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二胎還要扣錢交稅?這算哪門子道理……


不生二胎还要扣钱交税?这算哪门子道理……

人口年增長率預估(2010-2050)

上週,有省級機關報署名文章《提高生育率: 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完整內容可參見“長江產經智庫”的《張曄、劉志彪 | 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從中可看出,公眾沒有對文章斷章取義)。文章主要內容包括:

1、指出趨勢: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臨斷崖式下跌。

2、提出目標:提高生育率應成為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面臨的新任務。

3、提出短、中、長期應對政策建議:其中,中期內,建議建立生育基金制度,並妥善利用好存量的社會撫養費,通過花費較小的經濟手段來鼓勵家庭生育;延長產假並建立育兒假制度;制定鼓勵生育的住房政策,等等。

“建立生育基金制度”具體是指:

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儘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生育基金採用現收現付制,即個人累計繳納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於政府對其他家庭的生育補貼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國家財政補貼。

這段話很快就被當做重點拎出,迅速在社交媒體蔓延,引發民眾討論,直指與此前計劃生育政策的巨大轉變,以及對交錢的抗拒。


而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胡繼曄在就“生育基金”的相關問題接受國富智庫專訪時表示,未來不僅可以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來鼓勵生育,還要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

此後,財新網撰文《生育基金建議引熱議,強制生育錯在哪兒?》認為《提高生育率: 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中,目標是對的,措施是錯的,並指出了一些操作上的難度,例如退休時未取出的基金如何計算通脹,自由職業者應該如何繳納……


不想生孩子的癥結在哪裡?

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在一定的發展階段,隨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生育率會不斷下降。而在國內,也大致可以看出,某地區的人口出生率、增長率,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正相關的關係。全國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十個省市中(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北京,江蘇,上海,浙江,陝西,西藏),有7個城市是發達省份。

但是目前這波輿論顯示,人們不想生孩子的原因還是沒錢。豈不是和上述結論矛盾?究其原因,是消費水平很高,房價高、物價高,然而

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並不高。這也和財富相應集中有關係,整體經濟水平是上去了,但是隻集中在頭部少數人手中,不富裕的仍然佔大多數。

不生二胎还要扣钱交税?这算哪门子道理……

另外,隨著人們整體認知水平的提高,對於養育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但這背後需要承擔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早在2013年的一份“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就已顯示,北上廣深的成本就已均超200萬,經過了幾年的通貨膨脹,想必又有不少增長。

而富人不想生孩子的原因是什麼呢?主要來自於社會配套服務的不完善,以及資源的有限性。生育孩子不僅需要金錢,還需要相關的醫療、教育配套資源。拿上海來說,入托、上幼兒園、幼升小、小升初一路面臨的打怪升級,可能並不是只靠錢就能解決的。一個孩子就已經足夠父母操心了,哪裡還敢生二胎?

不生二胎还要扣钱交税?这算哪门子道理……

攜程聯合創始人、人口學家梁建章從2011年開始,就通過各種公開渠道為提高人口危機的受關注度而奔走疾呼,他書裡那句口號—“中國人可以多生!需要多生!”讓許多人記憶猶新。今年7月,攜程更是宣佈,將在公司內部拓寬生育基金的內容與使用範圍,為中高級女性管理者提供10萬元-200萬元不等的費用,及不超過7天的帶薪休假,使她們能享有凍卵等高科技輔助生育福利。

在驚呼梁建章意識超前、措施給力的同時,我們不免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女性的文化水平、職業發展水平已經較此前大大提高,女性已經在工作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中斷職業生涯之路生育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是極大的挑戰。對於孕育孩子的母親來說,再次迴歸職場不僅職位有可能不再屬於你,還非常有可能面臨與社會脫節的危險,畢竟,互聯網時代社會的發展是如此飛速。

其他國家如何提高生育率?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人口基數、地理面積、經濟發展水平與特徵、意識形態等等都不同,所以其他國家的辦法也只能是參考。而且,從報道看來,除了俄羅斯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其他國家效果都是一般。

不生二胎还要扣钱交税?这算哪门子道理……

俄羅斯政府為了扭轉人口負增長可謂是煞費苦心。在俄羅斯,生育子女多的婦女會被人們稱為“英雄母親”,不僅放產假3年,而且工資獎金照發,職位保留到產假期滿。近些年的生育鼓勵政策,不僅讓俄羅斯的生育率從1999年的1.16回升到2012年的1.6,走出了“低生育率陷阱”,俄羅斯的出生率更是提高了30%。

其他國家鼓勵生育的措施也不外乎給予更多的產假,包括給父親產假,以及各種名目的補貼。

口袋君說

生育,和其他很多事情不一樣,它的不可計劃性還在於,這件事是帶有感情色彩的,含飴弄孫,膝下承歡,“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生育,仍然是很多人的夢想。

然而,巨大的育兒壓力,熄滅了很多人的夢想。

國家還是要想方設法讓全體人民錢包鼓起來,完善社會服務體系,解決人們生育的後顧之憂,才有可能提高生育率。

生還是不生,這是個問題。

注:本文資料來自於網絡,不代表作者觀點

作者:家長口袋是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開發的智能在線教育平臺,針對3-8歲低齡家長,以擇校為切入口,以升學為服務場景,提供思維訓練與幼小銜接課程,幫助家長解決擇校問題,緩解升學焦慮。歡迎大家關注家長口袋(ID:jiazhangkoudai)

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二字,並按照轉載要求來轉載,否則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