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融資難、融資貴如何破解?

鈕文新:融資難、融資貴如何破解?

金融家和民營企業家坐在一起討論金融問題,實際意義不過是讓金融家們聽聽企業家的抱怨,但說實話,這樣抱怨金融家們不知道嗎?每天媒體上那麼多相關新聞,而一線業務環節每天那麼多反饋,而且國務院多次開會要求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金融家們不可能不知道民營企業困境。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中國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需要從根本上去認識問題,而不是簡單地逼迫銀行放貸,也不是誰辦個銀行就可以解決問題。

毋庸置疑,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確是“世界性難題”,但程度上是存在差異的,而中國的問題是:難度過大。按我瞭解的情況,很多時候根本不是難不難、貴不貴的問題,而乾脆是有沒有的問題,尤其在貨幣緊縮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一般都會“抓大放小”,首先砍掉的就是那些風險級別較高的中小企業貸款,這是金融經營的一種機制性作用,要改變這種機制嗎?讓銀行不再厭惡風險嗎?這裡是否存在有違金融規律的慾望?

我們知道,銀行是把別人的錢當做本金(存款),然後拿這個本金去賭那幾個百分點的利息,從中賺取1到2個百分點的利差。這是何等巨大的風險?所以,如果政府需要強化中小微企業活力,首先需要從自己做起,為中小微企業營造一個良性的金融環境,通過一些必要的手段為中小微企業增信,從而吸引商業金融機構更多地中小微企業服務,而不是一味地鞭打銀行;如果非要鞭打銀行低價投放高風險貸款,那政府財政恐怕需要和銀行一起制定一個壞賬處理機制,但這樣做,搞不好會提高道德風險幾率。

鈕文新:融資難、融資貴如何破解?

很麻煩,但也不是沒辦法。比如,在信息管理技術已經非常強大的今天,政府和銀行可不可以通過一種基於大數據信息的監控機制,對業主個人和企業自身行為、賬務往來的實施有效監督和約束,同時配合以法律手段。這樣的機制可能會嚴苛一些,但對企業而言,這將是一種“增信機制”,可以通過這樣的機制提高貸款可得性、減低融資成本;對銀行而言,只要敢於接受這樣一套機制,貸款違約、釣魚、跑路的風險也就小多了。是不是會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當然不會。這只是一套把“壞人”排斥在外的機制,而且這樣的創新屬於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創新,它至少部分地解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

當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還有許多金融自身的問題需要解決。銀行存款端猶如一條大河的上游——小河有水大河滿;銀行貸款端猶如這條大河的下游——大河脹滿小河有水。所以,如果要讓中小微企業能夠相對比較容易地獲得貸款(小河有水),銀行必須要有較為充足的可貸資金,而不是短期流動性。現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足,但在短期化嚴重、存貸期限錯配嚴重的情況下,實際穩定的可貸資金並不充裕,甚至是嚴重稀缺。那銀行如何敢於釋放高風險貸款?按照金融規律,高風險貸款需要更多、更高成本的短期流動性覆蓋。

正因如此,中央銀行應當公開、透明、有固定節奏地予以銀行市場長期流動性補充。同時大幅減少貨幣套利資金規模,讓銀行存款端——大河的上游——小河有水大河滿。積土成山、積水成淵這是金融必須遵從的一般規律,美國金融之所以能以機構大資金為主,那是因為大金融機構在全世界範圍內吸收小河之水,但中國金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我們必須倚重自己,而不是動輒貪圖所謂“機構資金”。現在,長期穩定的老百姓儲蓄存款——小河之水流向了貨幣基金,金融主渠道銀行倍顯乾涸,有流動性也是最不穩定的短期批發來的流動性,要麼就是企業貸款之後的衍生存款,但政府項目要它貸款,維繫經濟增長需要它增加貸款,現在還要不顧風險地多投放高風險貸款,這事兒應當說很不公平。所以,需要央行儘快完成“利率雙軌合一”的改革,放開銀行被綁住的手腳,增加銀行存款端的競爭力,這樣它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鈕文新:融資難、融資貴如何破解?

金融需要改變,中小微企業也需要改變。現在,中小微企業能夠拿到更長期一點的低價貸款當然必要,但恐怕只就是解決一下週轉問題,而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發展方向,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恐怕也不是貸款能夠解決的問題。但真正優秀的企業必須完成這樣的戰略定位,有了這樣的定位,股權資本會高度關注你的發展,而股權融資才是中小微企業最適合的融資方式。

我們必須明白,股權資本是債務資本存在的前提,股權資本規模決定債務資本規模。中小微企業如果不考慮如何吸引更多的股權資本,不懂得如何擴張股權資本,那不僅債務融資會受限,而且債務率越高越沒有銀行願意給你貸款,而且整體經營極易陷入惡性循環。這不是為銀行開脫責任,而是我們每一位企業家、金融家都必須遵從的基本金融常識和規律。尤其是上市公司,你已經有了最好的股權融資通道,然後還發生債務危機,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難道你的股東對你沒信心?那你憑什麼讓銀行對你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