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集结号,老人为战友守墓40年,如今老人不在了,子承父业


图片上的这位老人叫潘长泰。他是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王浩村人。老人是1928年3月出生。1945年参军,1952年复员。老共产党员,他是周围几个村子的“大名人”,因为在他退伍后,为无名烈士守墓达40多年。为此还获得了阿里公益二等奖。

这个故事害得从老人小时候说起,根据老人的回忆,当时是八路军与近千名日伪军打遭遇战。其中两名年轻的小战士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就在老人的村里养伤。但不幸的是因伤势过重,两名小战士牺牲了。村里人将两名战士埋在了村东的棉花地里,竖了块木牌做标记。但是还是少年的潘长泰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来,其中一名烈士的家人找来,迁走了坟。剩下的一个,一直无人问津。

正因为这件事的影响,1945年,潘长泰也参军加入了八路军,加入了博兴县独立营而且,他先后参加过南麻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及建国初的剿匪战。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立下不少战功,当然也多次受伤。图文老人在展示自己受过的炸弹碎片伤。


潘长泰本来以为打跑了鬼子就能回家了,谁知道这一走就是7年,1952年潘长泰复员回到了家乡,回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当年那名无名战士。他发现当年立木牌标记已经没有了,而且坟上长满了荒草,看上去非常荒凉。想想自己参军的经历,他感触颇多。决定为这位不知道姓名的老战友从新修建坟墓。并且每年为他扫墓。

潘长泰这一坚守就长达40多年,他常常在没事的时候就去墓地看看,给这位烈士除除草、填填土、打扫一下卫生等等。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他都要给这位战友烧点纸,送点贡品。给战士讲讲现在幸福的生活,常常讲的自己也热泪盈眶。随着他年龄增大,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位无名战士,潘长泰的努力下,在2013年,无名烈士墓被迁到新建的博兴烈士陵园里。

不幸的是,2018年老人离开了我们,清明节,他去儿子潘行光,带上父亲潘长泰的照片,准备好扫墓的祭品,早早的就来到博兴烈士陵园里。为父亲和那位无名战士扫墓。这也是潘长泰的遗愿。他的儿子将继续坚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