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吃薑,寒氣殤!

夏吃姜,寒气殇!

為什麼老話兒說,上床蘿蔔,下床姜呢?到底有什麼科學道理嗎? 人每天晚上上床睡覺時,不能有思想負擔,中醫認為,思傷脾,而脾主運化。 所以上床前吃點清涼順氣的東西,像心裡美蘿蔔、綠蘿蔔、白蘿蔔,就可以養人的脾胃。 讓身體保持清爽,讓晚餐吃的東西,儘快下順,這樣有利於睡眠。

夏吃姜,寒气殇!

晚上8、9點時吃蘿蔔,一宿都睡的非常安穩,第二天,大便還成形,確實是好東西。

起床時之所以吃薑,是利用姜的生髮之機,起床就是要生髮起來,用姜可再助一把力。

古代有句話,“夜不食姜,秋不食姜”,夜裡和秋天不吃薑。

因為夜是主合的,要關閉,而姜是主散的,如果夜裡吃薑,那就是天地之氣都關閉時,還在拼命地去發散,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同樣,秋天是主收斂的。

夏吃姜,寒气殇!

關於姜,一定要知道這些事

1

早吃薑,勝參湯

講到藥食同源,有一樣東西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姜。姜真是上天賜給人類的寶貝。

中國的老百姓誰家的廚房少得了姜呢?而中醫的藥方中以姜為君臣佐使之藥的也比比皆是。

孔子說“不撤姜食”,至理名言。居家過日子,是不可一日無姜的。

家裡不論老小,誰要是著涼受風,馬上一碗薑湯伺候。出點汗,散掉表寒就沒事了。

胃寒,胃口不開,喝兩天生薑紅棗茶,暖暖胃就好了。

如果是日常保健吃薑,一定要在早飯時吃,所謂“早吃薑,勝參湯”是也。

早上吃薑,保健養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早晨正是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薑,正好生髮胃氣,促進消化。而且姜性辛溫,能加快血液流動,有提神的功效。

怎麼吃法呢?最好是早飯的時候準備一碟子泡姜,就著米粥吃。泡過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絲絲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調和在一起,簡單,清爽,細細地品來,卻是世間至味。這是最養人的飲食,功效遠遠勝過參湯。

2

去皮乎?看情況

現在的食譜中,凡是用到姜的,打頭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三個字:“姜去皮”。從什麼時候開始,姜皮如此不招人待見,必欲剝之而後快?

其實,姜皮絕非可有可無之物。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去皮吃還是帶皮吃,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的。

怎麼定呢?非常簡單。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對陰陽。姜肉性熱,所以姜皮性涼。姜肉發汗,所以姜皮止汗。受了風寒,喝薑湯發汗,自然是去皮為好。平時喝生薑紅棗茶驅寒,則不去皮。一般做菜用姜,那肯定是帶皮吃了,以免偏性。

3

夏吃薑,寒氣殤

夏天正是吃薑最好的季節呢。一年四季中,其他三季你不吃薑都沒關係。但是到夏天最好要吃一點。夏天天熱,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座城池,夏天就是城門洞開不設防的時間。各種外邪都會乘機侵入。有的可能當時發病,有的則潛伏下來,到秋冬再發作。這時候吃點姜,可以保護你安然度夏,還不給秋冬留下病根。

夏吃姜,寒气殇!

夏天天熱,細菌病毒大量繁殖,姜是天然的抗菌劑。吃了不潔食物拉肚子、嘔吐,嚼塊生薑就管用。拌涼菜的時候,多放點薑末,消毒殺菌,又開胃,最好。

姜還是解暑的良藥。這話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麼呀?因為一出汗,把暑熱都給消掉了。古代治療中暑暈倒的人,就有一個方法是給他灌點薑汁。

對現代人來說,夏天不僅是防暑的問題,更要防寒。因此夏天吃薑就更加重要了。

這個寒,從兩個方面來的。

一是風寒。夜裡開空調睡覺,寒氣侵入毛孔了。早晨要趕快喝點薑茶補救一下。

二是內傷寒。現在有冰箱,夏天好多人大量喝冰凍飲料。可是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表面,內裡是一座空城。冰凍的東西吃下去,五臟六腑都會受害。常吃點姜,暖暖胃,不讓寒氣積累起來害人,是非常必要的。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是古人經驗的總結,是順應天時的養生之道。夏天妙用姜,的確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