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幾日的遊玩,遍賞了勉縣的風景,品嚐了勉縣的特色美食。諸葛古鎮內金燦燦的搖錢樹特別讓人印象深刻。這新奇的佈置是古鎮為吸引遊客特別設計的還是另有傳說?在離開勉縣的時刻,我找到了答案。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博物館特別對搖錢樹的出處做了解釋:搖錢樹,學名扶桑,1972年勉縣紅廟鄉出土,是傳說中聯通神界、人間、冥界的通道,作為明器出現於東漢墓中,目的是引導死者靈魂進入仙界,有祈求財富及庇佑逝者子孫的作用。搖錢樹結構上分為上下兩部分,由陶質基座和插於樹座的青銅枝幹構成。枝幹裝飾圖案有西王母、羽人、猴、龍、錢幣、車馬等。

勉縣遊記——搖錢樹

關於搖錢樹的來歷,一般認為出自《三國志·魏志》所引《邴原別傳》的一則故事,一個叫邴原的人,在路上拾得一串錢,由於找不到失主,他就把錢掛在一棵大樹上。隨後路過此地的人,見到大樹上有錢,以為是神樹,於是紛紛把自己的錢也掛在樹上,以祈求來日獲得更多的錢,從此人們就形成了搖錢樹的習俗。

與此類似的故事是懶漢到處找搖錢樹,一個農夫告訴他:“搖錢樹,兩枝杈,兩枝杈上十個芽;搖一搖,開金花,創造幸福全靠它。”原來,農夫說的搖錢樹就是人的雙手,這是中國農民對搖錢樹十分形象和純粹的認識,即錢財來自辛勤勞動。

勉縣遊記——搖錢樹

宋代是我國曆史上文化最繁榮,商業最昌盛,手工業最發達的鼎盛時期。尤其在貨幣鑄造方面,每每改元便築幣一次,並將當世名人書法融入幣文,開歷史先河。特別是宋徽宗趙佶御筆法書的瘦金體“崇寧通寶”、“大觀通寶”別具一格,為古錢幣中的佼佼者。宋幣種類繁多,款式多樣,書體豐富,為我國錢幣史巔峰之作。

勉縣遊記——搖錢樹

搖錢樹不僅是古代蜀地和巴楚民俗信仰的物證,更是中國貨幣文化的產物和典型代表文物,從一個側面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特有的貨幣文化思想和理念。中華民族不僅具有悠久的文化史,更有悠久的貨幣史,而且,中國文化思想很早就與貨幣經濟結合,錢幣經濟又與文化生活最早結緣,從而在幾千年前就形成了獨具特色與魅力的中國貨幣文化現象,其典型代表即為東漢時期在西南地區廣為流傳的搖錢樹。

電子貨幣時代,我們更應該銘記貨幣的由來,以及古人對錢幣美好的期許。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勉縣遊記——搖錢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