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謳歌新時代中華文明《頌化經》有感跋語之六

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謳歌新時代中華文明《頌化經》有感跋語之六

《頌化經》跋語之六作者張和平

筆者有幸讀到生逢其時的時代文化經典之作《頌化經》,堪稱先睹為快。欣賞《頌化經》文釆之美,如詩如畫,引人入勝; 縱觀《頌化經》內容之豐,如入思想寶庫,滿目瑰麗。品一口香茗,讀一句經文,彷彿都會有一幅“潑墨化情”、栩栩如生的畫面相映生成,並在腦海中浮現。通讀整篇經文,佳句連連,情趣萬千,猶如在知識的長廊、思想的殿堂播放一部關於人生閱歷、道德修煉的記錄大片,繪聲繪色,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

曾記得,在我十五歲時讀過老子所著的《道德經》,雖感深奧,似懂非懂,但因其魅力無限,我還是百讀不厭,越讀內心越氣豪、越殊勝。時如穿梭,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還不忘時常品讀《道德經》的絕頂經綸,時讀時新,受益匪淺。可以說《道德經》是一部指導有緣人修道成道的“天書”;而今收到史文寬先生創作的《頌化經》,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已經靜心品讀十多遍,每讀一遍都有更深層次的感悟。

我覺得,整篇經文具有中國古典文學的傳統文化風格和現代文化特點,用字組詞注重義理,新穎經典,道理深邃,思想性強,趣味濃厚,句句充滿正能量。其性能,從實質意義上講,就是一部用嶄新的“頌化”精神和理念來教化人們思想、品德及行為的教科書 ; 是人間正道的道德準則 ; 是引領人們從凡人走向聖賢的修煉寶典。如果說《道德經》是一部“由人到神”的修煉“天書”,屬於“天時”,那麼《頌化經》就是一部“由人到聖”的修煉“人書”,屬於“人和” 。《頌化經》經文中提出:“人信夯實,壽享福祉”。指出“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這顯然是一則至理名言。我認為,失信者不講誠信,不僅要遭“天譴”,還會被孤立,會眾叛親離,無援無助。所以,不要輕易許諾於人,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如果不夯實誠信,就會變得虛偽,虛情假意,令人憎恨,天必誅之。又如“博愛有道,愛無嬲嫐”。深度指出,人只有愛國、愛家、愛生活、愛自己,才能有資格去愛別人,愛正義,愛科學,愛正統文化,才能指引別人去施愛,博愛和仁者愛人,絕不是不講道德底線的“胡愛亂來”。正如經文所寫“醫海弄潮,扁鵲反巫”一樣,該反對的就要義無反顧地進行抵制,堅決打壓才行,不然會養虎為患,禍害百姓。

第十三篇:愛主沉浮。這種惟有擎起辯證唯物主義宇宙觀大筆方能揮寫出的“洞視宇宙,蒼黃翻覆;問鼎穹變,愛主沉浮。”好像是在為毛主席詩詞中提出的“誰主沉浮?”交了一份奇異而搶眼的答卷,令我茅塞頓開!的確,世界上恐怕再沒有比追求真愛更令人熱愛而趨之若鶩的了!沒有愛,毋寧死!然而,缺乏仁愛之心,極端自私自利,視錢財重於泰山甚至超過寶貴生命的人,豈能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熱愛社會?這些卑鄙無恥、裝模作樣的偽善者,不要妄談偉大的歷史使命了,不要奢望主宰蒼茫大地的萬事萬物發展了,恐怕就連自己的正常命運,已經取得的祿位也難以維繫、掌握和把控了。君不見古往今來,多少喪盡天良的貪官汙吏落馬、翻船,就是報應,就是明證。

經文最後用高度讚歎的筆鋒總結性地寫道:“頌化吉幸,幸大同也! ”由此可見,作者對這部可以用來矯正人們不良思想,不良行為的《頌化經》寄於吉祥、幸運、幸至大同之厚望。我想,如果世界各國人們都能讀到此經(建議適時翻譯成英文、日文發行全世界)並按照經文指引去踐行,去發現自己的缺點、錯誤和不足之處,努力去修正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人都會是講“誠信”的,人人都會是有“博愛”之心的,人人都會是以“天下為公”作為核心價值觀的人,這不就是人類憧憬的“世界大同”的美好景象麼!毋庸置疑,《頌化經》就是一部指導人們離苦得樂、開啟智慧的傳世經典之作;是一部指導人們淨化心靈、昇華靈魂的修煉法寶;是一部提升國民素質修養、引領人們走向和平發展,直至實現世界大同的道德規範。

總之《頌化經》是應中華盛世國運而生,展現在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領域中的一件值得用心靈來鑑賞和悟道的思想瑰寶。(張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