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可不能簡單指望醫療手段!

除了手術、化療和放療,如何才能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這是大多數腫瘤患者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

事實證明,一些生活技巧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這些技巧都在醫療以外,屬於個人生活方式和社會支持的範疇。或許並非人人有效,但這些正面積極的生活技巧,對於患者應該是有益的。

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可不能簡單指望醫療手段!

1.尋求別人的幫助

如果你覺得與社會隔絕開了,這肯定會讓人感覺不好;如果患病後能爭取到社會上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自然會得到更好的醫治和恢復,換取更好的療效和更高的生活質量。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得到良好社會支持的癌症病人,手術的創傷顯得較輕,對生活的影響不大,恢復得也較快。也有研究從其他角度探討這個問題。

有學者還彙總了近150項研究的結果:患者在不同級別的醫院接受診治,那些擁有較強社會關係者的生存率提高了50%。另一項彙集近90項研究的結果發現,良好的社會支持會使腫瘤患者的死亡危險度降低25%。

人脈廣、人緣好、關係多,這自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你必需提出請求並坦然地接受幫助。一個病人曾說,“當我被診斷為癌症後,最讓我受用的一條建議就是學會接受。這不僅是因為我需要幫助,接受幫助其實也是回贈的禮物。”

就像一個朋友所說,“當別人送給你一個禮物時,欣然地接受就是自己表達感激之情的最好方式。”很多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但你要知道,一個朋友或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患癌症,會牽動整個朋友圈的心,有人樂意傾聽、跟你聊天,有人願意幫廚做家務,也會有人幫助聯繫醫生或開車送你到醫院。

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可不能簡單指望醫療手段!

2.瞭解抑鬱症

有研究表明,腫瘤患者是否伴有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擾(如揮之不去的抑鬱和焦慮)是影響生存的重要因素,這種關係在癌症病人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在第一次化療期間就出現抑鬱的晚期癌症患者,其存活時間只有別人的一半。在另一項研究中,伴有抑鬱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指一段時間後50%的人還活著,50%人已經過世)縮短了4倍。

癌症患者自殺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2-10倍,自殺者以男性居多,常在診斷癌症後的第一個月內發生。

要學會正確地區分癌症引起的抑鬱症和通常遇到的悲傷。當被診斷為癌症後,大多數人都會有悲傷、恐懼和失望,但1-2周後心情就好起來,真正的抑鬱並不多見。為了能夠正確識別出醫學上所指的抑鬱,有必要讓自己熟悉抑鬱的症狀,當覺得自己抑鬱時,就把你的感覺和看法告訴醫生,必要時去看心理醫生

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可不能簡單指望醫療手段!

3.培養你的精神生活

醫學界在把人的精神納入癌症治療計劃的研究一直進展緩慢,但是積極的精神生活可能為癌症患者生存發揮一定作用。

首先要給精神下一個定義,美國國家癌症協會關於精神的定義是:一種個人對生命意義的信念。有人會參加宗教組織來獲得安慰和內心平安,有人可能會開始對人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和參悟,有人會去做瑜伽,或者與大自然進行交流。

以IV期肺癌為對象的小型研究發現,有活躍精神生活的人對化療反應較好,並且會存活得更長。

我們知道很多擁有活躍精神生活的人最終沒能戰勝癌症。然而,即使積極的精神生活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會在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作用,這在一些研究中得以證實。

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可不能簡單指望醫療手段!

4.忘掉“病恥感”

大多數的癌症病人在患病後有一種恥辱或不光彩的感覺,有些患者一遇到熟人就會思忖:他們會怎麼看待我?當你還在招架治療帶來的各種痛苦和副作用時,這些風涼話會給你帶來不小的壓力。這且不說,患癌的“恥辱”也確實讓一些病人失去了需要且應該做的治療。

5.保持健康飲食

我們知道,健康飲食不僅讓我們感覺舒適,還能降低癌症復發的幾率。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ICR)提出了預防癌症的飲食建議。對已患上腫瘤的人來說,健康飲食有助於防止疾病的復發。同時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腫瘤患者專用口服營養補充劑,如怡補康。

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可不能簡單指望醫療手段!

6.堅持適度鍛鍊

有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在預防癌症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是還不太清楚運動是否有助於延長已患癌症者的生存期。

如果還能夠參加體育運動,適度鍛鍊有可能降低過早死亡風險,鍛鍊還會降低其他年齡相關性疾病的死亡風險。研究顯示,運動能夠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我們不知道哪些是最適合的運動項目,最佳的運動時間是多長,這要根據運動條件、體力狀況和個人習慣等,最好去問一問你的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