臟的微循環系統亦會發生阻塞,腎絡呈現不通。

綠茶有護腎作用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憋尿的情況,胡昭主任明確“憋尿對膀胱有損傷,嚴重的憋尿會引起輸尿管的積水和腎積水,影響腎功能,這種情況很少,原則上憋尿不會引起腎衰更不會引起尿毒症。”相比於男性,女性憋尿情況較多,專家強調,如果長時間憋尿,會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增加婦科病的發病率、引起腎功能異常。

此外,在日常的腎臟養護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呢?

“感冒、牙齦炎、扁桃體炎等會對腎臟產生影響。”專家強調增加機體免疫力,將免疫屏障築得更牢固,防止細菌及病毒感染,特別要著重防止鏈球菌感染。科學飲食、充足睡眠、適當運動也是養護腎臟的關鍵。飲食方面,要少吃大魚大肉,不喝啤酒。吃太多蛋白類食物,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負擔。大量飲酒易導致高尿酸血癥,這些習慣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危害腎臟健康。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等,因此在飲水量上,建議每天至少喝水1000-1500毫升。“經過研究發現,綠茶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胡昭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