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已經不高了,還用再降麼?

血液中的脂質是維持人體細胞正常機能的必需物質,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危害的。當血脂升高的時候,我們稱為高脂血症,俗稱“血脂稠”,就有可能是病態的。常見的血脂升高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攝入過多,另一個是合成過多和代謝不足(還有一種是遺傳因素造成的不在此類),後一種原因是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

高脂血症可分為高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和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硬化。其中造成的黃色瘤並不常見,相對來說其對血管的影響或者說危害則是主要方面。不過,很多人的血脂異常都是通過體檢發現的,而不是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後導致心血管系統出了問題,這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乃至造成病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那麼問題來了?血脂要多高才需要藥物治療?血脂已經降到正常了還需要治療麼?

目前一般認為血漿總膽固醇濃度>6.2mmol/L可定為高膽固醇血癥,血漿三酰甘油濃度>2.3mmol/L為高三酰甘油血癥。雖然可能由於人種、地域環境等的不同,各地區會出現差異,但在積極控制高脂血症、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方面,針對高脂血症的治療理念是相同的,即血脂降到什麼水平或者降到什麼水平最合適,應該根據患者未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來決定,其發生風險越高,血脂(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應該越低。

血脂已經不高了,還用再降麼?

危險因素:吸菸、低HDL-C及男性≥45歲、女性≥55歲

高膽固醇血癥的治療要參考性別、年齡、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包括男大於45歲、女大於55歲;抽菸;高血壓;少運動;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多種情況。根據2016年發佈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對於極高危人群(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糖尿病或二者兼而有之),總膽固醇要控制的目標值是3.1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控制的目標值是1.8mmoL/L以下;同時強調如果LDL-C基線水平較高難以達到目標值的時候,至少要降低50%。如果LDL-C在目標值以下,仍應再降低30%。高危人群(冠心病或冠心病的等危症,或10年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大於10%-15%),總膽固醇要控制的目標值是3.6mmoL/L以下;LDL-C要控制的目標值在2.6mmoL/L以下;中危人群(10年冠心病發生危險10%-15%)總膽固醇要控制的目標值是4.6mmoL/L以下;LDL-C要控制的目標值在3.4mmoL/L以下;低危人群(10年冠心病的危險小於5%)總膽固醇要控制的目標值是5.7mmoL/L以下;LDL-C要控制的目標值在3.4 mmoL/L以下。目前治療高膽固醇血癥的藥物主要是他汀類降脂藥物。

血脂已經不高了,還用再降麼?

不同ASCVD危險人群降LDL-C/非HDL-C目標值

高甘油三脂血癥≥2.3mmoL/L一般不需要馬上治療。但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6.5mmoL/L患者容易患急性胰腺炎,因此當甘油三酯超過參考值上限2-3倍時也是需要治療的。目前治療高甘油三脂血癥的藥物主要是貝特類降脂藥和歐米伽3脂肪酸,而不是他汀類藥物。

因此,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病的病人,即使LDL-C已經降到正常,仍需長期口服藥物治療。但單純的高脂血症,沒有已知動脈粥樣硬化證據或中低危患者,血脂降至正常範圍後,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在積極改善生活方式、積極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的情況下,適當減量或停藥,但需要積極複查以便隨時瞭解血脂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