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她的研究總是"備受關注且有意思"?周欣悅:研究者要多撓"癢點"!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有一位對工作、生活充滿激情與活力的美女教授,她的研究總是備受關注且饒有趣味、引人深思,她的教學也廣受學生歡迎。她是浙大管院市場營銷學系主任周欣悅教授,近日,她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自己的研究"秘訣"——研究者需要找到自己的"癢點",然後好好撓撓它!

去年,周欣悅教授在農貿市場研究髒錢受到了國內外眾多媒體關注,而她通過一系列實驗與研究所發現的秘密——"錢也要看臉",更是引發了外界熱議。

為何她的研究總是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主任周欣悅教授

錢是藏在口袋裡的"兄弟"

最近,周欣悅在忙著一項研究——對金錢"形象"的合理改造會成為社會公益的催化劑。

這項研究源於中國的傳統語彙——"孔方兄"。"孔方兄"一詞來自西晉魯褒《錢神論》,所謂"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在周欣悅看來,這個帶有"人化"色彩的語彙,不僅訴說著人們對於"錢"的內在情感,還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那麼,"孔方兄"究竟能幫我們做什麼呢?

原來,隨著國家公益事業的發展,一大批以擬人化的錢為主體的公益廣告正悄然興起。周欣悅認為,人格化的金錢能以其生動形象產生積極效益,從而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們的自私情緒,提高人們參與社會公益的積極性。相比於那些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了的說教性宣傳,這類廣告更能觸動潛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善,為獻愛心而積極行動。

在周欣悅看來,人與錢的關係總是處在一種微妙而矛盾的狀態中,她通過對錢背後的人的心理研究,來尋找重塑時人金錢觀的出路。

髒錢令人們不道德

依照周欣悅在農貿市場的研究,如果髒錢會激發不誠信行為,這個門檻到底有多高呢?

周欣悅團隊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參與實驗者分配成四組,每個人都做了一個手指靈活度的測試,能儘可能快的數一疊紙或者錢,第一組人數乾淨的錢,第二組數乾淨的紙,第三組數髒錢,第四組數髒紙。

之後,參與實驗的人需要填寫一個問卷,上面給出了一些不道德的行為:例如,如果不會被發現,最少要給你多少錢,你才願意用針扎一個你不認識的小孩子的手?如果你有這個權力而且還不會被發現,最少要給你多少錢,你才會把一個人的成績從不及格改成及格?參與者需要寫下他們到底需要多少錢才願意做這些不道德行為。

結果發現,之前接觸乾淨錢組需要100萬左右才願意做這些不道德行為,但是之前接觸髒錢組只需要10萬元左右就可以做同樣的不道德行為。但是之前接觸的如果是髒紙和乾淨紙就不會產生這個區別。

之後,周欣悅繼續在4個實驗中用了一些經濟遊戲進一步鞏固了這個發現——接觸髒錢的人在經濟遊戲中表現更加自私,更加不公平分配,更加容易辜負對方的信任給對方少分錢。周欣悅的金錢心理學研究也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2017年,《Nature》人物專訪周欣悅,並且提到了她做的"髒錢研究"

為何她的研究總是

錢是一種強大的心理資源

關於髒錢的研究似乎印證了人們長期以來的認知,如"錢是萬惡之源"、"為富不仁"等,但是周欣悅不這麼認為,她告訴我們,金錢並不是許多消極行為的動因。

在周欣悅的眼裡,金錢不是單純的交換工具,它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心理效應。

例如窮人家的孩子會把硬幣畫得比富人家的孩子更大,夫妻生活中如果經常說起錢那麼會影響他們的感情。在周欣悅之前的研究中,她還發現接觸到金錢可以緩解人們的疼痛感。

這一個發現後來得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DANIEL KAHEMA的一次大型研究的印證。在一個蓋洛普公司對45,000美國居民的調查中,DANIEL KAHEMAN發現:高收入會降低其他不幸事件帶來的痛苦。

同樣一個威脅,例如頭疼,經常頭疼的有錢人對不頭疼的有錢人來說,覺得自己生活痛苦的比例只增加了19%,但在窮人身上頭疼增加痛苦的比例卻高達31%。

為何她的研究總是

研究者要多撓"癢點"

按照周欣悅的話說,有時候她也會從"錢眼兒裡"爬出來,然後去做一些"無用"的研究,譬如"懷舊"。

"懷舊"是周欣悅開展的另一項心理研究。她說:"懷舊"並不是一種"抱殘守缺"、"因循守舊"的思想負擔或心理疾病,那些"過去的記憶"可以作為一種心理資源而抵禦現在受到的威脅。

周欣悅做了一系列研究來探索"懷舊"所具有的社會潛能,例如:將一群在校大學生分成兩組,讓其中一組學生努力回憶能讓他們懷舊的事件並將它們寫在紙上,使他們儘可能沉浸其中;另一部分學生則被要求在紙上寫下他們上一週經歷的普通事情。

然後,她讓學生們觀看一部虛擬的慈善基金會的宣傳頁,告訴他們該基金旨在幫助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災兒童。接下來請他們填寫為該基金會自願服務的時間和捐贈金錢的數額,從而測量他們的捐贈意願。

通過實驗數據的比較分析,周欣悅印證出這樣的結論:那些剛剛接受過懷舊"洗禮"的學生更願意捐出更多的錢,而且也願意做更長時間的志願服務。也就是說,"懷舊"更容易增加人們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從而更大限度地激發人們參與社會互助的動力和熱情。

這些研究在周欣悅看來是"無用"卻"有趣的"。她說,學習社會科學、從事社科研究應發現和珍惜那個"癢點",那是研究者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本能的好奇,然後就好好去撓它。

對一個個"癢點"的探究,需要我們保持活躍的思維,突破對常識問題認識的"壁壘",來開創出一片新的園地。而"撓癢"則要將個人獨立的思考與團隊中的交流切磋結合起來,在不斷的創新、批判和完善中獲得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