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爲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長進!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明明我這麼努力,為什麼卻還是沒長進”,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你所謂的努力,其實是低效率的重複做某件事情而已。

就好比,你明知道跑步四十分鐘以上才能消耗足夠的熱量,但是你卻每天堅持跑30分鐘,然後告訴別人,跑步沒用麼?

你每天吃雞追劇,憑著自己好惡隨心所欲的玩,而不總結勝利的技巧,你就能成為高手麼?你每天做很多題目,而不去總結提高,不去體會和揣摩如何讓自己正確率能夠更高,這也叫努力麼?

考研: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長進!

努力的方式和方法很多時候比付出更重要,

衝刺客觀上比的是時間,但本質上比的是效率。

如何能夠讓自己效率更高呢?

方法一:嚴格按照考試的標準訓練自己

早起是個好習慣,上午的黃金時間應該用來刷綜合的題目,從八點半開始,每天上午2小時,一小時一套數學1000題,一小時一套邏輯1000題,這應該是你最高效複習的基本要求。

考研: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長進!

原因很簡單,上午八點半開始考綜合,你起碼得讓自己這段時間的大腦對於數學和邏輯題目足夠的興奮,讓自己上午的時間更擅長解綜合的題目吧,你總是半夜刷題效率高能代表上午效率高麼?

下午的時間應該用來完成英語的閱讀和精翻,確保自己能夠很好的適應英語的節奏。晚上整塊的時間可以用來整理錯題,用來總結白天覆習的疑惑,用來靜下心來看看哪裡還有進步的空間,練練作文。

這樣一個基本的原則,你都沒有控制好,還認為自己足夠努力?

方法二:利用好零散的時間做效率最高的事情

每天的計劃總歸會受到一些其他雜事的影響,沒有整塊的時間複習怎麼辦?利用好零散的時間吶!

考研: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長進!

課間休息之餘可以背會單詞,拿手機刷刷單詞,咱能不能不刷那些明星八卦?晚上睡覺前可不可以手邊放一本《寫作精點》,你不會審題立意,能不能翻翻書,看看書上的材料和立意,自己順便想想,順便催眠呢?

難道只有晚上開幾把黑才能催眠麼?

方法三:時刻保持適度緊張的心態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當你沒有基本的題量保證,沒有見多識廣的積累,你根本就看不出很多題目隱含的考點和易錯點,那麼你才做了一點題目,被打擊的體無完膚時,就四處哭訴著“求抱抱”,這麼弱不禁風的你也能配得上研究生麼?

考研: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長進!

相信一點,只有12月22號那天的正確率是唯一決定今年成敗的因素,其他時候的正確率真的影響很大麼?錯的多要去想,為什麼錯的多,我的不足在什麼地方,如果總是眼花沒看清題目,那是否可以在做題的時候多給自己一些下意識呢?是否可以採用一些客觀的手段激勵一下自己,比如,錯一個使勁打一下手心,如果你下不去手,請留言給我,放著我來!!!

有一顆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堅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複習不至於出現太大的情緒波動,進而影響複習的進度和節奏,這才是提升衝刺效率的關鍵。

方法四:時刻讓自己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

集中精神做好眼前和手邊的事情最重要,很多時候,我們成天都在規劃,成天都在調整,你能不能靜下心來踏實的做好手邊的事情呢?

考研: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長進!

不要總是拿自己的付出與別人相比,你跟別人的目標一致麼?跟別人的天分相同麼?你總是一邊抱怨著,一邊把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別人去比較,誇大自己努力的同時,又加重了對別人的不滿。可是,努力這件事本身常常無法用客觀標準去衡量。

正因如此,我們才不應該只覺得“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其他人都無所事事”,並且一遍一遍用這種潛在的想法去暗示自己,反倒應該去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之處,認為“每個人都那麼努力了,我也不能懶惰”才是。想一想那些真正生活得很好的人就會知道,他們一定經歷過很多、妥協過很多,也努力付出過很多。

考研: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長進!

在我看來,最佳的努力不過是:

做好此刻事,莫問前程;行好此條路,莫念未來。

—— 熊師路老師

如果你在MBA學習路上充滿困惑,考研名師趙鑫全在 新浪微博@鑫全講堂-趙鑫全 ,9月5號當晚8點教大家MBA備考快速通關!併發放助學金,金額神秘!限量300人,你心動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