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之天狗

百鬼夜行之天狗

天狗是日本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它住在深山之中,具有高深莫測的神力,カ大無窮,能將其他生物輕易撕成碎片,它手中所拿的扇子,只需輕輕一揮,便能將成片的參天大樹連根拔起。據說修行高的天狗具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法力,能使用各種幻術,其劍術也非同一般,可謂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其修行越高,鼻子也越高,擁有高高鼻子的天狗一般被稱為“魔王”,它的身後跟隨著一群小天狗,就是像鷲、鳶這樣的鴉天狗們。

“天狗”一詞來自中國。《山海經西山經》有云:“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如經中所述,最初的天狗是可以御兇辟邪的吉獸,但後來漸漸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

和流星的詞,中國古人將天空奔星視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變成了兇星的稱謂。日本最早關於天狗的記載見於《日本書紀》,也是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在日本,天狗也被稱作天狐,似平源於《山海經》中“狀如狸”的外貌特徵,直到平安年代,日本的天狗仍保留著《山海經》中所述的形象。

在中國,天狗是人們對玉皇大帝的外甥一一二郎真君楊戩一一那條嘯天犬的稱呼,它不僅能幫助二郎神降妖除魔鬥擒孫悟空,心情不好發起威來還能吞下整個月亮,相比之下日本的天狗雖身強體壯、力大無窮但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妖怪,並且完全倒向了邪惡的一面,離“神”差得很遠,更不要說除妖了。另外,它也沒有吞下整個月亮的本事,倒是經常在滿月的時候從深山裡出來吃人,可以說是恐怖的同義詞。

日本的天狗,其最大的特徵是一張赤紅色的臉和一個長長的大鼻子,手持團扇,身形十分高大。它背上還有一對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翱翔。日本的天狗最早起源於中世紀後期,古代的天狗形象和現在所流傳的略有不同。當時,人們想象中的天狗,除了有一雙大大的翅膀外,還長著堅硬的攻擊力極強的鳥嘴,圓瞪著眼睛在天空中靈敏地翱翔,所以它又被叫作“鴉天狗”。鴉天狗或鳥形天狗最著名的傳說當數日本第一大魔王崇德上皇和他的詛咒,傳說這個大魔頭在保元之亂中兵敗,後在奔波流亡中含恨而死,並咬舌以血寫下祖咒經文,其死後怨靈化作外貌如金色大鳶的天狗為害人間、禍國殃民。在所有認為天狗是怨靈作亂的傳說中,崇德上皇向來是天狗的首領。對日本人來說,天狗的存在是件非常恐飾的事情據說天狗會把在森林裡行走的人拐走,所以古時把被拐走的小孩叫作“神隱”,顧名思義就是被神明藏匿起來了。

百鬼夜行之天狗

鴉天狗

中世紀開始,日本的天狗慢慢走上了自己的演變之路。今天我們熟悉的天狗形象已經和最初的形象相去甚遠,一般認為《今昔物語集》中記載的一種能飛上天、依附於人身,被稱作“鷹”的怪物和佛教中一種也被稱作“天狗”的形似貓頭鷹的怪物,可能就是現代天狗的原型。天狗的傳說後來又融入了山嶽信仰的宗教元素(天台、真言密教兩宗)。鎌倉時代,天台宗僧人的修為極為高深,當時的《是害坊繪卷》就描繪了天狗挑戰天台宗僧侶結果慘敗的故事。傳說當時中國來的天狗曾向日本天狗求助,而日本天狗卻表現傲慢,傲慢即為“鼻高”之意,所以這個故事可以說是鼻高天狗由來的源頭。後來又逐漸出現了天狗是修行不夠,無法放棄執著、妄念的修驗道僧人死後所化而成的說法。這些修行者因為其佛性免於墮入地獄、餓鬼、阿修羅、畜生四道,但又因沒有道德心所以無法升入天道,最終具能被放逐到六道輪迴之外的天狗道。

百鬼夜行之天狗

這期間,將天狗視為怨靈作亂的說法已經淡薄,而將天狗視為天神的說法開始在民間盛行,從妖怪圖畫上看到的天狗,已經沒了“烏鴉”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自鬍子、白長眉的怪老人,酷似《蜀山劍俠傳》裡走火入魔的武林高手,退隱到山林中人跡罕至的地方進行修煉。《御草子》裡有一個故事描述的正是天狗此時的形象,傳說日本著名的武將源義經,乳名叫作牛若丸,其父親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戰敗,被平氏家族捉走,生死未卜。牛若丸從此無依無靠,幸好被京都鞍馬寺的和尚收留。他在寺中修行期間,發誓要勤練武功,以後消滅父親的敵人一平氏一族,於是每天進山練劍,風雨無阻,寒暑不斷。有一天,在他全心練劍時,身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位白眉白鬚的老人,並對他說:“我是住在此山中的天狗,你想去討伐平家,僅靠每天練劍,這輩子都很難實現,還是跟我學兵法吧!”於是牛若丸便虛心請教,再加上他本來聰明伶俐,很快就領悟了許多兵法要訣,並習得一些高超劍術,不久,就成為一名高明的武士。後來,在五條橋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並在壇之浦合戰中使出大跳躍的絕技一一被認為是從天狗那兒學到的武術。

百鬼夜行之天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